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4篇
  免费   232篇
  国内免费   350篇
林业   305篇
农学   313篇
基础科学   144篇
  596篇
综合类   2010篇
农作物   314篇
水产渔业   383篇
畜牧兽医   1057篇
园艺   151篇
植物保护   34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78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175篇
  2016年   204篇
  2015年   200篇
  2014年   238篇
  2013年   245篇
  2012年   377篇
  2011年   474篇
  2010年   439篇
  2009年   395篇
  2008年   336篇
  2007年   346篇
  2006年   298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4篇
  1973年   2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石灰性土壤解磷细菌的鉴定及其对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北方石灰性土壤中分离筛选解磷细菌,对其进行鉴定,并测定其解磷能力,为筛选高效稳定的解磷菌株提供参考。【方法】采集陕西杨凌地区白菜、葡萄、猕猴桃3种植物根际土样,采用稀释涂布法分离土壤解磷细菌,对分离到的细菌进行革兰氏染色,观察菌落形态及颜色,测定其生理生化性质,并结合16SrRNA法对其进行鉴定;测定各菌株在固体及液体培养基中的解磷能力大小;分析浇灌无机解磷细菌发酵液后石灰性土壤中无机磷形态及其含量的变化。【结果】共分离筛选得到10株解磷细菌,其中2株为有机解磷细菌(Y1和Y2),4株为无机解磷细菌(W1、W2、W3和W4),其余4株既能分解有机磷,也能分解无机磷,为双解磷细菌(WY1、WY2、WY3和WY4);分离到的10株解磷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其中WY1和Y2为短杆菌,其余均为杆菌。生理生化性质及16S rR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10株菌株中8株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其中WY2、W1、W2、W3与腊状芽孢杆菌相似,WY3和W4与苏云金芽孢杆菌相似,WY4与巨大芽孢杆菌相似,Y2与Bacillus aryabhattai相似;WY1和Y1分别与耐寒短杆菌、杨氏柠檬酸杆菌相似。不同类型解磷细菌在固、液体培养基中解磷能力不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无机解磷细菌部分分泌草酸,部分分泌酒石酸。石灰性土壤浇灌无机解磷细菌发酵液后,Ca8-P、Ca2-P含量增加,Fe-P含量减少,Al-P、Ca10-P、O-P含量变化不大。【结论】石灰性土壤中解磷细菌具有物种多样性,无机解磷细菌能使石灰性土壤中可利用有效磷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992.
德豆99-16是德州市农业科学院于1997年以美国“黄沙大豆”为亲本材料,用He-Ne进行激光辐射处理萌动的大豆种子胚,从后代变异中选育出的大豆新品种,2006年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我们利用高稳系数法对德豆99-16的高产稳产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用高稳系数估算德豆99-16高产稳产性结果与通用方法估测出的高产性和稳产性结果相似,体现了高产基础上的稳产,从而证明了德豆99-16是一个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强的大豆新品种,又对其高产稳产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为其大面积推广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3.
介绍了温敏核不育系360S的主要特征特性,提出了该不育系所配组合在贵州低海拔地区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994.
赤杂16号是内蒙古赤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育不育系繁8A作母本,以自育恢复系7654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高粱杂交种.该杂交种生育期118 d,所需≥10 ℃有效积温为 2 700~2 900 ℃.1994~2002年参加了赤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赤峰市及国家高粱品种春播早熟组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赤杂16号比对照敖杂1号增产3.7%~38.99%.表现高产、稳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强、分蘖成穗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995.
菌渣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了寻找高效纤维素降解菌,提高菌渣堆肥微生物发酵效果,促进菌渣高效循环利用,从不同地点堆放的杏鲍菇菌渣中采集样品,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基分离纤维素降解菌,结合纤维素刚果红水解圈测定、滤纸条降解试验和纤维素酶(滤纸酶FPA、内切葡聚糖酶CMCase、外切葡聚糖酶C1、葡萄糖苷酶β-Gase)活性测定,筛选到4株(FB7、CB1、BC11、BC12)具有高效纤维素降解能力的细菌,经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FB7、CB1为枯草芽孢杆菌,BC11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albus,BC12是丛毛单胞菌属的Comamonas_jiangduensis,其中FB7降解能力强,可将滤纸条降解成糊状(10 d),纤维素酶活力很高,摇瓶发酵4 d后FPA、CMCase、C1酶、β-Gase的酶活分别为22.81、314.50、2.78、188.09 U·g-1。复合菌剂CB1+BC11+FB7的FPA、CMCase、C1酶、β-Gase的酶活高于其他各组合,为31.56、133.63、2.31、217.21 U·g-1,与FB7相比分别提高了38.4%、11.2%、178%、70.3%,将复合菌CB1+BC11+FB7接种到菌渣堆肥中,与对照相比,能快速提高堆体温度,且在翻堆后能更好地维持堆温。  相似文献   
996.
玉米品系内改良S1选择方法与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川  郑祖平 《玉米科学》2003,11(4):19-20,24
根据玉米群体轮回选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建立起一套简单易行的群体改良S1选择方法,其主体技术包括组建一个好的基础群体,利用控制授粉提高优良基因的频率,借助互交使基因重组。采用此方法对CIMMYT提供的热带玉米群体进行了3轮选择,群体产量平均每轮增益为6.4%,群体测交种产量平均每轮增益为6.3%。表明群体产量的一般配合力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97.
Zusammenfassung Beschrieben wird ein Verfahren zur gleichzeitigen Selektion von Kartoffels?mlingen auf extreme Y-Virus- und Nematodenresistenz. Pikierte Kartoffels?mlinge werden dazu künstlich mit Y-Virus infiziert, getopfte Pflanzen massivem Befall durch den Gelben Kartoffelnematoden ausgesetzt und nur visuell befallsfreie Genotypen weitergeführt. Die S?mlingsselektion führte zu einer Verdoppelung kombiniert resistenter Kartoffelgenotypen in der Resistenzprüfung. Einsatzgebiet war die Auslese von Zuchteltern.  相似文献   
998.
999.
1000.
为明确烤烟醇化过程中烟叶表面增香微生物对其品质的作用,以6个不同产地的烟叶为试材,通过菌株分离和产酶能力筛选,对筛选出的细菌进行16S rDNA测序分析,将烟丝发酵样进行感官质量评吸、常规化学成分和多酚化合物分析。结果表明,菌株GY99处理样的感官评吸质量提升最为明显,能有效增加烟叶香气和甜感,其处理后的牡丹江、庆阳烟叶总分分别增加了2.26、2.03分,舒适度提升,香气质和香气量分别增加0.44、0.33分,刺激性和杂气降低。本研究筛选出1株可同时产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菌株GY99。同时还筛选到3株可明显改善烟草品质的菌株,分别是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菌株GY96、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菌株GY72和微球菌属(Micrococcus)菌株GY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