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36篇
  免费   752篇
  国内免费   1647篇
林业   823篇
农学   1407篇
基础科学   307篇
  2350篇
综合类   6054篇
农作物   1041篇
水产渔业   672篇
畜牧兽医   4036篇
园艺   1320篇
植物保护   725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233篇
  2022年   409篇
  2021年   632篇
  2020年   577篇
  2019年   686篇
  2018年   459篇
  2017年   690篇
  2016年   855篇
  2015年   786篇
  2014年   867篇
  2013年   1000篇
  2012年   1223篇
  2011年   1319篇
  2010年   1142篇
  2009年   1174篇
  2008年   983篇
  2007年   1085篇
  2006年   914篇
  2005年   641篇
  2004年   518篇
  2003年   406篇
  2002年   311篇
  2001年   251篇
  2000年   246篇
  1999年   226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129篇
  1996年   132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4篇
  1962年   4篇
  1956年   9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对农用抗生素产生菌A2C菌株发酵液进行抗菌活性室内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发酵液对供试的18种植物病原真菌、3种病原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对小麦赤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葡萄白腐病菌、桃腐烂病菌和柳腐烂病菌的抑制率达到100%,对玉米小斑病菌、苹果轮纹病菌、小麦根腐病菌、苹果褐腐病菌和烟草赤星病菌的抑制率均达到90%以上,抑制率达到80%以上的病原菌占供试病原菌总数的77.8%.A2C菌株发酵液稳定性试验表明,该发酵液对光和热稳定,在灯光和日光处理24 h或在60℃和80℃水浴里处理60 min,其抑菌活性几乎不变,但对酸碱稳定性差.菌株传代试验结果表明, 该菌株连续传代10次(2 d/代),其发酵液的活性没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92.
刘宗巨 《甘肃农业》2005,(11):204-204
研究了Cu2 、Zn2 对小麦幼苗生长及其某些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高浓度的Cu2 或Zn2 的存小麦种子的胚芽,胚根,根和茎的伸长生长,幼苗干物质成下降趋势,降低了植物叶绿素的含量,根系活力和蛋白质含量,并提高了组织中的相对电导率。  相似文献   
993.
低磷胁迫条件下小麦光合特性的基因型差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低磷胁迫条件下不同磷效率小麦基因型光合特性的有关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胁迫条件下磷高效基因和磷低效基因型旗叶的叶绿素含量、Ca^2 /Mg^2 -ATPase活性和RuBP羧化酶活性等光合特性参数都有所降低。与对照相比,磷高效基因型81(85)旗叶光合特性各参数的降低幅度较小,磷低效基因型Ne37的降低幅度较大,相关分析表明,磷利用效率与上述光合特性参数之间均呈正相关,尤其与旗叶全殿1-14d时RuBP羧化酶活性,Ca^2 -ATPase活性和叶绿素含量作为筛选磷高效基因型的指标。  相似文献   
994.
臭氧化降解除草剂2,4-D的机理研究(Ⅱ):降解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除草剂2,4-D在臭氧化反应过程中的降解机理,在前文分析中间产物的基础上,进一步跟踪反应溶液中几个主要中间产物和氯离子的浓度变化趋势,由此提出可能的降解路径。结果说明,2,4-D臭氧化降解过程主要是羟基自由基的间接氧化起作用,臭氧分子的直接氧化所占比重很小。对前文分析出的主要中间产物进行分类,并通过判断反应溶液中中间产物和氯离子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的趋势,可知2,4-D在羟基自由基作用下,主要先产生了2,4-二氯苯酚等含氯的酚类,再经过脱氯,形成无氯的芳香族化合物。苯环结构开裂后,形成了大部分有机酸,另一小部分有机酸在2,4-D初步降解为含氯芳香族化合物时即可产生。脱氯过程有一个初始较慢后来较快的趋势,这说明2,4-D直接脱氯较少,大部分脱氯过程发生在形成2,4-DCP等含氯芳香族中间产物后,此时,脱氯产生无氯的芳香族中间产物。在最后的深度氧化阶段,经过一系列中间产物反应之后,部分2,4-D能降解为水、二氧化碳等终产物。  相似文献   
995.
隆玉2号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养分吸收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等土壤肥力下对隆玉2号玉米的干物质积累与养分吸收特性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植株干物质和养分吸收量随着生育期延长而持续增加,动态变化可用Logistic方程拟合;干物质积累速率前期上升快,至高峰后缓慢下降;氮、钾吸收速率高,上升快,下降也快。磷吸收速率低,上升慢,下降也慢;养分最大吸收速率出现的时间,钾最早,氮次之,磷最晚,但均早于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出现时间;抽雄吐丝后N、P2O5主要分配在籽粒中,而K2O在籽粒中的分配量很少;干物质、N、P2O5、K2O的转移率分别为14.28%、40.41%、47.47%、37.04%;每100 kg籽粒吸N 1.65 kg、P2O50.56 kg、K2O 1.40 kg;较佳的施肥方法是:氮肥要多次分期施用,“适量种肥、前轻、中重、后补”;磷肥作基肥或种肥一次施用;钾肥要求“适量种肥,前轻中重”,最好在抽雄吐丝前全部施完。  相似文献   
996.
以青鱼、草鱼、鲢、鳙、卿5种淡水鱼为研究对象,研究淡水鱼糜加工中漂洗水温对蛋白质热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⑴5种鱼肉经漂洗后的肌原纤维Ca^2 -ATPase活性及凝胶强度均随漂洗水温上升而降低,并且在水温达15℃时有一加速下降的转折点;⑵鲫蛋白质受漂洗水温影响最小,其余依次为草鱼、青鱼、鲢、鳙。  相似文献   
997.
CaCl2处理对铁棍山药块茎采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研究了CaCl2处理对铁棍山药采后贮藏过程中块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块茎含水量快速下降是其品质降低的关键因素。用适宜浓度(0.1%~1.0%)的CaCl2处理,可明显抑制贮藏期间铁棍山药块茎含水量的下降,使块茎褐变率大大降低,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而较高浓度(2.0%)的CaCl2处理则作用相反。  相似文献   
998.
过量施用钾肥对花生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花生盆栽砂培试验,研究不同钾肥处理对花生萌发、出苗和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不同钾肥对花生造成的毒害原因,结果表明:在低水平,K2SO4处理的效果比KCl好,而高水平,KCl处理的效果比较K2SO4好,对同一种钾肥,均随着施钾量的增大,花生受到的毒害作用也越大。但以KCl处理毒害更重,发生毒害的时间也提前,两种钾肥处理均以施K2O1.0g/kg砂水平为最佳,在生产上低水平施用K2SO4将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999.
本研究从康氏木霉T30的cDNA中克隆了PLA2基因,然后用PLA2敲除突变株为材料在玉米接弯孢霉叶斑病菌的条件下研究此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敲除突变株P82(ΔPLA2)所分泌的胞外几丁质酶和β-1,3-半乳糖苷酶的酶活要比野生型低。玉米接种弯孢霉叶斑病菌条件下,突变株的生防实验表明其具有较好的诱抗作用。此基因大肠杆菌表达产物在离体玉米叶片上同对照相比产生更大的叶斑。PLA2基因在木霉对抗弯孢霉叶斑病菌同玉米互作可能是一种负调控方式,要对此基因与玉米的非亲和互作还需对此基因互补进行功能验证。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研究接种固氮菌对甘蔗组培苗氮营养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将2种内生固氮菌B16L与B8R接种到甘蔗栽培品种G16、R16与R22的组培苗中,研究这些组培苗的氮营养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于分蘖期和拔节期的测定结果表明,R16与R22+1叶的叶绿素含量、Ca2+-ATP酶活性处理均大于对照,G16+1叶的Ca2+-ATP酶活性处理低于对照。相对于分蘖期,拔节期不同品种的处理与对照的+1叶的叶绿素含量、Ca2+-ATP酶活性都有所升高。不同品种的处理与对照+1叶的硝态氮含量没有规律变化。[结论]接种内生固氮菌改善了R16与R22健康组培苗的一些氮营养生理特性,但对G16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