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20篇
  免费   1453篇
  国内免费   1866篇
林业   2550篇
农学   2753篇
基础科学   390篇
  2394篇
综合类   8335篇
农作物   1747篇
水产渔业   2009篇
畜牧兽医   2215篇
园艺   1098篇
植物保护   1548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247篇
  2022年   415篇
  2021年   493篇
  2020年   581篇
  2019年   661篇
  2018年   451篇
  2017年   759篇
  2016年   854篇
  2015年   888篇
  2014年   1023篇
  2013年   1111篇
  2012年   1467篇
  2011年   1685篇
  2010年   1382篇
  2009年   1482篇
  2008年   1428篇
  2007年   1578篇
  2006年   1338篇
  2005年   1098篇
  2004年   814篇
  2003年   659篇
  2002年   567篇
  2001年   492篇
  2000年   450篇
  1999年   386篇
  1998年   315篇
  1997年   316篇
  1996年   311篇
  1995年   262篇
  1994年   280篇
  1993年   219篇
  1992年   203篇
  1991年   158篇
  1990年   184篇
  1989年   117篇
  1988年   79篇
  1987年   71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7篇
  1955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对山东省境内山羊种群的血液生化遗传标记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测5个山羊品种中,Tf、Akp及EsⅠ基因座均表现出多态性,Hb和EsⅡ基因座仅分别在崂山奶山羊和莱芜黑山羊品种中表现出多态性,Amy未表现出多态性;平均杂合度为0.2876,基因纯合系数在0.6以上,群体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02614,说明这些山羊群体的遗传变异较低,其97.386%来自群体内遗传多态现象。基于3个多态位点基因频率的系统发育分析证明,带有共同遗传基础的济宁青山羊、鲁北白山羊和崂山奶山羊遗传距离较近,引进的南非波尔山羊与4个地方山羊品种遗传距离最远。  相似文献   
12.
弘扬茶文化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晏嫦妤  黄静  赵超艺  卓敏 《茶叶通讯》2009,36(4):44-45,48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茶历史最悠久、茶资源最丰富、茶文化最深厚的国家.茶在中国始终扮演着社会交往的最佳礼物和媒介,是人与人之间友谊的桥梁.茶文化的本质是"和谐文化",它引导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启示人们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要彼此尊重,加强交流,启发人们感悟身心的统一.大力弘扬茶文化精神,是建设和谐文化的一笔重要资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3.
大白菜耐热性遗传效应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吴国胜  王永健 《园艺学报》1997,24(2):141-144
以两组耐热和热敏感的大白菜对应亲本(177与276;176与279)及其杂交、回交世代(F1、F2、B1、B2)为材料进行耐热性遗传模型分析和遗传参数估算,得到一致的结果:大白菜的耐热性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以加性遗传效应为主,兼有上位性效应,显性效应不显著。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高。以耐热和热敏感的5个代表性亲本材料采用Grifing的双列杂交方法Ⅱ配制杂交组合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加性遗传方差组分很高,而显性遗传方差组分很小,与上述结果一致。同时,耐热亲本材料176和177均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是耐热性选育的较好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4.
杏种质资源评价及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45,自引:3,他引:42  
在简要介绍杏的起源、分布及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的基础上,着重对杏品种资源的分类、授粉生物学、孢粉学及分子生物学评价以及杏杂种后代遗传变异特点、育种目标及育种技术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新疆38野生种牧草种植试验,证明许多野生牧草不但在产量、质量上高于栽培牧草,在抗逆性能方面也为许多载培牧草所莫及,对建设新疆中山带的优质人工草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应用常染色体上的标记基因研究能够加快数量性状的遗传进展。亲代由标记基因遗传给后代的加性遗传方差值可以用来测定标记基因这种效益。分别在个体水平上以及在复合连续平衡的分离群体水平上建立了标记基因加性遗传方差值的理论方程。这些方程包括与标记基因连锁的数量性状位点数、这些数量性状位点的效应值以及与标记基因有关的重组率。并就分离群体中标记基因加性遗传方差的期望值进行了推导。在分离群体的系谱选择方案中,常染色体上遗传方差中绝大部分与位于该染色体上的标记基因相关。对于牛的一个平均长度染色体来讲,这部分值大约是该染色体孟德尔分离方差值的40% 。标记基因的位置效应和干扰因素对这一期望值的影响是很小的,而染色体的长度对期望方差值影响很大。如果标记基因缺乏多态型以及染色体替代效应估计偏差会大大降低MAS的选择效果。常染色体上标记基因遗传方差期望值的大小表明:即使当标记基因处在一个非活动位点,在分离群体中,仍有较大的染色体替代效应存在。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我省育成的春小麦新品种—互麦14号的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贵州自然分布山茶属植物的资源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明态 《贵州林业科技》2005,33(2):26-29,25
介绍了贵州省原生山茶属植物的自然分布及资源现状,共46种4变种。  相似文献   
19.
寄生虫的抗原变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对寄生虫的抗原变异情况和消除抗原变异对免疫预防影响的主要方面进行了评述,许多种类寄生虫绝大部分表面怕变异频繁,从而逃避了宿主动物的免疫作用,变异最频繁的是各种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锥虫,其次是寄生于人和灵长类动物的几种疟原虫,再其次是寄生于哺乳动物和人的巴贝斯虫,还有几种属鞭毛虫纲、孢子虫纲和蠕虫的寄生虫,一般认为导致抗原变异的作用机制是表达抗原的基因发生了改变,正在表达的基因停止表达,而同时另一个基因却活化了,对于某些寄生虫抗原变异的规律虽已有揭示,但尚未揭示清全部主要规律,另一些种类寄生虫的抗原变异规律尚不清楚,基因活化的调控亦不甚清楚。抗原变异逃避了宿主动物的免疫,人们已提出了多种克服了的方法与设想,有些已在实验试验中出现端倪,但尚未形成临床上实用的技术,文章对它们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The population of male Kirtland's warbler (Dendroica kirtlandii) in the breeding season has averaged 206 from 1971 to 1987. The Kirtland's warbler occupies dense jack pine (Pinus banksiana) barrens from 5 to 23 years old and from 1.4 to 5.0 m high, formerly of wildfire origin. In 1984, 73% of the males censused were found in habitat naturally regenerated from wildfire or prescribed burning. The rest were in plantations (11%) or in harvested, unburned jack pine stands stocked by natural regeneration (16%). Twenty-two percent (630 of 2,886) of the Kirtland's warbler males counted in the annual censuses from 1971 through 1984 were found in 26 stands that were unburned and naturally regenerated following harvest. From 1982 to 1987, suitable regenerating areas were barely sufficient to replace currently occupied maturing stands, so population growth was impeded. Ecosystems of suitable size and regeneration characteristics (wildfire and plantation) doubled in area by 1989. In response, the population of Kirtland's warblers increased from 167 to 398 males between 1987 and 1992, but they withdrew almost entirely from the unburned, unplanted barrens by 1989 when the area of more suitable regeneration types increased. Minimum (368 males) and maximum (542 males) population estimates for 1996 were calculated based on 1984 average density (1.9 males per 40 ha) and peak population in burns (2.8 males per 40 h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