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20篇
  免费   1453篇
  国内免费   1866篇
林业   2550篇
农学   2753篇
基础科学   390篇
  2394篇
综合类   8335篇
农作物   1747篇
水产渔业   2009篇
畜牧兽医   2215篇
园艺   1098篇
植物保护   1548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247篇
  2022年   415篇
  2021年   493篇
  2020年   581篇
  2019年   661篇
  2018年   451篇
  2017年   759篇
  2016年   854篇
  2015年   888篇
  2014年   1023篇
  2013年   1111篇
  2012年   1467篇
  2011年   1685篇
  2010年   1382篇
  2009年   1482篇
  2008年   1428篇
  2007年   1578篇
  2006年   1338篇
  2005年   1098篇
  2004年   814篇
  2003年   659篇
  2002年   567篇
  2001年   492篇
  2000年   450篇
  1999年   386篇
  1998年   315篇
  1997年   316篇
  1996年   311篇
  1995年   262篇
  1994年   280篇
  1993年   219篇
  1992年   203篇
  1991年   158篇
  1990年   184篇
  1989年   117篇
  1988年   79篇
  1987年   71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7篇
  1955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本文根据系统分析方法,利用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于固体培养系统中测定培养基的样量、细菌培养时间、接线虫量和线虫培养时间对Steinernemacarpocapsae 和Heterorhabditisbacteiphora产量的综合影响,确定虫的优化培养参数。  相似文献   
92.
采用计算机随机模拟方法模拟了在一个闭锁群体内连续对单个性状进行 1 5个世代选择的情况。选择过程中世代不重叠 ,每个世代的种畜根据动物模型最佳线性无偏预测 (BLUP)法估计的育种值进行选留 ,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比较了不同群体规模、公母比例和性状遗传力对群体遗传方差和近交系数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扩大育种群规模、增加公畜比例以及对低遗传力性状进行选择时 ,群体遗传方差降低的速度和近交系数上升的速度会更慢 ,在长期选择时可望获得更大的持续进展和适宜的近交增量  相似文献   
93.
稻-鸭生态系统中二化螟消长动态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2003年4~10月,在稻鸭共栖田中,对二化螟发生规律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稻田养鸭能显著减轻二化螟的为害。与对照相比,中稻田养鸭区二化螟为害株率减少13.4%~47.1%;晚稻田减少62.2%。稻鸭共栖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4.
甘肃河东春季透雨日期与海温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利用甘肃河东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南部1971~2000年67个站的春季第一场透雨日期资料,用EOF和REOF方法对其做了分解,进行了透雨日期的气候分区,分析了春季第一场透雨日期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计算了其与北太平洋海温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北部透雨平均日期与南部透雨平均日期具有相反的趋势,北部最迟在5月下旬,南部最早在4月中旬;20世纪70年代透雨日期偏迟,80年代透雨日期偏早,90年代偏迟。透雨早的年份,春季降水偏多,透雨迟的年份,春季降水偏少;透雨日期与北太平洋海温呈显著的负相关,当北太平洋地区的海温偏高时,甘肃河东春季透雨日期偏早。当北太平洋地区的海温偏低时,甘肃河东春季透雨日期偏迟。  相似文献   
95.
与香蕉种质离体保存相关的几个遗传学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前香蕉种质的离体保存主要有缓慢生长保存和超低温保存两种方法。综合有关文献综述和讨论了香蕉种质离体保存过程涉及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稳定性和完整性、适应等遗传学问题。在开展香蕉种质离体保存的过程中,对离体保存所带来的遗传学方面的影响加以重视并设法减少其影响十分重要:(1)香蕉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香蕉种质的离体保存主要以始于吸芽茎尖的培养物作为保存材料;为减少取样环节样本容量较小带来的影响,建议保存数量较大的种质份数。(2)离体保存尤其是缓慢生长保存会引起香蕉种质的遗传不稳定性,因此有必要进行定期的检测。目前香蕉种质遗传稳定性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形态鉴别、超微结构的观察、同工酶分析和分子标记等。(3)与缓慢生长保存相比较,超低温保存除了在保存过程中香蕉种质遗传稳定性较高,在实现对香蕉种质的长期保存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6.
关于修订桃种质资源(Prunus persica)描述体系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评价是种质资源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资源利用与共享的基础。目前,中国桃种质资源的评价描述体系一般是按照中国1990年编制的“桃种质描述符”进行。通过对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1980年编制“桃描述系统″和中国“桃种质描述符”在评价的层次、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的系统比较,以及2个标准在种质资源科研实践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结合中国桃种质资源工作的特点和国外资源的描述方法的新进展,提出中国桃种质资源描述系统的修改建议,为建立中国标准化、数字化的桃种质资源描述系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7.
基于毛乌素沙地的野外观测资料,对毛乌素沙地典型地形断面土壤水分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季节变化可划分为土壤水积聚期、消耗期和稳定期;根据土壤水分垂直变化可把土壤剖面划分为土壤水分易变层、利用层和调节层;沿着坡度减小的方向,各地形断面对应层次的土壤水分含量逐渐升高,丘间地土壤水分含量明显高于该断面上其余各点。  相似文献   
98.
Clones of Hylocereus and of Selenicereus species were distinguished from each other by the banding pattern generated by one to nine 10-mer oligonucleotide primers in the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 reaction. RAPD analysis was also applied to estimate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 among five Hylocereus and nine Selenicereus species. A dendrogram was constructed based on a data matrix of 173 polymorphic bands originated by nine primers. Two groups were identified, one consisting of Hylocereus species and the other consisting of Selenicereus species. Thes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accepted taxonomic classification of the genera studied. The principal coordinate analysis (PCO), i.e. the plot drawn on the basis of the RAPD data, clearly distinguished between three groups, namely, Hylocereus species, S. megalanthus and the rest of the Selenicereus species studied. PCO thus strongly support the notion that the tetraploid S. megalanthus is an exception among the Selenicereus group. The RAPD results support our hypothesis regarding the allopolyploid (rather than autopolyploid) origin of this species.  相似文献   
99.
Traffic has a considerable effect on population and community dynamics through the disruption and fragmentation of habitat and traffic mortality. This paper deals with a systematic way to acquire knowledge about the probabilities of successful road crossing by mammals and what characteristics affect this traversability. We derive a model from traffic flow theory to estimate traffic mortality in mammals related to relevant road, traffic and species characteristics. The probability of successful road crossing is determined by the pavement width of the road, traffic volume, traversing speed of the mammals and their body length. We include the traversability model in a simple two-patch population model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these road, traffic and species characteristics on population dynamics. Analysis of the models show that, for our parameter ranges, traffic volume and traversing speed have the largest effect on traffic mortality. The population size is especially negatively affected when roads have to be crossed during the daily movements. These predictions could be useful to determine the expected effectiveness of mitigating measures relative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Mitigating measures might alter the road and traffic characteristics. The effects of these changes on traffic mortality and population dynamics could be analysed by calculating the number of traffic victims before and after the mitigating measures.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00.
近40年来阿拉善地区的沙尘暴天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内蒙古阿拉善地区1961~2000年40年的沙尘暴、扬沙资料,分析其气候学特征,着重分析其地理特征、季节特征以及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显示,近40年来阿拉善地区沙尘暴出现日数在减少。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阿拉善北部地区沙尘暴出现日数却呈波动增加趋势。沙尘暴出现日数的变化是特定气候变化的反映,下垫面条件的持续恶化是该地区沙尘暴天气持续增加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