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1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261篇
林业   362篇
农学   290篇
基础科学   260篇
  535篇
综合类   1855篇
农作物   290篇
水产渔业   123篇
畜牧兽医   309篇
园艺   280篇
植物保护   151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253篇
  2012年   298篇
  2011年   337篇
  2010年   262篇
  2009年   303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292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筛选建立低温前简易的作物抗冻性生物学特征指标识别体系对于作物抗冻育种和栽培均具有重要意义。以15个甘蓝型冬油菜品种为材料,研究油菜品种抗冻性与低温前生物学性状、叶绿素含量、光合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抗冻性差异较大,以中双9号、皖油18、陕油8号等品种抗冻能力较强,中油杂5号和湘油17等抗冻能力较差。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油菜冬前生物学性状及生理指标中,与冻害指数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地上部含水率>地上鲜质量>蒸腾速率(Tr)>株高>气孔导度(Gs)>开展度>光合速率(Pn)>绿叶数>叶绿素含量>地下部含水率>胞间CO2摩尔分数(Ci)。其中地上部含水率、地上鲜质量和蒸腾速率(Tr)与冻害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气孔导度呈显著正相关,其他指标与冻害指数相关关系均不显著。相关性和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地上部含水率、地上部鲜质量、蒸腾速率(Tr)和株高等光合及生物学性状可以作为油菜抗冻性的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142.
从植物内生菌的抗病机理及生物防治病害作用方面综述了利用植物内生菌防治柑橘溃疡病的机理与优势,并对其生物防治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3.
吕霞  胡明通  于盱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028-12030,12034
综述了近20年来黄杨属植物中生物碱、黄酮、甾醇、香豆素、木脂素和酸类化合物等7大类化学成分的研究结果,并介绍了黄杨的抑制酶活性、抗HIV病毒、抗菌及抗肿瘤等新的药理作用,为我国丰富的黄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4.
生物农药对鲜食玉米田玉米螟的防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针对当前鲜食玉米生产中过量施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等问题,本试验选用Bt、苦参碱、米乐尔、杀虫双、毒死蜱和辛硫磷6种药剂,研究了不同药剂对鲜食玉米田玉米螟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种药剂均能显著降低玉米的被害株率,Bt与苦参碱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最终防效分别为90.2%、86.3%;其次为米乐尔和杀虫双,防效分别为80.4%和74.5%;毒死蜱与辛硫磷防效较差,防效分别为66.7%和62.7%。  相似文献   
145.
针对同时含有脉冲噪声和高斯噪声的混合含噪图像特点,结合自适应中值滤波和小波变换的阈值滤波的各自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中值滤波和小波变换阈值去噪相结合的图像去噪方法,即先对图像进行自适应中值滤波去除脉冲噪声,然后利用小波变换去除剩余的高斯噪声.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在有效去除混合噪声的同时,较好地保持边缘和细节信息.  相似文献   
146.
【目的】研究不同条件下复合菌系的秸秆分解能力和酶活性,评价该复合菌系的功能稳定性及适应性,为进一步完善该复合菌系的筛选技术及其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复合菌系GF-20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温度和pH值条件下连续继代培养,测定所得复合菌系的滤纸分解特性、玉米秸秆降解率、发酵液pH值、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活性,以评价复合菌系的功能稳定性。【结果】在温度4~30℃、pH 6.0~9.0时,经过15代的继代培养,复合菌系GF-20在培养的108~140h可分解滤纸纤维素,玉米秸秆降解率保持在30%以上,发酵液pH值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趋近于中性,pH调节能力良好,纤维素酶活性为1.22~2.34 U/mL,半纤维素酶活性为12.82~14.23U/mL。【结论】复合菌系GF-20可在较大的温度和pH范围内保持较高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酶活性,能发挥秸秆降解作用,具有良好的开发潜力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7.
采用挂膜法在曝气式生物滤池中比较分析不同用量的呼吸环和陶瓷环处理养殖废水时NH_4~+-N,NO_2~--N的质量浓度变化,并构建浓度变化模型公式。结果表明,不同生物滤料、不同用量的NH_4~+-N质量浓度均随处理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NO_2~--N质量浓度先上升至峰值然后下降。14%红色呼吸环、10%红色呼吸环NH_4~+-N和NO_2~--N处理效果最优,处理的第21~23天NH_4~+-N达最低值(0.056±0.014)mg·L~(-1),去除率为97.37%;处理的第10天NO_2~--N达到峰值(1.722±0.014)mg·L~(-1),第24~26天达最低值(0.024±0.009)mg·L~(-1)。不同比例不同生物滤料NH_4~+-N去除效果满足模型公式y=a/(1+be~(cx))+d,NO_2~--N去除效果满足模型公式y=x~ae~((b/x+cx))+d。  相似文献   
148.
魔芋白绢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中药提取物药物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陕南的魔芋白绢病发病组织进行病原菌分离,对分离菌株进行魔芋组织和植株的致病性验证,并经形态特征和ITS rDNA鉴定为半知菌亚门真菌齐整小核菌(Athelia rolfsii),该菌生长温度为10~37℃,最适温度为30℃,pH 4.0~10.0,最佳pH为7.0。厚朴酚、和厚朴酚、胡椒碱、蛇床子4种中药提取物对白绢病菌丝和菌核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厚朴酚、和厚朴酚的抑制效果最好,对菌丝抑制率达100%。研究结果为魔芋白绢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9.
黎晶晶  王旻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9):3717-3719
[目的]初步研究1株链霉菌中的活性物质SMN的分离纯化及其生物学活性。[方法]对链霉菌中的活性物质SMN进行分离和纯化,并研究SMN的抑菌谱和抗肿瘤活性以及Ca2+对其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来吸附链霉菌发酵物中的活性物质,吸附量大,解吸附容易,操作简单方便。通过HPLC比较不同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活性物质的峰面积,国产的大孔吸附树脂AB-8和D312均高于进口树脂Diaion HP20。SMN仅对革兰氏阳性菌尤其耐药菌株有抑制活性,且抗菌活性具有Ca2+依赖性,对6种肿瘤细胞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SMN的抗癌活性与药物剂量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性。[结论]活性物质SMN在抗菌和抗肿瘤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0.
[目的]探讨油菜内生真菌的抑菌活性。[方法]从油菜的不同组织内分离内生真菌,研究它们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并对活性菌株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从油菜的根、茎、叶中共分离出12株内生真菌,其中2株(WG5和WJ2)对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尤其对油菜菌核病菌和小麦黄斑叶枯病菌的抑制率最高,而且其发酵滤液经高温处理后活性不丧失,对病原真菌仍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生防潜能。[结论]油菜内生真菌可以产生具有抑菌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为新型活性物质的筛选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