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35篇
  免费   314篇
  国内免费   511篇
林业   831篇
农学   569篇
基础科学   972篇
  892篇
综合类   4826篇
农作物   334篇
水产渔业   556篇
畜牧兽医   2253篇
园艺   710篇
植物保护   217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181篇
  2022年   241篇
  2021年   293篇
  2020年   243篇
  2019年   370篇
  2018年   173篇
  2017年   310篇
  2016年   391篇
  2015年   410篇
  2014年   552篇
  2013年   600篇
  2012年   702篇
  2011年   758篇
  2010年   771篇
  2009年   733篇
  2008年   766篇
  2007年   585篇
  2006年   589篇
  2005年   528篇
  2004年   328篇
  2003年   333篇
  2002年   262篇
  2001年   269篇
  2000年   204篇
  1999年   170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62篇
  1996年   146篇
  1995年   139篇
  1994年   163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107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97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2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针对我省河西绿洲灌区小麦/玉米带状种植中存在的水肥管理问题,分析了带田栽培模式的水分效应和氮肥效应,结果表明施氮量和灌水量对于产量的影响有明显的互补性,在绿洲灌区灌水量效应大于施氮量效应.当获得同一产量和效益时,在一因子水平降低或升高的同时,可通过调节另一因子水平而获得,其调节量值应满足x1=0.2+0.9x2的等效方程,影响产量的施氮量(x1)和灌水量(x2)组合的技术合理区域是x1>0.2+0.9x2时,灌水量效应大于施氮量效应;x1<0.2+0.9x2时,施氮量效应大于灌水量效应,并建立了灌水量和施氮量在小麦/玉米带田上耦合效应方程及协同管理模型.  相似文献   
972.
运用双变量方差分析法对一定带宽下小麦、玉米所占比例、密度、化肥施用水平与复合群体经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带田中小麦玉米的不同配置比例是决定其联合产量的首位因子,密度次之,化肥施用水平居三;小麦、玉米产量对带型结构变化的反应不同原因有三:①边仔优势对空带补偿作用的差异,②不同带型玉米前期受小麦带影响的差异;确定在该试验地条件下要使小麦玉米联合产量≥15000kg/hm ̄2,必须使小麦播量、玉米种植密度分别不低于450万粒/hm ̄2、60000株/hm ̄2,化肥施用水平纯N、R_2O_5分别高于300kg/hm ̄2、150kg/hm ̄2,并且玉米占带宽的比例不得低于1/2。  相似文献   
973.
从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肿瘤细胞花环率、T淋巴细胞活性E花环率及白细胞吞噬活性五方面,比较了患病鳖和健康鳖在免疫功能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在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T淋巴细胞活性E花环率及白细胞吞噬活性方面,患病鳖极显著地低于健康鳖(t<0.01);在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肿瘤花环率上,患病鳖显著低于健康鳖(t<0.05);而在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方面,患病鳖极显著地高于健康鳖(t<0.01)。综上可知,由于受到病原的侵袭,患病鳖的免疫功能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74.
本文以农业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为例 ,应用管理信息系统三维开发模型建模 ,讨论B/S和C/S以及混合结构模式 ,以及网络数据库在农业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的应用 ,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975.
鹰嘴豆新品系FLIP81-71C是张掖地区农科所于20世纪90年代从国际旱农中心引进后经过鉴定选育而成,其在张掖地区种植的平均产量为4 500kg/hm2左右,较对照品种23增产35.1%,抗旱,耐寒,适应性强,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理想的豆类作物新品系.  相似文献   
976.
据1983-1985年在黑龙江省45个县,(市)792个试验点,6种土壤和14个大豆品种的小区试验和大面积试验证明:大豆接种根瘤菌比不接种平均增产11.2%,每公顷增收大豆241.5公斤。5年(1983-1987)累计应用面积已达31.5万公顷。由于大豆接种根瘤菌增加了大豆的结瘤数和根瘤重、植株鲜重和干重、植株含氮量和根瘤固氮酶活性,从而提高大豆产量和籽实蛋白质含量。本文研究了大豆接种根瘤菌的有效性与土著根瘤菌生态分布(以大豆自然结瘤性状C值、接种回收率为指标),大豆品种对根瘤菌的选择性,土壤化学因子(N.P.K.DH.有机质)的相关关系以及与化学肥料(磷酸二铵)、微量元素肥料(钼酸铵),VA菌根真菌的联合增产效应。  相似文献   
977.
在官厅水库库滨地区对降雨前后库滨带表层土壤养分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降雨前农田土壤总磷的含量最高,其次为湿生草本带,乔灌草带和挺水植物带则相对较低;土壤表层总氮的含量乔灌草带最高。降雨前后库滨带各区土壤表层的氮和磷大部分以颗粒态存在,库滨带各区表层颗粒直径<0.002 mm的土壤颗粒是颗粒态磷的主要载体,直径为0.02 ̄0.05 mm的土壤颗粒是颗粒态氮的主要载体。农田和乔灌草带表层土体截流了来水中的总磷,而挺水植物带则表现为总磷的释放,农田、乔灌草带和湿生草本带对总氮有去除作用,而以乔灌草带的去除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978.
木立芦荟叶片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防褐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木立芦荟叶片作外植体,培养于附加6-BA 2.0 mg/L 2,4-D 0.5 mg/L的MS培养基上。添加不同浓度的活性炭及维生素C附加物成分,研究木立芦荟在叶片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各种附加物成分对防止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和维生素C均可有效防止褐化,2.0 g/L的活性炭或0.2 g/L的维生素C能不同程度的减轻褐化,效果最好,活性炭和维生素C配合使用时,以2.0 g/L活性炭与0.1 g/L维生素C配合使用时最理想。  相似文献   
979.
青鱼鱼种饲料中不同剂型维生素C适宜添加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青鱼鱼种饲料中不同剂型维生素C的适宜添加量 ,采用 6 0 0尾平均体重为 2 5 g的青鱼鱼种 ,在精制饲料 (对照组 )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包膜VC(VC添加量分别为 10 0mg/kg ,2 0 0mg/kg ,40 0mg/kg ,6 0 0mg/kg ,80 0mg/kg)和VC - 2 -多聚磷酸酯 (VC添加量分别为 10 0mg/kg ,2 0 0mg/kg ,40 0mg/kg ,6 0 0mg/kg) ,饲养青鱼鱼种 5周。结果发现 ,当饲料中缺乏VC时 ,青鱼鱼种表现出生长缓慢 ,脊柱弯曲 ,体表出血等症状 ,随饲料中VC添加量的增加 ,青鱼鱼种的增重率和肝脏VC含量也增加 ,当饲料中VC添加量分别达到 2 0 0mg/kg(VC - 2 -多聚磷酸酯 )和40 0mg/kg(包膜VC)以上时 ,青鱼鱼种的增重率和肝脏VC含量基本达到稳定。表明青鱼鱼种饲料中VC的适宜添加量为 2 0 0mg/kg(VC - 2 -多聚磷酸酯 )或 40 0mg/kg(包膜VC)。  相似文献   
980.
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方法研究了成都麻羊(Capra hircus)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并进行G—带,C—带显带分析。结果是,正常麻羊染色体数目2n=60,29对常染色体皆为具近端着丝点染色体;公羊性染色体为XY,母羊为XX,其中Y染色体是染色体组中最小的,唯一具中间着丝点的染色体,X染色体是第三长的染色体。显带分析表明,每两条同源染色体具有相同的特定G—带带型,可与其它对染色体相区别,常染色体的着丝点区域G—带为浅染,性染色体则为深染。常染色的C—带位于端着丝点区域,X染色体则没有明显的C—带区。本文还对山羊,绵羊染色体组型进化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