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85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251篇
林业   575篇
农学   294篇
基础科学   541篇
  494篇
综合类   2327篇
农作物   160篇
水产渔业   383篇
畜牧兽医   935篇
园艺   255篇
植物保护   150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173篇
  2015年   242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339篇
  2012年   364篇
  2011年   349篇
  2010年   369篇
  2009年   340篇
  2008年   369篇
  2007年   298篇
  2006年   265篇
  2005年   258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2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康复机器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对其相应的设备研究也就备受关注。带传动作为康复机器人传动系统中的重要结构,其合理性直接影响康复的效果,因此文中对带传动的结构进行了相应的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902.
黑龙江省热量资源变化及其对作物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气候变暖背景下,热量资源变化势必对寒地农作物生产环境、生长发育及种植制度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利用黑龙江省1971—2014年67个观测站逐日气象资料,计算了≥10℃活动积温和≥0℃活动积温(以下简称积温)及无霜期等农业热量指标,采用线性倾向率、累计距平、M-K检验和经验正交函数(EOF)方法等统计方法,分析了热量资源变化特征及突变特征,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10℃积温和≥0℃积温分别以86.7℃?d?(10a)-1和80.5℃?d?(10a)-1的速率显著增加,无霜期呈延长趋势[倾向率为3.8 d·(10a)-1];≥10℃积温和无霜期在1993年发生突变,突变后二者初日提前,终日延后。≥10℃积温和≥0℃积温的增加幅度西部大于东部,无霜期延长幅度中西部大于东北部,农业热量资源变化幅度大的地区亦是热量敏感区域。热量资源增加对农业的影响,表现在农作物适宜生育期延长;适宜水稻和玉米种植的区域向北、向西扩张,大豆种植重心北移;原适宜种植极早熟、早熟品种的区域逐步被中熟、中晚熟品种替换。热量增加使水稻、玉米和大豆三大作物产量的进一步提高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03.
为了明确常温大气压等离子体(atmospheric pressure room-temperature plasma,APRTP)在番茄种子消毒中的应用效果,以‘中杂302’种子为材料,采用平板培养计数和16S rRNA拷贝数分析法,测定了APRTP处理对种子表面和内部细菌的灭菌效果。结果表明,APRTP处理对种带细菌的灭菌效果显著,在5~30 min处理时间内,灭菌率随处理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处理25 min对种子表面和内部细菌的灭菌率达99%以上;番茄种子接种细菌性溃疡病致病菌—密执安棒杆菌密执安亚种(Cmm)后,采用APRTP处理25 min可有效杀灭99.84%的种带Cmm菌;种子活力检测表明,APRTP处理可提高番茄种子活力,加快种子萌发速率,APRTP处理过的种子播种后,对幼苗早期生长不会造成伤害。综上,APRTP处理可显著杀灭番茄种带细菌,提高种子活力、促进种子萌发,是一种安全、高效的番茄种子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04.
不同温度下褐带卷蛾茧蜂实验种群生命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温度对褐带卷蛾茧蜂Bracon adoxophyesi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研究了该蜂在6种温度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褐带卷蛾茧蜂各虫态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在36℃下产卵前期略高于32℃下的产卵前期,说明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均不利于卵巢发育。随温度降低,其世代历期显著延长,说明低温会显著抑制该蜂发育。各虫态的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符合Logistic模型。该寄生蜂产卵前期的发育起点温度高于其他阶段的发育起点温度。在24℃下单雌产卵量最高,为619.86粒,16℃和36℃下的产卵量最低,分别为139.60粒和154.43粒。在24、28和32℃时,其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101.78、74.25和73.41,在36℃和16℃时,其种群趋势指数较低,说明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均不利于其种群繁殖,且低温的影响大于高温。在24~32℃下,褐带卷蛾茧蜂的种群趋势指数较高,说明24~32℃是适宜该寄生蜂种群增长的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905.
蓖麻诱集带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蓖麻诱集带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调查了蓖麻诱集带及其临近棉田和对照(不种植蓖麻棉田)的主要害虫和天敌种群数量。结果表明,蓖麻诱集带的种植能显著降低3代棉铃虫发生期棉田落卵量及棉花生长后期烟粉虱和小花蝽的种群数量,而对棉田其他主要害虫和主要天敌种群动态无显著影响。虽然蓖麻的种植未能显著降低棉花上绿盲蝽的发生数量,但蓖麻能吸引大量绿盲蝽繁殖。蓖麻和临近蓖麻棉花上昆虫的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极显著高于对照棉田,而两者的优势集中性指数极显著低于对照棉田。这可为以后种植蓖麻诱集带诱集棉田主要害虫及保持生物多样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06.
针对大建坝水电站引水隧洞中段沿软弱夹层与破碎带存在贯通水库的集中渗漏点,引起洞身围岩的稳定变形,导致内衬钢管变形,严重影响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采取对软弱夹层与破碎带进行固结、防渗堵漏处理,采用可控挤入灌浆防渗堵漏施工工法对围岩变形段进行充填固结灌浆,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既对软弱夹层与破碎带进行了有效固结,又封堵了变形段的集中渗漏。  相似文献   
907.
斜带石斑鱼肝细胞分离及原代培养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研究以斜带石斑鱼肝细胞为实验对象,在不同培养条件下进行原代培养,旨在探讨稳定可靠的斜带石斑鱼肝细胞分离及原代培养方法。采用组织块分离法和胰蛋白酶(含EDTA)消化法分离肝细胞,并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肝细胞,细胞悬液于DMEM/F-12、M199和L-15培养液中培养;细胞活力及数量采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并通过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同时,测定不同时间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白蛋白(ALB)和尿素氮(BUN)的含量,以分析肝细胞生长状态。结果表明,组织块方法不适于斜带石斑鱼肝细胞的培养,未见细胞从组织块中迁出,而胰蛋白酶消化法获得良好稳定的培养效果,细胞产量达到1.6×108个/g肝重,活细胞数达到95%;L-15培养基细胞生长明显优于DMEM/F-12和M199培养基;启动原代培养的48~72 h阶段肝细胞生长代谢旺盛,培养上清液中LDH活性显著降低,ALB和BUN含量显著升高。结果显示,0.25%的胰蛋白酶常温消化法适合斜带石斑鱼肝细胞的分离,斜带石斑鱼肝细胞原代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L-15培养基,肝细胞在启动原代培养的48~72 h生长代谢旺盛。  相似文献   
908.
吉林省玉米带种植结构与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彬  郭庆海 《玉米科学》2016,24(3):162-166
通过对吉林省玉米带样本县农作物及水稻、玉米、大豆种植结构演变及现状的统计,分析得出种植结构不合理的影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因素、政策因素、收益因素、科技因素和传统因素,提出玉米与大豆轮作、玉米与其他杂粮作物轮作和玉米内部不同品种间的调整为吉林省玉米带种植结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909.
消落带植被状况与水位消涨是影响土壤养分及其分布的重要因子。本文以三峡库区万州段消落带为研究地点,通过对人工和自然恢复样地沿海拔梯度对土壤进行取样和分析,揭示了不同恢复模式下消落带土壤养分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养分有显著影响,人工恢复样地消落带主要土壤养分含量总体高于自然恢复样地,显示人工恢复能有效促进土壤养分在植物群落中的积累;在库区反季节水位消涨的作用下,人工恢复地消落带土壤养分沿海拔梯度呈先增加后减少的空间分布格局,土壤养分含量在消落带中部(海拔165 m)达到最高值,而自然恢复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分布则随海拔梯度增加而增加,以消落带上部(海拔175 m)的值最高。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格局源自于不同海拔梯度的消落带受水位消涨扰动程度以及植被恢复状况的差异,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仍有一定影响。今后应在消落带上部进一步引种适宜的乔灌木物种,不断提高消落带植被对土壤养分的固持能力。  相似文献   
910.
《天津农业科学》2016,(7):23-28
报道了一种可以快速、灵敏地检测七带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NNV)的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RT-LAMP)。该方法参考赤点石斑鱼NNV病毒的主衣壳蛋白(MCP)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1对引物克隆出七带石斑鱼NNV的基因序列,利用Primer Explorer V4软件设计了3对针对所克隆NNV基因序列的特异性引物,建立了RT-LAMP的反应体系,并分别对反应系统的引物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进行了优化,形成了七带石斑鱼NNV病毒RT-LAMP检测技术。实践应用结果表明,在63℃的最佳反应温度下,采用RT-LAMP检测技术经过45 min就能完成一次检测,准确率达到100%。本研究建立的RT-LAMP检测NNV技术设备要求简单,为七带石斑鱼等石斑鱼无NNV受精卵和仔稚鱼的生产现场检测和筛选提供了一种方便、灵敏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