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90篇
  免费   599篇
  国内免费   717篇
林业   644篇
农学   732篇
基础科学   452篇
  1142篇
综合类   3464篇
农作物   630篇
水产渔业   581篇
畜牧兽医   2094篇
园艺   984篇
植物保护   583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271篇
  2021年   357篇
  2020年   366篇
  2019年   477篇
  2018年   298篇
  2017年   433篇
  2016年   498篇
  2015年   466篇
  2014年   506篇
  2013年   573篇
  2012年   764篇
  2011年   874篇
  2010年   656篇
  2009年   608篇
  2008年   621篇
  2007年   657篇
  2006年   530篇
  2005年   379篇
  2004年   290篇
  2003年   242篇
  2002年   186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类器官(organoids)来源于自组织和自我更新的干细胞,是利用干细胞的自组织特性进行体外3D培养后形成的细胞团,与来源器官密切相关,再现了来源器官的三维细胞结构,并为探索来源器官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模型。类器官系统是由自分泌、旁分泌或邻分泌信号调节下的细胞,或者外源性添加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底物、小分子和生长因子等衍生而来,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创造了一个动态的环境,指导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以及细胞在类器官中的自我组装。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重编程方法结合3D类器官工具,使患者来源的类器官作为动物模型和人类临床试验之间的桥梁,是对细胞研究和在体试验的补充。在研究来源器官发育、生物学和病理生理学方面,类器官不仅是一种比传统细胞培养更具生理相关性的体外模型,而且还是再生医学和个性化医学领域中的新模型,有望成为研究营养素、药物、毒物及毒素等的作用机制及药物的筛选、再生医学等领域的重要模型。总之,类器官技术的发展增强了人们对器官和组织生理生化功能的认知。作者对肠、脑、肺脏、肝脏、子宫、卵巢等类器官培养和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类器官相关科研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利用2000倍液、3000倍液、4000倍液3个不同体积分数的3%高渗苯氧威进行了室内、室外防治春尺蠖幼虫试验,结果表明:施药72h后,室内试验的3个体积分数平均死亡率均达到100.0%;室外试验以2000倍液和3000倍液死亡率为最高,达到98.5%,防治效果显著。3%高渗苯氧威是理想的防治春尺蠖的仿生物杀虫剂。  相似文献   
53.
李春艳  王曦  周胜花  李希  钟华  董宽虎 《草地学报》2020,28(6):1784-1790
本文以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为材料,利用其目前已有的转录组序列,通过搜索、比对、功能域多态性分析、进化树构建和基因表达分析等手段,对白羊草R2R3-MYB型转录因子进行挖掘和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分析。结果从白羊草挖掘出43个R2R3-MYB转录因子,它们具有高度保守的[W]-X(19)-[W]-X(19)-[W]-X(n)-[W]-X(18)-[W]结构,主要参与生长发育、次生代谢和逆境响应等生物过程。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本研究筛选出8个可能参与干旱胁迫响应的R2R3-MYB转录因子。这为白羊草R2R3-MYB基因的功能研究和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4.
3S技术在林业资源调查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遥感技术(RS)合称为3S技术,已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从实践角度对3S技术在林业资源调查上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5.
欧美杂交杨Pnd-LRR3基因克隆及其抗锈菌侵染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探究欧美杂交杨(Populus nigra×P.deltoides)感病的分子机理,以及抗病基因在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克隆了欧美杂交杨LRR3蛋白编码基因Pnd-LRR3。对Pnd-LRR3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对其在抗锈菌过程中的功能进行了研究。Q-PCR结果显示,强致病性的落叶松-杨栅锈菌(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E4菌株接种6 h,Pnd-LRR3基因表达量上调增幅较大,168 h为显著下调。说明Pnd-LRR3基因在E4侵染过程中起到一定抗性作用,但最终无法阻止锈菌的侵染。  相似文献   
56.
57.
基于完全非线性的动力分析方法,利用FLAC3D软件对西南某碎石土边坡在地震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分析表明:地震作用下,边坡坡面的水平向永久位移最大,并由坡面向坡内逐渐减小;边坡的加速度时程与场地输入的PGA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放大;在边坡上随着高程的增加,水平方向向坡外的位移大小变化受边坡结构面的控制影响较大。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探讨复杂边坡地震下的失稳机制。  相似文献   
58.
59.
草莓白化相关病毒中国分离物全基因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道  张洁  吴祖建  丁新伦 《园艺学报》2021,37(1):146-150
草莓白化相关病毒(strawberrypallidosis-associatedvirus,SPa V)属于长线形病毒科(Closteroviridae)毛形病毒属(Crinivirus),可引起草莓病害,2017年在中国首次报道。采用高通量测序、RACE和RT-PCR技术获得了SPa V中国分离物(FJ)的基因组全长。该病毒含有两条正单链基因组RNA1和RNA2。RNA1全长8 048 nt,5′和3′非编码区序列分别为264和197 nt,含有3个开放阅读框(ORF),分别编码ORF 1a/1b融合蛋白和p9蛋白。RNA2全长7 977 nt,5′和3′非编码区序列分别为248和186 nt,含有8个开放阅读框(ORF),分别编码HSP70h、CPh、CP、CPm、p7、p6、p9和p28等8个蛋白。RNA1和RNA2与美国M1分离物分别具有98.5%和99.0%的核苷酸一致性;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SPa V中国分离物(FJ)单独处在一个分支。对SPa V来源的小RNA的分析表明,来源于SPa V的小RAN长度以21和22 nt为主。  相似文献   
60.
为研究不同剂量25羟基维生素D3[25(OH)VD3]对断奶前犊牛血液水平、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18 头健康状况良好的新生荷斯坦犊牛,随机分成3 组,每组6 头进行为期56 天的饲养试验。分为对照组[不添加25(OH)VD3]、低剂量组[25(OH)VD3添加量6 000 IU/头·天]和高剂量组[25(OH)VD3添加量12 000 IU/头·天]。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随着25(OH)VD3添加剂量增加,血浆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总抗氧化能力以及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丙二醛含量随剂量增加而存在降低趋势(P=0.079)。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血浆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有增加趋势(P=0.059)。综上所述,断奶前犊牛饲喂高剂量25(OH)VD3有利于促进体内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分泌,可提高犊牛抗氧化能力,增强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