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4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75篇
林业   28篇
农学   67篇
基础科学   14篇
  317篇
综合类   784篇
农作物   48篇
水产渔业   43篇
畜牧兽医   51篇
园艺   39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Screening for low grain cadmium phenotypes in sunflower, durum wheat and flax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Cadmium (Cd) level in nonoilseed sunflower (Helianthus annuus L.), flax (Linum usitatissimum L.), and durum wheat (Triticum turgidum L. var. durum) grown on uncontaminated, alkaline soils has exceeded limits established in Northern Europe. Separate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variability of grain Cd levels among sunflower, durum wheat and flax germplasm, and to seek an efficient screening method for future breeding. There were large variations in leaf Cd concentration among 200 sunflower lines. These lines performed more consistently for Cd uptake at the R5 stage than at the V8 stage across 4 locations with markedly differing soils. Cd concentration in V8 leaves was not related to Cd in grain.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R5 leaf Cd and kernel Cd level was obtained from nonoilseed hybrid (Sigco 954) (R2; = 0.74**), and 200 lines (R2 = 0.44**) tested over 4 locations in 2 field trials, respectively. This indicates that an efficient and low cost screening method can be developed for genotype selection, but plants must be grown to the R5 stage. A 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30 durum wheat and 74 flax lines indicated large variations in grain Cd level of durum wheat and flax. Grain Cd concentration ranged from 0.11 to 0.34 mg Cd kg-1 DW for durum wheat, and 0.14 to 1.37 mg Cd kg-1 DW for flax, respectively. This variability indicates that breeding for low grain Cd in durum wheat and flax should be feasible.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32.
Cd、Pb处理对银杏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宇林  曹福亮  汪贵斌  张往祥 《种子》2006,25(3):35-37,43
以重金属Cd和Pb为试验胁迫因子,采用沙培方法研究了银杏种子经重金属处理后发芽及萌发生理的变化,结果表明:(1)低浓度Cd对银杏种子的发芽有促进作用,高浓度cd则表现为抑制作用。Pb不同浓度处理对银杏种子的萌发均表现为抑制作用,浓度越高其抑制作用越显著。(2)种子不同萌发阶段,重金属对银杏的蛋白质代谢和氨基酸代谢有着明显的影响作用,种子萌发初期表现为促进作用,但随着种子萌发的进行,高浓度重金属对银杏种子生理代谢可能产生了抑制效应,重金属对银杏萌发代谢的影响机理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3.
钢渣对辽宁地区水稻土壤镉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硅素肥料降低重金属毒性和减少重金属在植物体内积累的研究报道尚不多见。因此,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将为合理应用硅素肥料修复、利用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试验通过对辽宁不同地区水稻土施加钢渣,来研究钢渣对土壤吸附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钢渣能够增加大石桥、辽中、抚顺地区土壤对镉的吸附能力,而对盘锦、康平、苏家屯地区吸附能力影响不大;土壤对镉的等温吸附曲线,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和Frendlich等温吸附方程,且加入钢渣前后,最大吸附量和吸附常数在不同程度上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34.
两种还原剂不同浓度和磁性材料十种组合方式进行栽培姬松茸J1的结果表明,在单一的50mg/kg的硫合剂的作用上栽培姬松茸J1在氨基酸的含量、产量、镉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6%~22.2%、提高6.7%、降低23.2%~27.4%,通过磁性物质和硫合剂50mg/kg共同作用比单一使用硫合剂50mg/kg的作用姬松茸子实体镉的含量下降21%,在氨基酸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而产量呈略微下降的趋势,通过F检验镉含量下降达到极显著的水平,选择恰当的还原剂在磁性环境中不仅能提高其生长量和氨基酸,而且还能促使姬松茸子实体镉含量降低目的。  相似文献   
35.
水杨酸对小麦镉毒害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外源水杨酸(SA)对小麦镉(Cd)毒害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低浓度(0.5 mmol/L 以下)SA能够促进扬麦158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高浓度则有抑制作用.0.5 mmol/L SA浸种能够明显缓解0.1 mmol/L、0.5 mmol/L Cd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能提高根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酶活性,但不能减轻1.0 mmol/L Cd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  相似文献   
36.
海泡石对镉污染土壤改良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人工模拟污染、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海泡石对镉污染土壤的改良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海泡石能显著促进空心菜的生长,抑制空心菜对镉的吸收,降低空心菜植株体内镉的浓度,同时,由于海泡石具有很大的表面积和较大的吸附量,可降低土壤镉的有效性。海泡石可作为镉污染土壤的改良剂。  相似文献   
37.
通过对灰木莲幼苗在重金属镉(Cd)胁迫下生长与生理特征的分析,研究在镉胁迫下生长和生理特征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灰木莲幼苗的苗高和地径的增长率随着Cd2+浓度的增加而减少,Cd2+对苗高增长的影响较为显著;叶片的保护酶活性在低浓度下升高,在高浓度下保护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丙二醛浓度、游离脯氨酸含量随着镉胁迫的增加而缓慢上...  相似文献   
38.
应用RAPD技术分析13个小白菜和11个结球甘蓝品种的Cd累积特性与耐性的结果表明,8个随机引物中有5个引物扩增到31条多态性片段,大小在100~2000bp之间。聚类分析表明,茎叶Cd高累积的品种有聚集成丛的趋势;茎叶Cd含量与品种间相对遗传距离呈极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遗传多样性则随着茎叶Cd含量的增加而升高;高、低Cd累积组间分子方差(AMOVA)也呈现显著差异。初步确认了与供试材料茎叶Cd高累积和耐性相关的2个RPAD标记:小白菜1个(350bp),结球甘蓝1个(410bp)。  相似文献   
39.
40.
模拟土壤环境,采用109Cd2 和65Zn2 核素双标记示踪技术,以玉米为指示植物研究了P、Cd、Zn间的交互作用,P的浓度设计为0.25(CK)、0.6、3.0mmol·L-1,Cd的浓度为6.5×10-3mmol·L-1;Zn的浓度为0.1mmol·L-1。研究结果表明,在P浓度为0.25和0.6mmol·L-1时,植物根系和地上部对109Cd和65Zn的吸收活度都呈增加趋势,当P浓度为3.0mmol·L-1时,植物根系和地上部对109Cd和65Zn的吸收活度下降,说明P的浓度达到一定水平时,会使重金属Cd和Zn的有效态降低,从而降低了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量。通过对植物根系和地上部吸收的Cd和Zn的比较,发现大多数的Cd和Zn积累在根系,从根部输送到地上部的很少。一是因为植物根系从溶液中吸收重金属后,P与Cd或Zn形成难溶物沉淀下来,使从根系输送到地上部的有效态Cd和Zn显著减少(P≤0.01);二是因为根细胞壁表面带有较多的羧酸基团及少量带正电荷的氨基,Zn2 和Cd2 通过静电吸引而吸附在细胞壁上,减少了Cd和Zn向地上部的输送。从研究结果还可看出,根系吸附的Cd的量大于Zn的量,而茎叶与此相反,这是因为Cd为植物非必需元素,Zn为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植物会把其所需要的元素优先输送到地上部,供其生长发育,所以大多数Zn通过木质部被输送到地上部,大多数Cd被滞留在根系中。利用统计方法分析了相同P水平条件下玉米不同部位吸收的Cd和Zn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根系吸收的Cd和Zn之间及茎叶吸收的Cd和Zn之间的相关性显著(P≤0.01),Cd与Zn之间存在着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