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178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8篇
综合类   156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65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用 10 %灭百可乳油防治马尾松毛虫林间试验显示 ,其杀虫效果良好 ,用 4mg/ kg的浓度施药后 2 4h,马尾松毛虫的死亡率达 98.42 %以上。  相似文献   
122.
应用思茅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 Dendrolimus kikuchii Cytoplasmic PolyhedrosisVirus(Dk CPV)防治思茅松毛虫 Dendrolimuskikuchii和文山松毛虫 D.punctatus wen-shanensis的实验证明用 Dk CPV粉剂防治 3~ 5龄幼虫效果达 97% ,且具有显著的扩散流行和持续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23.
本文简要地综述了我国乌鳢的养殖现状,分析了乌鳢的养殖发展前景,同时提出了开发乌鳢养殖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4.
Tail and fin rot disease (TFRD) is a big issue in the production of spotted snakehead, Channa punctata Bloch. The aims of the present study were to isolate and identify the bacterial pathogen causing TFRD, to detect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s in tissues (fin, tail, liver, and kidney), and to ascertain the antibiotic sensitivity pattern of the isolate. Out of six bacterial isolates, only the isolate DJ1990 was found to be the causal candidate of TFRD in C. punctata. Identical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s were detected in tail, fin, liver, and kidney under light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in both collected diseased fish and artificially infected fish. The isolate was identified as Pseudomonas aeruginosa strain DJ1990 (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Ace. No. KX709967) based on the bi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tests and 16S rDNA sequence‐based phylogeny analysis. Artificial challenge test demonstrated that the strain DJ1990 was highly virulent (100% mortality at 48 h of postinjection period at the concentration of 1.5 × 107 CFU/g of body weight) for C. punctata. The isolate exhibited sensitivity to the broad‐spectrum antibiotics but was resistant against aztreonum.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P. aeruginosa as a TFRD‐causing candidate in C. punctata.  相似文献   
125.
封山育林对马尾松毛虫的控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森林生态学原理及马尾松毛虫的生活习性,提出封山育林措施及控防松毛虫的作用机理,并对控防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6.
害虫种群由非暴发状态发展为暴发,不仅是量的变化,而且也是质变。这是一种两类状态的问题。在我国,因各种原因,至今很少地方用数值表示森林害虫种群动态的时间序列x_1,x_2,…,x_N。很多地方只有暴发和非暴发的记载。这可看成由两种状态构成的0-1时间序列,0-1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为这种历史信息提供了简便的分析与预测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7.
报道了马尾松毛虫在新余市历年来的发生情况及生活史,探讨了该虫的发生原因,根据该市实际情况总结并提出了综防对策。  相似文献   
128.
采用文山松毛虫NPV、CPV病毒混合液对虫害进行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山松毛虫NPV和CPV病毒混合液对石岩寨林场寄主林分进行了13年的文山松毛虫防治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文山松毛虫NPV、CPV病毒混合液能够长期有效地控制文山松毛虫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9.
利用棉铃虫为宿主增殖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细胞质多角体病毒JDS-CPV在日本防治赤松毛虫(Dendrolimus spectabilis)以及在我国台湾省防治马尾松毛虫(D.punctatus)均取得较好的效果。自1983年以来,利用JDS-CPV在我国广东、云南、浙江、安徽等省防治松毛虫,也都具有很好的效果。JDS-CPV的复制,过去主要是利用林间的松毛虫。如何使之成为周期性的连续生产,宿主的供  相似文献   
130.
虫情监测是森林害虫综合治理的前提。直接观测虫情,常因树木高大而难以实现。对我国林业大害虫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已有较理想的模型,通过对林间落粪的调查来估计幼虫数。由于低密度虫情监测尤为困难,而用落粪作间接观测的价值就随之增加,林间一定时段内的落粪是幼虫种群在该时段内活动的结果,其分布则是该时段内种群分布的综合反映。可以设想,落粪分布与种群分布间存在一定关系。对落粪的调查取样,应建立在了解其分布特征的基础上。为此,研究了低密度幼虫种群的空间分布型及落粪分布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