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44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蔡乙东  曾巧如 《热带林业》2006,34(2):45-46,33
探讨任豆的育苗技术,具体对其生物学特性、种子采集和管理、容器苗营养土配方、幼苗出土及移植、病虫害防治、造林及抚育以及其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文章为西南、华南地区的石质山地造林绿化,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重建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2.
木棉科的四种观赏树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翊旻  陈颖 《广东园林》2006,28(5):42-44
木棉、美丽异木棉、爪哇木棉和马拉巴栗四种木棉科观赏树木,由于它们的树形相似,除木棉外均为外来种,为园林工作者的应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尝试对这几个树种原产地、曾用名、性状特征等方面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特征区别,并简介其繁殖方法和园林用途,力求简明实用。  相似文献   
43.
珍稀速生树种翅荚木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湖南翅荚木人工林进行了生长测定。结果表明:翅荚木在湖南丘陵红壤土年均胸径生长量可达2.0cm以上,年均树高生长量可达1.5m以上,蓄积年生长量为16.1m^3/hm^2以上。对翅荚木材性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木材密度为0.314g/cm^3,5a生翅荚木纤维长度1010μm,纤维宽度19.6μm,纤维长宽比为52。其木材材性与杨树、桉树相比十分接近。因此,翅荚木是一优质纸浆原料。由于其生长快,又可作为胶合板、家具用材定向培育。提出了相应的苗木培育与造林技术,并建议今后加强翅荚木优树选择、子代测定、良种基地建设等遗传改良的力度,加强其栽培技术研究,为我省营造翅荚木人工林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4.
基质配方是容器苗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红花木莲容器育苗宜采用种子繁殖法,秋季采种、冬季沙藏、翌年春季培育成芽苗,将芽苗移栽,培育1年生容器苗。通过对其不同配方栽培基质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H09号和H08号是较合适的基质配方,对红花木莲苗高生长和根系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5.
任豆树阻燃刨花板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说明了南方速生阔叶树种任豆树的显微构造、化学组分和物理特性,经试验压制阻燃刨花板,其物理力学性能与阻燃性能及饰面后表面理化特性等各项指标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实验表明:速生任豆树是刨花板生产和优良材料。  相似文献   
46.
2种虾虎鱼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宸 《南方水产》2010,6(4):72-76
采用鱼鳍细胞空气干燥法制片,Giemsa染色,对生活于厦门和海南近海沿岸的2种虾虎鱼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研究。其中纹缟虾虎鱼(Tridentiger trigonocephalus)2n=44,有2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13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2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ST)和5对端部着丝点染色体(T),NF=78;拟丝虾虎鱼(Cryptocentroides insignis)2n=50,有9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13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2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ST)和1对端部着丝点染色体(T),NF=98。未发现随体、性染色体和异形染色体。  相似文献   
47.
大腹异木棉Ceiba insignis是近年来应用广泛的景观树种。通过对其实生苗株高、地径的年生长节律进行调查,并利用Logistic模型进行拟合,进而划分生长时期。调查发现,一年中苗木株高存在2次生长高峰,分别在6月和8月,地径于8月出现1次生长高峰。Logistic方程拟合度高,根据该曲线模型的特点,将苗木一年中生长阶段划分为生长初期(1—3月)、速生期(4—10月)、生长后期(11—12月)3个阶段,与其生物学特性相似且易混淆的同属植物美丽异木棉Ceiba speciosa生长过程也可划分为3个阶段,各阶段时间存在差异。并根据其生长规律研究成果及广州市气候环境提出相应栽培养护方案。  相似文献   
48.
重金属胁迫对任豆种子萌发及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任豆幼苗的重金属耐性,探讨利用其进行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可行性,以尾矿、泥土及菌糠作为栽培基质的原料,在人工模拟重金属胁迫的条件下,对任豆种子进行了发芽试验,并测定了在不同重金属胁迫背景下任豆幼苗的SOD、POD和CAT活性.结果表明:任豆种子可以在含有重金属的栽培基质中萌发,但萌发率较低;在尾矿、泥土及菌糠3种原料适当比例混合的栽培基质中,任豆种子的萌发率相对较高;不同重金属对任豆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不同,在低浓度的重金属离子胁迫下,任豆幼苗的SOD、POD和CAT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在高浓度的重金属离子胁迫下,其SOD、POD和CAT活性则逐渐降低;不同重金属对任豆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影响的大小排序为Cd2+>Cu2+>Pd2+>Zn2+.任豆幼苗对不同重金属有不同的耐性,其大小排序为:Zn2+>Pd2+>Cu2+>Cd2+.根据任豆幼苗的重金属耐性,可将其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但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应不超出其耐受的范围.  相似文献   
49.
采用固定样地和随机样地的方法对广西大化县退耕还林尾叶桉模式和任豆模式植被进行了调查,分析两种退耕模式的植被种类数、植被覆盖度、植被群落的变化及其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两种退耕模式林下植被种类数均呈上升的趋势,且林下植被种类数之间并没有很显著的差异;两种退耕模式林下植被覆盖度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林下植被植被覆盖度之间亦没有很显著的差异;尾叶桉模式多样性指数呈灌木层>草本层,而任豆林则呈现出草本层>灌木层的进化演替初期群落的状态;尾叶桉林下植被中,灌木优势种类相对比较丰富,草本优势种类亦比较丰富,而任豆林下植被中,灌木优势种类比较单一,而草本优势种类则比较丰富。  相似文献   
50.
通过对信阳栝楼地田间定点定时调查并辅以室内饲养,基本查明2种主要害虫菱斑食植瓢虫(Epilachna insignisGorham)和瓜藤天牛(Apomecyna saltatorFabricius)的生活史与习性,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