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3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孙鹏  彭士明  尹飞  施兆鸿 《海洋渔业》2011,33(4):398-404
通过对CO Ⅰ和Cytb序列的分析,研究了银鲳(Pampus argenteus)、灰鲳(P.cinereus)和翎鲳(P.punctatissimus)3种东海区重要鲳属鱼类群体的种群遗传结构.在62个鲳属鱼类样本中分别检出CO Ⅰ和Cytb单倍型21个和27个,发现变异位点125个和176个.东海区的3种鲳属鱼类种...  相似文献   
22.
选择线粒体Cytb序列为遗传标记分析了伯氏肩孔南极鱼(Trematomus bernacchii)在5个采样点(凯西站、罗斯海、长城站、戴维斯站和中山站)的种群多样性、遗传结构与种群演化历史。从5个采样点98个样本的线粒体Cytb序列中共检测到27种单倍型。与其它分布于南大洋的鱼类相比,伯氏肩孔南极鱼有着相似的遗传多样性特征,即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haplotype diversity,h=0. 685 90±0. 002 36)和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nucleotide diversity,Pi=0. 002 59±0. 013 43)。伯氏肩孔南极鱼种群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 39%,分子变异分析(AMOVA)结果显示,组群间的变异为4. 42%(P <0. 05),群体内的为95. 58%(P <0. 05),基于单倍型构建的进化树的结果均表明伯氏肩孔南极鱼群体不具有明显的地理谱系结构。中性进化分析表明伯氏肩孔南极鱼群体在10万年前(大约中更新世时期)经历过快速扩张时期。分子方差分析和Fst表明伯氏肩孔南极鱼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种群内的个体之间,极少数遗传变异来自于群体之间。研究结果显示南极地区的伯氏肩孔南极鱼5个采样点之间具有一定的基因交流,是一个随机交配的群体。  相似文献   
23.
为研究江苏多鳞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rhadinum和台湾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的遗传多样性及种群遗传结构,对两个群体的细胞色素b(Cytb)和16S r RNA序列进行了克隆分析。结果表明:在30个江苏多鳞四指马鲅样本中,检出Cytb单倍型3个,变异位点2个,16S r RNA单倍型1个,变异位点0个;在台湾四指马鲅的30个样本中,检出Cytb单倍型1个,变异位点0个,16S r RNA单倍型1个,变异位点0个;多鳞四指马鲅的Cytb单倍型多样性(H)与核苷酸多样性(Pi)水平均高于四指马鲅,且Tajima'SD、Fu'S Fs中性检验结果皆为负值(P0.1),说明江苏多鳞四指马鲅未经历种群扩张现象。研究表明,尽管多鳞四指马鲅与四指马鲅这两个群体的Cytb和16S r RNA基因存在较低的遗传多样性,但各自的基因型之间存在明显差异,适于作为这两个种类的鉴别标记。  相似文献   
24.
为了探究藏山羊ATP6和Cytb是否具有潜在的高海拔适应性突变,本研究利用藏山羊(n=157,来自西藏地区的8个群体,海拔高度>3 500 m)与低海拔山羊(n=104,来自欧亚大陆50个群体,海拔高度<1 000 m)两组261条ATP6和Cytb序列,对核苷酸组成、遗传多样性、单倍型网络以及基因突变对蛋白结构域功能影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ATP6和Cytb中分别鉴定出33和6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s),其中错义突变均为6个。值得注意的是,ATP6 m.8102A>G(Ile→Met;P=0.000 6)和Cytb m.14794A>G(Thr→Ala;P=0.007 7)是低海拔山羊群体特有的错义突变,由此形成的单倍体H27和Ha36与高原适应性呈显著负相关(H27,P=0.007 0;Ha36,P=0.012 3)。进一步分析推测,这两个突变阻碍了质子跨膜的正常功能,并影响了质子或电子在OXPHOS中的转移,从而导致了低海拔山羊和藏山羊之间呼吸作用效率的差异。本研究通过对线粒体ATP6和Cytb基因编码区多态性到功能的相关分析,初步推测了藏山羊高海拔低氧适应性机制,为高原适应性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的见解。  相似文献   
25.
对罗非鱼选育群体mtDNA Cytb和D-loop序列遗传变异开展对比研究,根据2种方法得到的多态位点比率平均为0.776 74单倍型多样度比率平均为0.919 45核苷酸多样性指数比率平均为0.769 77平均核苷酸差异数比率均值为0.936 19Cytb序列碱基转换率平均0.042 67Cytb碱基颠换率平均0.004 10D-loop序列碱基转换率平均0.037 25D-loop碱基颠换率平均0.022 84。该结果对比揭示了Cytb和D-loop序列分析中的差异,为类似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利用mtDNA序列分析技术对20只兰州大尾羊遗传多态性进行分析,兰州大尾羊mtDNA D-loop区序列长度为1 210 bp,碱基组成分析发现,A、T、G、C碱基含量分别为29.0%、32.3%、23.5%、15.2%,其中A+T为61.3%,G+C为38.7%,G+C含量明显低于A+T。通过对兰州大尾羊线粒体DNA D-loop区的碱基突变和同源性比较分析得出兰州大尾羊D-loop区核苷酸多样度(Nucleotide diversity)Pi为0.037 85,7只兰州大尾羊来自3个不同母本。兰州大尾羊mtDNA Cytb区序列长度为1 580 bp,其中A、T、G、C碱基含量分别为27.2%、33.7%、26.7%、12.4%;A+T为60.9%,G+C为39.1%,G+C含量明显低于A+T。应用计算机软件DNAsp4.10进行单倍型分析,17个兰州大尾羊个体mtDNA Cytb区序列共发现了12个单倍型(Haplotype),其中第1号和第10号、第2号和第5号共用一种单倍型,单倍型比例在兰州大尾羊群体中较高,遗传多态性较低。  相似文献   
27.
为确定在大别山地区采集到的一个Callosciurus属松鼠样本的物种归属及分类地位,利用分子遗传学手段的对所采样本进行研究。采用Cyt b基因结合PCR技术、测序技术及BLAST技术分析样本的遗传信息,再通过MEGA建树确定样本的分类地位。BLAST分析结果显示该物种的遗传信息与赤腹松鼠序列相似程度最高,而建树结果显示与赤腹松鼠聚为同一支,从而确定该物种应为赤腹松鼠,属哺乳纲、啮齿目、松鼠科、丽松鼠属。  相似文献   
28.
为了研究晋南牛的父系起源和母系起源,随机抽取30头晋南公牛,分别对Y染色体INRA124微卫星位点和线粒体DNAcytb基因进行分析。Y染色体INRA124微卫星分析表明:30个个体中,具有132bp的等位基因约占总样本76.7%,表明晋南牛具有76.7%的普通牛父系血统;具有130bp的等位基因,约占总样本23.3%,表明晋南牛具有32.2%的瘤牛父系血统。cytb基因的HinfI酶切分析表明,在这31个个体中,没有发现牦牛和班腾牛的母系起源。  相似文献   
29.
为了给中国家驴遗传资源的评价、保护和利用提供一些分子生物学基础,本研究通过自行设计引物,采用PCR-SSCP技术对中国家驴线粒体DNA( Mitochondrial DNA,mtDNA)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b)基因308bp片段序列的变异进行检测来探讨其遗传多样性和母系起源.发现了3种基因型,结合GenBank已公布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中国家驴品种中共存在15个突变位点,17个单倍型,通过计算各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发现中国家驴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另外,还通过与两种非洲野驴的Cytb序列进行比对和网络聚类分析方法对所有家驴的样品进行了母系起源的研究,证明家驴起源于非洲的索马里驴和努比亚驴.  相似文献   
30.
[目的]根据线粒体ND5、Cytb基因部分序列,对送检的4件疑似虎的样品进行物种鉴定。[方法]利用PCR法,扩增样品的线粒体ND5、Cytb基因部分序列,对目的片段测序,通过blast比对,确定物种。[结果]4个样品的物种来源均为虎,但无法确认其亚种。[结论]虎亚种间的线粒体差异很小,并且存在不同亚种杂交的情况,只根据线粒体基因难以进行亚种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