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6篇
  免费   286篇
  国内免费   424篇
林业   210篇
农学   641篇
基础科学   12篇
  332篇
综合类   2194篇
农作物   359篇
水产渔业   536篇
畜牧兽医   1094篇
园艺   293篇
植物保护   30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196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316篇
  2011年   405篇
  2010年   365篇
  2009年   379篇
  2008年   392篇
  2007年   398篇
  2006年   354篇
  2005年   279篇
  2004年   252篇
  2003年   223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5 毫秒
991.
以绞股蓝种子为研究材料,采用改良的CTAB法、改良的SDS法和高盐低pH法对绞股蓝基因组DNA进行提取,对提取效果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琼脂糖凝胶电泳和RAPD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种提取方法所获得的DNA,其OD260/OD280多数都在1.80~2.00,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也显示DNA的质量很好,改良的SDS法提取效率显著好于改良的CTAB法和高盐低pH法;而且改良的SDS法提取的DNA的RAPD图谱条带最亮、最清晰。因此,从DNA产量、质量等方面综合考虑,改良的SDS法为绞股蓝种子DNA提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2.
为了建立一套快速检测橡胶树早期胚基因组变异情况的微量检测体系,需先建立一种快速微量提取橡胶树胚中基因组DNA的方法.运用CTAB改良法、尿素改良法、SDS法分别对1mm3橡胶树早期胚进行基因组DNA提取,并对其DNA进行质量检测和PCR验证.结果表明,尿素改良法的DNA提取率高于SDS法和CTAB改良法;样品的DNA适合PCR检测需要.因此尿素改良法是适宜于微量橡胶树胚基因组DNA提取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构建口蹄疫DNA疫苗[方法]构建以PRV为载体的表达FMDV P1基因的质粒pIESZP1和pUTK3CP1,免疫小鼠并检测了免疫后小鼠的抗体水平.将构建的2个真核表达质粒分别转染Vero细胞,通过PCR、IFA、Western-blot等方法检测目的基因的转录和表达.将正确表达目的基因的DNA质粒肌肉接种3周龄的Balb/C小鼠,采用ELISA和SN方法检测了免疫小鼠体内的抗体水平.[结果]携带有FMDV衣壳蛋白P1基因的DNA质粒能引起小鼠产生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反应,两重组质粒诱导小鼠产生抗FMDV的抗体水平无差异.[结论]该研究为含有FMDV P1基因重组PRV以及重组病毒的动物免疫试验以评价基因工程疫苗的免疫效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4.
[目的]为植物DNA条形码标准基因筛选研究提供参考,减少植物DNA条形码研究中的工作量。[方法]对7种苍耳属植物ITS、ITS2及rbcL基因采用相同的扩增条件(95℃4 min;[35 cycles:94℃30 s;52℃45 s;72℃45 s];72℃10 min;4℃保存)。[结果]3种DNA条形码基因同时成功扩增。[结论]这说明植物DNA条形码基因中ITS、ITS2及rbcL的PCR条件存在合并可能性。  相似文献   
995.
DNA barcodes have been proposed as a shortcut to provide species identification and as a way to accelerate the discovery of new species. A number of candidate gene regions have been suggested as possible barcodes for animals and plants, but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recently diverged species and/or varieties with only a few genetic differences it has been reported to be problematic in some cases. This study selected widely cultivated cruciferous vegetables as the primary samples, after failure of discrimination of each species using current DNA barcodes, we performed the fluorescent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F-AFLP) and successfully discriminated each species, subspecies, variety and their cultivar in 74 samples. Then the non-qualitative results obtained from F-AFLP were transformed into two-dimensional barcodes image file of each cultivar via the PDF417 software. This method was also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discrimination of 17 Chinese indigenous pig breeds. The barcode we constructed which greatly reduces the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is genotypes-specific, and can be conveniently decoded into the original data and thereby be conveniently shared and referred to. We believe that it is possible to construct a new data sharing molecular barcode system that could discriminate the subspecies, varieties, cultivars and even individuals with close genetic relationships.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静磁场处理对人白血病细胞DNA的损伤模式与损伤程度,为肿瘤细胞的物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人白血病细胞K562为试材,对其进行8.8mT静磁场处理6,12,24,30,36h后,采用MTT检测细胞活力并对细胞进行计数,同时联合使用单细胞凝胶电泳以及原子力显微镜观测方法,分析经过静磁场处理后K562细胞DNA的损伤模式。【结果】K562细胞在8.8mT静磁场中处理24h,细胞生长受到抑制,细胞彗星尾长与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处理时间延长到30h,尾部DNA含量和尾长与对照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随着静磁场处理时间的增加,K562细胞DNA的损伤模式与损伤程度发生变化。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静磁场处理12h,K562细胞DNA已经发生损伤,细胞DNA分子的平均高度增加,平均长度减小;静磁场处理24h,DNA链变短变粗,小片段DNA明显增多,部分DNA发生断裂;静磁场处理36h,细胞DNA形态发生显著变化,DNA大部分断裂成小片段,小片段DNA之间相互交联成板状聚集体。【结论】8.8mT静磁场对K562细胞有杀伤效应,并且这种杀伤作用具有随处理时间延长而累积的效应。随着静磁场处理时间的延长,细胞DNA经历了解链-断裂-交联和断裂并存的变化过程,DNA损伤程度亦逐步加剧。  相似文献   
997.
用4种PCR体系(2×Taq MasterMix,Forward Primer,Reverse Primer,Template DNA,RNase-free Water;2×PCR buffer,2 mmol/L dNTPs,Forward Primer,Reverse Primer,KOD FX,Template DNA,RNase-free Water;10×Bufferfor Blend Taq,Blend Taq,Template,Forward Primer,Reverse Primer,dNTPs,RNase-free Water;10×Taq PCR Buffer,dNTP Mix,Forward Primer,Reverse Primer,MgCl2,Template DNA,Taq DNA Polymerase,RNase-free Water),分别对不同含量和质量的湖北海棠DNA进行PCR实验。结果表明,DNA稀释几倍后对4种PCR体系的影响不大,扩增的条带清晰;但不同质量DNA对4种PCR体系影响很大,低质量DNA只能在混合酶体系下才可以扩增出清晰、明亮的条带,而其他3个体系下的扩增产物均不清晰。  相似文献   
998.
以5株堆型艾美耳球虫为研究对象,对其顶质体rpoB基因的部分序列进行了PCR扩增、测序及序列分析,并与GenBank上发表的柔嫩艾美耳球虫及其他顶复门寄生虫相关序列进行比较,研究顶质体的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从堆型艾美耳球虫不同来源虫株均获得了469bp的目的片段,应用DNAStar软件进行序列对比发现,5株堆型艾美耳球虫的顶质体rpoB序列完全一致,与柔嫩艾美耳球虫相应序列的相似性为92.75%,而与刚地弓形虫和疟原虫的相似性分别为67.23%和64.62%。首次报道了堆型艾美耳球虫rpoB序列,显示rpoB基因序列保守,不同来源堆型艾美耳球虫虫株的序列没有差异,为进一步研究艾美耳球虫的群体遗传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9.
在测定的海南松涛水库南丰、番加、白沙群体44条长臀线粒体DNA控制区全序列961 bp中,T、C、A、G碱基含量分别为31.2%、21.7%、34.0%、13.1%;共出现26个变异位点,其中多态信息位点18个,简约信息位点14个;共检测到11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8594±0.0169,核昔酸多样性为0.00484±0.00313,呈现出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与较为贫乏的核苷酸多样性.其中白沙群体的核苷酸多样性最高(0.00517±0.001847),番加群体的最低(0.00482±0.004522).Tajima's D(0.36899,P>0.10)和FuFs (0.09041,P>0.10)中性检验以及核苷酸不配对分析均表明长臀并未经历过大规模的种群扩张.F分析(-0.00324~-0.01878,P<0.05)与分子方差分析(-3.87%,P<0.05)显示群体间无明显遗传分化,表明3个群体隶属于同一种群.就松涛水库长臀而言,建议优先保护白沙群体.  相似文献   
1000.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是我国特有广布树种。秦岭是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气候的重要分界线,贺兰山是我国西北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旨在以分布于秦岭、贺兰山和晋陕两省的10个天然油松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线粒体DNA(nad1和matR内含子)的序列,探讨地理阻隔对油松遗传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0个天然油松种群的100个个体中共检测到27个单倍型,多态位点172个,简约信息位点35个,单一多态性位点137个。其中1个单倍型为全部种群共有,4个单倍型为2-5个种群共有,其余22个单倍型为各个种群所独有。在这10个种群中,有8个种群分别具有1-4个独有单倍型。尽管秦岭南侧种群和北侧种群分别具有两个和一个独有单倍型; 贺兰山东侧种群和西侧种群均具有3个独有单倍型;但是与晋陕种群(即油松分布区中心种群)相比,其种群独有单倍型平均数目则明显较少。与此同时,不仅秦岭南北两侧或贺兰山东西两侧种群的独有单倍型的进化关系往往较近,而且秦岭北侧或贺兰山东侧种群的独有单倍型与油松分布区中心种群的某些独有单倍型的关系亦较近。从而导致秦岭南北两侧或贺兰山东西两侧种群与油松分布区中心种群之间表现出比较复杂的聚类关系。由此可见,油松的遗传结构与山脉屏障的存在没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