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241篇
农学   24篇
  6篇
综合类   216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研究云南含笑(Michelia yunnanensis)花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分布状况。[方法]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提取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分析其组成。[结果]从花托中共鉴定出28种化合物,其中β-榄香烯(21.07%)、石竹烯(30.78%)和大牻牛儿烯D(15.41%)为主要成分;从花瓣中共鉴定出27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乙酸丁酯(62.56%)、乙酸乙酯(6.36%)、2,4-二异酸甲苯酯(4.67%)、2,4-二甲基-5-甲酰基-3-腈吡咯(4.04%)和2-甲基-丙酸乙酯(4.13%);从花丝中共鉴定出19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2-甲基-1-丙醇(28.43%)、乙酸丁酯(20.93%)、2,4-二异酸甲苯酯(18.58%)和2,4-二甲基-5-甲酰基-3-腈吡咯(16.29%)。[结论]云南含笑花中的药效成分主要分布在花托,赋香成分则主要分布在花瓣和花丝。  相似文献   
102.
于2013年6月(花期)、8月(果实膨大期)和9月(果实成熟期)份对3年生幼龄期滇重楼和8年生成熟期滇重楼光合生理指标日变化和光响应参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幼龄期和成熟期滇重楼叶片净光合速率( Pn )变化日进程在6月份出现严重午休,仅在10:00出现一个峰值;而在8、9月份上午和下午各出现一个峰值,在中午出现“午休”现象。空气温度(Ta)偏高引起气孔关闭是导致滇重楼“午休”的主要因素。成熟期滇重楼叶片在不同生长季节日均Pn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均高于幼龄期叶片,而幼龄期滇重楼初始量子效率较高,且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低于成熟期滇重楼,对弱光的利用率更高。幼龄期和成熟期滇重楼叶片日均Pn 在8月下旬最大,其次是6月下旬,9月下旬最低,且在当年的生育后期,光饱和点有增大的趋势,由大到小的顺序为9月份、8月份、6月份。成熟期滇重楼花萼具有同叶片类似的同化功能,日均Pn 为叶片的779.%~104.0%,但其Pnmax和光饱和点均低于成熟期和幼龄期叶片的,对弱光的利用效率高于叶片。  相似文献   
103.
滇西北亚高山地区云南红豆杉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云南红豆杉在云南省迪庆州的扦插育苗技术流程(从苗圃地的选择、整地、作床、搭棚,到插穗的采集与处理方法、扦插密度、季节与方法,再到插后的温度、湿度控制,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措施等)进行了论述,并对其中的技术要点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4.
云南松是我国西南地区主要的造林树种,在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云南松苗期生长缓慢,这使得云南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发挥受到了阻碍。氮磷添加是目前农林业促成培育中一种常见技术手段,通过对云南松苗木在不同氮、磷施肥处理下其生长状况的研究,以期为云南松苗木培育提供依据。本次试验以90d生的云南松幼苗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氮磷根部追肥配施试验,比较不同氮磷浓度水平下云南松幼苗根系生长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氮磷配施后,随着氮磷用量的增加,云南松幼苗根冠比降低。地下部分的生长优势降低,地上部分的生长优势升高,且氮元素对于地上部分的增长作用强于磷元素。  相似文献   
105.
利用不同质量浓度(0、0.25、0.50、0.75、1.00 g·L~(-1))的水杨酸(SA)对云南蓝果树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和利用不同质量分数(0、5%、10%、15%)的PEG-6000溶液模拟不同强度的干旱胁迫(模拟的水势分别为0、-0.1、-0.2、-0.4 MPa),研究干旱胁迫下水杨酸浸种处理对云南蓝果树早期幼苗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未经SA浸种处理时,随着PEG-6000质量分数的增加,云南蓝果树早期幼苗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脯氨酸(Pro)、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显著降低,而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显著升高。随着SA质量浓度的升高,SOD、POD、CAT活性,Pro、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显著升高,而MDA质量摩尔浓度显著降低,意味着水杨酸对云南蓝果树种子的预处理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其早期幼苗的抗旱性。因此,水杨酸浸种可减轻干旱胁迫对云南蓝果树早期幼苗的伤害。而且,云南蓝果树早期幼苗在水杨酸质量浓度高于0.75 g·L~(-1)、水势低于-0.1 MPa时,防御作用较强。建议育苗前对云南蓝果树种子进行SA预处理,最适质量浓度为0.75 g·L~(-1)。  相似文献   
106.
采用幼嫩枝条扦插繁殖和石蜡切片法,对西藏分布的喜马拉雅红豆杉和云南红豆杉插穗的根部进行解剖,观察不定根的起源和发生发育过程,探讨两树种生根发生的规律,为两树种异地保护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喜马拉雅红豆杉与云南红豆杉无性繁殖过程中,其生根的外部形态相似,均为先形成愈伤组织再生根;(2)喜马拉雅红豆杉较云南红豆杉生根率高、生根快、根系发达,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3)根部解剖结构显示,云南红豆杉周皮中存在一圈环状的厚壁细胞,生根时间较长可能与此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7.
全光照和75%遮荫作为裂区,微波辐射和IBA浸种采用L9(3^4)正交设计进行裂区下的正交试验,了解以上3因素对云南松苗木胚根和胚轴伸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胚根和胚轴在全光照时的理论优水平组合分别为A2 B1和A1 B2;在75%遮荫时分别为A1 B1和A2 B2,仅胚轴在全光照时的理论优水平组合与实际试验结果相一致。全光照下微波辐射促进胚根伸长,而75%遮荫下其促进胚轴伸长。0.1 g/L的IBA浸种促进胚根和胚轴的伸长。  相似文献   
108.
通过对2个云南松种源试验林及5个云南松天然林中的38个云南松地理种源松脂的物理化学特征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云南松松脂单萜含量高,倍半萜和双萜类中性物含量低,不同云南松种源间松脂优势单萜组分含量的地理变异丰富,有高α-蒎烯、高β-蒎烯两类;单萜优势组分和比旋光度是云南松地理种源的遗传特征;根据松节油的比旋光度可将云南松分为左旋和右旋两类。试验林云南松种源松脂的单萜化合物、倍半萜化合物、双萜化合物和双萜中性物的含量依次是31.9%~57.3%、0~3.0%、41.8%~68.0%和0~1.9%;天然林的则依次是32.92%~48.6%、0.1%~0.7%、50.7%~66.9%、0.2%~1.1%。主要组分含量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的有长叶松酸和左旋海松酸、新枞酸,其含量最稳定;α-蒎烯含量在高α-蒎烯类内稳定,相对标准偏差最小,为3.0%。比旋光度差异显著,最小值为-43.92°,最大值是 19.37°,平均值和相对标准偏差依次为-15.61°和140.10%,在左旋类内比旋光度与α-蒎烯、β-蒎烯含量相关关系显著。  相似文献   
109.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考察 ,从影响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的危害因素 ,小蠹的生活史、蛀干蛀梢期、种群动态、生命表、空间分布格局以及虫情预测预报等方面阐述了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种群生态的研究进展状况。以此对松小蠹的综合治理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0.
云南拟单性木兰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其城市绿化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云南拟单性木兰近 2 0年的调查研究结果 ,从物候特征、树种的结实及种子特性 ,林木的生长特点 ,生态习性等方面 ,介绍了该树种的生物及生态学特性 ;并从吸收大气污染物的能力 ,以及在城市环境条件下的生长状况上表述了该树种在城市绿化中的作用。表明云南拟单性木兰具有园艺艺术视觉效果 ,适应于城市环境、吸收大气污染物的能力强 ,是优秀的城市园林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