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8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4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郭金耀  杨晓玲 《北方园艺》2010,(17):179-181
试验研究白菜DNA对盐藻细胞生长、形态大小与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白菜DNA浓度的提高,对盐藻细胞的生长发育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对盐藻细胞培养16d后,1.5μg/mL的白菜DNA使培养液中的盐藻细胞密度降低18.8%,而细胞长度平均增加5.9%,宽度则平均减少15.9%,细胞蛋白质和β-胡萝卜素合成的总量分别减少20.5%和25.9%;说明白菜DNA会干扰盐藻细胞的生命活动,可对盐藻细胞的生长发育造成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2.
以f/2培养基为对照,采用不同浓度海水养殖废水培养盐藻,研究其对废水的净化作用。结果表明,盐藻在海水养殖废水中能正常生长,利用海水养殖废水培养盐藻是可行的,采用不同体积分数的海水养殖废水处理盐藻,盐藻生长差异显著,生长情况好坏顺序为f/2、100%、10%、25%、50%、75%、90%、0%(纯海水),培养后废水水体中氨态氮基本上检测不到,10%海水养殖废水处理的硝酸盐和磷酸盐去除率均最低,相对较低体积分数的海水养殖废水处理对硝酸盐的去除率较高,而相对较高体积分数的海水养殖废水处理对磷酸盐的去除率较高。  相似文献   
33.
盐藻是研究植物耐盐机制的重要模式生物,而 MAPK基因在植物耐盐分子途径中起重要作用。该试验通过PCR扩增DsMAPK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并将其克隆至带有GST标签的原核表达载体 pGS-21a,得到重组表达载体pGS-21a-MAPK。将重组表达载体转化 E. coli BL21(DE3),IPTG诱导表达,然后对融合蛋白进行表达形式分析,利用 GST-SefinoseTM Kit进行纯化,所得产物进行 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表明,该试验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 pGS-21a-MAPK,经IPTG诱导后表达的融合蛋白与预期相符,纯化后的上清蛋白经 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该融合蛋白能与抗 GST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 DsMAPK的成功表达为进一步在蛋白质水平上研究其在盐藻耐盐机制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4.
高温胁迫对盐藻和塔胞藻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调制式叶绿素荧光仪(Water-PAM)测定了高温胁迫(35~50 ℃)下盐藻(Dunaliella salina)和塔胞藻(Pyramimonas sp.)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特性的变化.测定的主要参数有:光系统Ⅱ(PSⅡ)的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的潜在活性(Fv/Fo),PSⅡ的实际光能转化效率(諴SⅡ=yield),光合电子传递效率(ETR),光化学淬灭(qP)和非光化学淬灭(NPQ).结果表明,与对照组(25 ℃)相比,高温胁迫下2种绿藻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o、諴SⅡ、ETR和qP均明显降低,并且随着胁迫温度的升高,胁迫时间的延长,下降幅度也逐步增大;高温胁迫下盐藻的NPQ先升高后下降.塔胞藻的NPQ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与温度有关,35 ℃和45 ℃处理下,塔胞藻的NPQ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40 ℃处理下NPQ则先下降后上升.盐藻的耐热性较好,在40 ℃和45 ℃下处理10 min后,经过一定的时间各荧光参数可恢复到接近对照水平,在50 ℃下处理10 min后各荧光参数则不能恢复.塔胞藻的耐热性较差,在35 ℃和40 ℃处理10 min后,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各荧光参数可基本恢复,而在45 ℃下处理10 min后则不能恢复.本研究还对高温胁迫下2种绿藻的响应机制以及叶绿素荧光技术在筛选耐高温微藻品系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5.
The ability for food selectivity of rotifer Brachionus plicatiliswas studied in the laboratory by feeding mixtures of microalgae with various cell volumes. Chlorella sp. (≈22 µm3) was the reference algal species, and Asteromonas gracilis, (Chlorophyta) (≈2150 µm3), Tetraselmis suesica (≈268 µm3), Dunaliella salina (≈52 µm3) and Chaetoceros sp. (≈150 µm3) the experimental species. Each was mixed with Chlorella and fed in three experiments. In the first experiment, filtration and ingestion rates of rotifers each fed with algae revealed that the highest values were measured with the mixture of Chlorella + Asteromonas, and the lowest for Chlorella + Chaetoceros. In the second and the third experiments, by using several combinations of algal densities with the mixture of Chlorella + Asteromonas, a selectivity ability of the rotifers for Asteromonas was found. A hypothesis is presented that accounts for the preference of rotifers for Asteromonas, which is suggested as a new candidate species for use in live food production of fish hatcheries.  相似文献   
36.
鱼汤提取物对杜氏盐藻植板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不同浓度鱼汤提取物对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在平板上生长的影响,发现在加入了一定浓度鱼汤提取物后,盐藻藻落较对照明显增大,颜色加深,呈深绿色,并且获得较为分散的单克隆.随着鱼汤提取物浓度的增加,盐藻在平板上的植板率也有明显提高,在浓度为8%的平板上盐藻的植板率高达42%,是对照平板的6.4倍.  相似文献   
37.
报道了氯化铵对绿色杜氏藻增殖的影响情况。绿色杜氏藻的一次性培养试验结果 显示,氯化铵的浓度对绿色杜氏藻的增殖具有显著的影响。最适宜绿色杜氏藻增殖的浓度是 0.20~1.00 mmol/L,浓度值过高和过低均不利于绿色杜氏藻增殖,浓度过高时增殖缓慢,并且 稳定期短,易崩溃。在最适宜浓度水平时,绿色杜氏藻进入指数生长期较快,增殖速率值较大; 在1.00 mmol/L浓度时,绿色杜氏藻在稳定期获得最大的微藻密度值。  相似文献   
38.
用包埋-脱水法在常温和低温保存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探讨了温度、光暗和含水量等因素对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盐生杜氏藻在4℃下保存6个月后的最高存活率达到54.4%。保存后的藻细胞经过恢复培养后,其生长力可达到保存前的水平。包埋-脱水法操作简单,无需复杂设备,在藻类种质的中期保存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9.
6种不同激素对杜氏盐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良侠  唐欣昀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4764-4766,4839
研究了6种激素对杜氏盐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IBA、2,4-D、NAA、IAA、6-BA、GA分别在0.5、1.0、5.0、0.5、1.0、0.5μg/ml浓度能明显促进杜氏盐藻的生长。挑选影响效果较明显的4种激素IBA、2,4-D、6-BA、GA做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以盐藻的β-胡萝卜素含量为指标,最优组合为2,4-D0.5μg/ml,IBA1.0μg/ml,6-BA1.0μg/ml和GA0.1μg/ml;以盐藻的生物量大小为指标,最优组合为2,4-D0.5μg/ml,IBA1.0μg/ml,GA0.05μg/ml和6-BA2.0μg/ml。  相似文献   
40.
1992 ̄1995年,将细小裂面藻作为水产动物的饵料进行试验,结果:单独投喂裂面藻,轮虫密度10天内由3个/ml增殖与400个/ml左右,与对照组海水小球藻无显著差异;卤虫22 ̄24天出现卵囊,总成活率54%,与对照组杜氏藻无显著差异;对虾幼体只能由Z1变态到Z2,且总成活率与对照组角刺藻差异显著;用裂面藻培育的轮虫和卤虫幼体作对虾Z2以后的补充饵料,能顺利发育变态,直到出池。认为裂面藻作为轮虫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