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8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86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溶剂法提取地肤子油优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更好地开发利用地肤子。[方法]采用溶剂浸提法提取地肤子油,选择提取溶剂、提取时间、固液比等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地肤子油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石油醚作提取溶剂时,提油率最高;固液比为1∶6(g/ml)时,提油率最大;预浸泡时间为12 h时,提油率最大;地肤子粉碎粒度为80目时,提油率最高,油质较好;提取温度为55℃时,提油率最高;反应时间为50 min时,提油率最高。各因素对提油率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温度>固液比>提取时间。[结论]地肤子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石油醚作提取溶剂,预浸泡时间12 h,粉碎粒度80目,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50 min,固液比为1∶6(g/ml),该条件下,提油率达15.27%。  相似文献   
52.
枳壳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抑菌活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分析枳壳与麸炒枳壳挥发油成分及其抑菌活性差异。[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枳壳、麸炒枳壳的挥发油,并通过GC-MS分析枳壳与麸炒枳壳挥发油的化学组成;采用滤纸片法研究枳壳与麸炒枳壳挥发油的抑菌活性。[结果]枳壳挥发油中主要化学成分相对含量高于麸炒枳壳;枳壳和麸炒枳壳挥发油对试验菌均具有抑制活性,但麸炒枳壳挥发油活性较优。[结论]枳壳与麸炒枳壳挥发油的抑菌活性可能与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53.
地肤子的化学成分·药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雪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138-11139
对近年来有关地肤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学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今后地肤子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
山茱萸不同提取物降血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正常小鼠和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为动物模型,分别对山茱萸乙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的降血糖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山茱萸3种提取物组与模型组比较,均可显著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P0.01)。山茱萸3种提取物组间比较,乙酸乙酯提取物组的降血糖作用最明显(P0.05)。正常小鼠对照实验表明,山茱萸3种提取物对正常小鼠的血糖无明显影响(P0.05)。本试验筛选出山茱萸乙酸乙酯提取物为山茱萸的降血糖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55.
比色法测定枸杞子中甜菜碱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枸杞样品提取、脱色时间等前处理条件的优化研究,建立了比色法测定枸杞中甜菜碱含量的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活性炭脱色、雷氏盐沉淀,无水乙醚淋洗,70%丙酮溶解沉淀,在525nm波长处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甜菜碱的线性范围为0.1-1.0mg/mL,在0.1、0.2、0.5mg/mL 3个添加水平,回收率为108%-112%,相对标准偏差为2.3%-3.7%。该方法能快速、准确地测定枸杞中甜菜碱含量。  相似文献   
56.
为了开发新的烟用香料,进行了天然中药砂仁的超临界流体萃取(SFE)试验,利用GC-MS对其萃取物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卷烟中的作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砂仁的萃取产物具有较好的卷烟加香效果,不同萃取压力下超临界砂仁萃取物中的主要成分含量没有显著变化,但萃取压力小的超临界砂仁萃取物中的化学成分种类明显高于萃取压力高的萃取物。在16MPa萃取压力下,从砂仁的超临界萃取产物中共分析鉴定出78种化合物。  相似文献   
57.
6种中药对鲫非特异性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将白芍(Radix Paeoniae Alba),五味子(Fructus Schisandrae),党参(Radix Codonopsis),刺五加(Radix Acan-thopanacis Senticosi),黄芪(Radix Astragali),鱼腥草(Herba Houttuyniae)的醇提取物用生理盐水配成浓度2%的溶液,胸腔注射鲫(Carassius auratus)连续5 d,每次0.2 mL,探讨了6种中药对鲫鱼非特异性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中药组鲫白细胞吞噬活性明显地高于空白组(P<0.05),几种中药组吞噬活性的高低顺序依次为刺五加、黄芪、党参、五味子、白芍、鱼腥草、空白组。血清溶菌酶和抗菌活力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活力高低次序为刺五加、黄芪、鱼腥草、党参。白芍、五味子组溶菌酶活力虽低于空白组,但经统计表明差异不显著(P>0.05)。经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后各中药组鲫的死亡率均低于空白组。  相似文献   
58.
诃子·石榴皮提取物对家兔离体肠管运动的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不同剂量诃子、石榴皮提取物对家兔离体肠管运动的影响。[方法]采用离体肠管试验法,将家兔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置于加有台氏液的麦氏浴皿内,然后注入不同剂量的诃子、石榴皮提取物,使溶液终浓度为5、10、20、30、40、50mg/ml,观察离体肠管运动的反应。[结果]诃子和石榴皮提取物均能抑制肠管的运动,使其张力降低,收缩频率减小。相同浓度的诃子和石榴皮提取物对不同部位肠管的运动影响存在差异,浓度增加其影响增大;石榴皮提取物对肠管运动的影响较诃子提取物弱。[结论]探明了2种药物对小肠平滑肌运动的影响,可为诃子和石榴皮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生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59.
饶黄云  邹盛勤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207-4208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法测定了不同品质栀子生品中栀子苷的含量。采用Nucleodur C18色谱柱(4.6mm×250 mm,5μm),以甲醇-水(22∶78,体积比)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40 nm,柱温28℃。栀子苷在0.80~7.2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8),加样回收率为99.3%。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栀子生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0.
山茱萸多糖提取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均匀设计试验,研究了温度、时间、料液比对山茱萸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温度是影响多糖提取得率的主要因素;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36,温度100℃,时间180 min,在该条件下山茱萸多糖提取得率为199.36 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