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8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86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山茱萸抑菌活性成分提取分离与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山茱萸的抑菌活性成分,以几种常见的食品微生物为供试菌种,采用生物活性追踪法对山茱萸抑菌活性成分进行了初步分离与鉴定。结果表明,山茱萸体积分数70%乙醇粗提液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对供试细菌、霉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对酵母菌的抑菌活性不明显;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对抑菌活性较强的乙酸乙酯组分进一步分离,得到2个活性组分,经化学定性检识,初步判定山茱萸抑菌活性成分为酚酸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62.
目的:建立连吴茱萸质量标准。方法:对连吴茱萸中主要有效成分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柠檬苦素进行测定,另外对连吴茱萸的性状、鉴别、水分、总灰分和醇浸出物也进行了研究。结果:连吴茱萸中水分含量为5.96%~10.91%,总灰分含量为6.51%~9.31%,醇浸出物含量为47.29%~50.69%,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总量在0.064%~1.080%之间,柠檬苦素含量在1.451%~2.931%之间。结论:建立的质量标准可用于规范连吴茱萸的质量,保证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3.
通过现场调查、社区走访、资料收集等方式,对屏边林下草果遭受雪霜冰冻灾害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针对目前受冰冻灾害影响后的草果产业现状,从栽培技术、管理方法入手,就如何栽培和管理林下草果,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乌梅Fructus mume等20种中药的体外抗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活性.【方法】通过乙醇回流、水煎煮和超声波等方法对20种中药进行提取,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其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并研究抗菌活性较强的几味中药的体外联合抑菌活性.【结果和结论】乌梅、黄连Rhizoma coptidis、诃子Terminalia chebula、秦皮Cortex fraxini、地榆Sanguisorbae officinalis、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6种中药提取物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范围是6.25~50.00 mg/mL;大青叶Isatis indigotica、茵陈Artemisia capillaris、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和白鲜皮Dictamnus dasycarpus 4种中药提取物的MIC范围是50.00~100.00 mg/mL;黄柏Phellodendron amurense、杜仲Eucommia ulmoides、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柴胡Bupleurum chinense、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板蓝根Baphicacanthus cusia、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和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等10种中药提取物的MIC100.00 mg/mL.联合抑菌试验结果表明,乌梅、黄连、诃子和虎杖两两联合抑菌指数(FICI)≤1,乌梅、虎杖分别与秦皮的FICI2.乌梅、黄连、诃子、虎杖、秦皮、地榆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均具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乌梅、黄连、诃子和虎杖两两联合为相加、协同作用;秦皮分别与乌梅、虎杖为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65.
66.
枸杞多糖的提取,分离及理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对枸杞多糖的提取分离及理化特性进行了探讨。得到4种枸杞多糖级分,即LBP-I,LBP-Ⅱ,LBP-Ⅲ,LBP-Ⅳ,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对几种枸杞多糖进行了研究,并测定了枸杞多糖的电导率,粘度。  相似文献   
67.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藏药复方中的甘草、余甘子、木香3味药材的有效成分进行了定性鉴别。结果表明:文中所选用的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准确可靠,适用于藏药复方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8.
枸杞水浸提条件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水浸提枸杞汁正交试验的结果是:溶剂比为1:15,浸出时间为4h,浸温度为70℃。在此条件下,干枸杞浸出率为62.75%。  相似文献   
69.
地肤子提取物对几种植物病原菌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用水、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5种溶剂平行浸泡地肤子,获得不同溶剂的提取液。以小麦赤霉病菌、茄子枯萎病菌、桃褐腐病菌、苹果轮纹病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和苹果腐烂病菌为供试菌种,将地肤子不同溶剂提取液对供试菌种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1)地肤子的水提物对6种病菌均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抑菌效果均高于74.34%(P<0.05),因此,水溶剂可作为活性物质提取的首选溶剂;2)5种溶剂提取液对桃褐腐病菌和苹果腐烂病菌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0.
目的通过不同致痛、致炎模型观察川楝子不同炮制品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川楝子不同炮制品镇痛作用;采用耳肿法观察川楝子不同炮制品的抗炎作用。结果川楝子不同饮片对二甲苯所致的耳廓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以炒川楝子作用较强。川楝子不同炮制品对醋酸所致的扭体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热板法显示各样品均能明显提高小鼠的痛阈值,其中以炒川楝子作用较为明显。结论川楝子生品与炒品均有显著的镇痛抗炎作用,其中以炒川楝子的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