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45篇
水产渔业   139篇
畜牧兽医   1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利用微生物学常用的细菌分离纯化方法,从患病花鲈体表分离出了5株菌株,分别编号为Ⅰ、Ⅱ、Ⅲ、Ⅳ、Ⅴ。进行生化试验和细菌16S rRNA 基因序列测定,并将测序结果输入到NCBI(http://www.ncbi.nlm.nih.gov/)中,利用BLAST 工具对序列进行同源性对比分析。结果发现,5株细菌中,初步鉴定Ⅰ为野菊微小杆菌,Ⅱ为乙酰微小杆菌,Ⅲ~Ⅳ为巨型球菌,Ⅴ为细菌MM5。用5 株细菌分别感染健康草鱼,发现5株细菌均具有致病性,其中巨型球菌对草鱼的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32.
以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肝胰腺组织为实验材料,提取总RNA,通过3′以及5 '-RACE基因克隆技术,首次在日本囊对虾中克隆到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14(apo-14)基因的全长序列,包含完整的ORF以及3′-UTR和5′-UTR.日本囊对虾apo-14 cDNA序列全长为784 bp,其中ORF长度为420 bp,编码139个氨基酸.对虾apo-14氨基酸序列与其他鱼类apo-14氨基酸序列有较高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33.
月桂酸单甘油酯对花鲈脂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月桂酸单甘油酯(Glycerolmonolaurate,GML)对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脂质代谢的影响,文章通过基础饲料拌喂0 mg·kg?1(对照组)、1000 mg·kg?1(低剂量组)、2000 mg·kg?1(中剂量组)和4000 mg·kg?1(高剂量组)的GML,养殖均质量...  相似文献   
34.
【目的】花鲈虹彩病毒(Lateolabrax maculatus iridovirus,LMIV)严重威胁花鲈养殖业安全,无特效防控药物,早期诊断在LMIV防控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建立一种简便、快捷、准确的现场快速诊断方法,可为LMIV的基层诊断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利用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技术(Cross priming amplification,CPA),针对LMIV ATPase基因高保守区设计1套单交叉引物。以构建的ATPase重组质粒作为阳性模板,对反应体系中的引物浓度比,Bst DNA聚合酶、Betaine、MgSO4、dNTP浓度,以及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进行优化;结合一次性核酸试纸条,建立可视化检测LMIV-CPA的方法。【结果】最优引物浓度比组合为交叉引物CPF1.0μmol/L,引物F3和B3均为0.4μmol/L,探针引物B1(FAM)和B2(Biotin)均为0.8μmol/L;MgSO4浓度为6 mmol/L、Betaine浓度为0.4 mol/L、dNTP浓度为0.6 mmol/L、Bst DNA聚合酶浓度为0.256 U/μL;最佳反应...  相似文献   
35.
为了解我国公海灯光围网渔业开发现状及其主要渔获经济品种的基础生物学及其食性特征,根据2016年8-11月及2017年4-11月在西北太平洋公海生产船取样的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基础生物学现场测定数据,对其食性特征、摄食等级、生态位宽度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日本鲭主要摄食虾类、鱼类和桡足类等9大类16小类饵料生物,其中,虾类是最重要的饵料种类,以磷虾类最多;鱼类以未定种鱼类和远东拟沙丁鱼(Sardinops sagax)为主,鱼类饵料的质量百分比(W)比虾类高,但数量比例(N)不及虾类一半。日本鲭在夏、秋季比冬、春季胃含物种类的丰富度、摄食等级相对更高,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变化。叉长小于300 mm或体质量小于300 g的日本鲭摄食强度与胃饱满指数(P)无明显变化;叉长大于300 mm或体质量大于300 g时,摄食等级与胃饱满指数均随体长或体质量增大呈现增大趋势;叉长大于300 mm的日本鲭由于摄食更多大型饵料,生态位宽度比叉长小于300mm的日本鲭普遍低。结果为今后西北太平洋日本鲭渔业的资源管理及可持续开发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36.
为研究饲料中不同镁含量对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的影响,试验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00、1250、3750、5250、8750 mg/kg MgSO4,配制镁含量分别为167、284、491、959、1327、1759 mg/kg的6种试验饲料,饲养初始体重为(12.31±0.02)g的鲈鱼56 d。结果显示:日粮中适当添加镁显著影响鲈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P <0.05),其中D4组(镁含量959 mg/kg)鲈鱼的增长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大于其他各组(P <0.05)。饲料镁含量显著影响鲈鱼全鱼水分(P <0.05)。随着饲料镁含量增加,肝脏中天冬氨酸转氨酶(GOT)和丙氨酸转氨酶(GPT)呈下降趋势,GOT与GPT比值和肝脏谷氨酸脱氢酶(GDH)也出现显著变化(P <0.05)。通过回归分析增重率得出,本试验中鲈鱼生长的最适饲料镁含量为846 mg/kg。  相似文献   
37.
T淋巴细胞分化抗原3(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3,CD3)分子表达于T细胞表面,并通过非共价键与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连接,参与T细胞活化.本研究采用反转录PCR(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技术从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肝脏中克隆了CD3γ/δ、CD3ε和CD3ζ基因全长.结果表明,CD3γ/δ全长cDNA为1 231 bp,包括99 bp的5'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s,UTR),583 bp的3'-UTR和549 bp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共编码182个氨基酸;CD3ε全长cDNA为2 145 bp,包括186 bp的5'-UTR,1 434 bp的3'-UTR和525 bp的ORF,共编码174个氨基酸;CD3ζ全长1 281 bp,包括56 bp的5'-UTR,772 bp的3'-UTR和453 bp的ORF,共编码150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CD3γ/δ和CD3ε分子结构相似,均含有1个免疫球蛋白样结构的胞外区、1个跨膜区和含1个免疫受体酪氨酸激活基序(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activation motif,ITAM)的胞浆区,而CD3ζ含有1个仅由5个氨基酸组成的胞外区、1个跨膜区和含3个ITAM序列的胞浆区.分析DNA和cDNA序列发现,CD3γ/δ的ORF区由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组成,CD3ε的ORF区由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组成.qRT-PCR结果表明,CD3γ/δ、CD3ε和CD3ζ在鳃、脾、头肾、肠中表达较高,在脂肪、肝、眼、脑等组织中表达较少.当腹腔注射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3 h后,脾组织的3种CD3分子均显著上调(P<0.05),在肠和头肾也有显著上调(P<0.05),表明细菌感染会增加CD3的表达.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鱼类CD3在病原菌感染免疫中的分子机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8.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料亚麻酸(ALA)含量对大规格鲈鱼生长性能、抗氧化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大规格鲈鱼饲料中ALA的适宜含量。通过在基础饲料中添加苏子油,制成ALA含量分别为饲料干重0.06%、0.99%、2.03%、3.18%、4.12%和5.08%的6种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将上述试验饲料投喂初始体重为(207.77±0.64)g的鲈鱼,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20尾鱼,养殖周期为12周。结果表明:1)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效率(FE)随饲料ALA含量的升高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SGR和FE均在2.03%ALA组有最大值,同时2.03%与3.18%ALA组的SGR和FE差异不显著(P0.05);肝体指数(HSI)与脏体指数(VSI)均在5.08%ALA组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0.06%ALA组(P0.05);存活率(SR)和肥满度(CF)在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2)随着饲料中ALA含量的升高,鱼体粗蛋白质含量表现为逐渐下降的趋势,粗脂肪含量呈现增加趋势,4.12%和5.08%ALA组鱼体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0.06%ALA组(P0.05),而4.12%和5.08%ALA组鱼体粗脂肪含量则显著高于0.06%、0.99%、2.03%、3.18%ALA组(P0.05);不同组之间鱼体的水分与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3)2.03%ALA组血清和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3.18%ALA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0.06%与5.08%ALA组(P0.05)。2.03%、3.18%ALA组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0.06%和5.08%ALA组(P0.05);同时,肝脏中MDA含量在2.03%ALA组达到最低,除与3.18%ALA组无显著差异(P0.05)外,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4)血清中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均在2.03%ALA组最低,且显著低于0.06%与5.08%ALA组(P0.05);血清中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CHOL)含量在4.12%ALA组有最大值,且显著高于0.06%ALA组(P0.05);随着饲料中ALA含量的升高,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2.03%、3.18%、4.12%ALA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适宜含量(2.03%~3.18%)的ALA能够促进大规格鲈鱼的生长,提高抗氧化能力与肝脏健康水平;以SGR与FE作为评价指标,经二次曲线回归分析得出体重为207.77~406.94 g的鲈鱼饲料中ALA的适宜含量分别为饲料干重的2.53%和2.72%。  相似文献   
39.
介绍了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无公害淡水养殖的环境要求、苗种选择与培育、成鱼池塘养殖及病害防治技术等。  相似文献   
40.
[目的]为探究不同包装对丁香鱼干常温贮藏期间的品质特性影响,[方法] 以空气包装为对照,与真空包装、气调包装和CO2包装做比较,测定贮藏过程中菌落总数、TVB-N、POV、TBA、色差、挥发性风味成分及感官评分的变化。[结果]结果显示,真空、气调、CO2三种包装均能有效抑制丁香鱼干微生物生长,常温25 ℃贮藏8 d后,真空包装组样品TVB-N、POV和TBA值分别较空气包装组降低47.08%、4.13%和25.49%,并且真空包装组样品在减缓样品色泽变化、保护肌纤维结构完整性、保留挥发性风味成分和保持感官特性方面均具有较佳效果,确定了真空包装为丁香鱼干的最佳包装方式。基于Arhenius方程建立了丁香鱼干货架期预测模型,25 ℃和35 ℃下真空包装丁香鱼干的货架期分别为6.07和3.23 d。[意义]本研究成果可为丁香鱼干常温物流过程中的品质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