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7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79篇
林业   32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6篇
  18篇
综合类   338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545篇
畜牧兽医   55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51.
日本对虾的酚氧化酶特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本文以日本对虾为材料提取和部分纯化酚氧化酶,并对其特性进行了研究,以邻苯二酚为作用底物,该酶的最适pH为6.5,在pH5.0-8范围内较高稳定性,最稳定的pH为7.0,最适温度为40℃,在40℃以下表现出较高的热稳定性,而在50℃以上迅速失活。该酶对不同的酚类物质表现出不同的底物专一性,由高至低的趋势依次为三元酚、二无酚和单元酚。米氏常数Km值测定表明,该酶对邻苯二酚比DL-多巴有更高的亲和力。浓  相似文献   
52.
40%杀灭菊酯、2.5%溴氰菊酯对荔蝽平腹小蜂成虫的LC_(30)分别为24.1×10~(-6)和35.41×10~(-6)。本试验分别取20×10~(-6)杀灭菊酯和35×10~(-6)溴氰菊酯作为亚致死剂量,对成蜂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其寿命缩短、寄生率下降。经t测验,与对照的差异极显著(1≥0.01)。用这2种农药的田间推荐使用浓度对荔蝽平腹小蜂的卵期、幼虫期、预蛹期及蛹期处理结果,最高死亡率不超过10%。因此当释放平腹小蜂的果园需要用药防治其它害虫时,可以选择使用这类农药,但要注意农药的残效作用对成蜂的影响,尽量选择平腹小蜂发育的前期喷药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53.
用柞蚕卵进行田间挂卵自然诱集平腹小蜂的试验结果表明 :10月上旬诱集的数量最多 ,11月中旬后则诱集不到平腹小蜂 ;几种植物中 ,以芦苇上的卵卡诱集的蜂量最多 ,平腹小蜂的寄生率也最高 ;纸张作卵卡 ,以白色的效果最好 ;一般田间挂卵 10 d为宜 ;卵块的卵粒数以 14- 2 8粒较佳 ;平腹小蜂在白天活动 ,寻找寄主寄生 ,夜晚不活动 ,也不寄生 ;田间挂卵后 2 2 d,平腹小蜂即可羽化 ,羽化 4 d后达到高峰 ,同一批卵块平腹小蜂羽化时间可持续 1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54.
采用冷浸、回流、微波等方法提取三七及竹节参皂甙,按光密度值分别计算出三七及竹节参皂甙的含量。结果显示,微波提取法与冷浸、回流法相比提取率稍高,并且微波提取法操作简单、安全、省时。因此,微波提取法将使三七和竹节参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55.
月桂酸单甘油酯对花鲈脂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月桂酸单甘油酯(Glycerolmonolaurate,GML)对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脂质代谢的影响,文章通过基础饲料拌喂0 mg·kg?1(对照组)、1000 mg·kg?1(低剂量组)、2000 mg·kg?1(中剂量组)和4000 mg·kg?1(高剂量组)的GML,养殖均质量...  相似文献   
56.
黄杨叶色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3个黄杨品种(大叶黄杨、金心黄杨、金边黄杨)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苷进行测定和分析,认为金心黄杨和金边黄杨的黄色部分不是由类胡萝卜素的绝对含量增加或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比值的提高形成的,而是由于黄色部分总色素特别是叶绿素含量降低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57.
对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消化道内容物进行富集培养,以琼胶为惟一碳源进行平板初筛,摇瓶复筛,得到一株琼胶酶活性较高的菌株HF3。对该菌株进行紫外线诱变,获得突变菌株HF3-04,酶活力从43.0 U/mL增加到48.9 U/mL,提高了13.7%。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培养基的最佳组成为:琼胶3 g/L,硝酸铵1 g/L,磷酸氢二钠0.5 mmol/L,pH值8.0;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为1%,250 mL三角瓶中发酵培养基的装液量为110 mL,摇床转速为150 r/m in,培养温度为25℃,培养时间为48 h。将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优化后,菌株酶活力达到80.7 U/mL,比优化前提高了65.0%。  相似文献   
58.
百脉根总RNA提取方法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百脉根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以百脉根叶片为材料,比较异硫氰酸胍法、SDS-LiCl法及SDS-LiCl改进法提取总RNA的效果并探讨活性炭、抗坏血酸对RNA提取质量的影响。[结果]异硫氰酸胍法所提取的百脉根总RNA降解严重,盐类去除不充分,该方法不适合百脉根总RNA的提取;SDS-LiCl法提取的总RNA有一定程度降解,加入液体抗坏血酸会降低百脉根RNA的提取质量;SDS-LiCl改进法提取的总RNA较为完整,有较高的纯度,在研磨过程中加入固体抗坏血酸能够提高百脉根总RNA的提取质量。活性炭对百脉根总RNA的提取无影响。[结论]研磨时加入固体抗坏血酸的SDS-LiCl改进法能提取出高质量的百脉根总RNA。  相似文献   
59.
曾繁薇  张春艳  杨允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7):10280-10281
[目的]为大叶黄杨与金边黄杨的培育与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浙江省慈溪市内的卫矛属大叶黄杨及其变种金边黄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叶片长度和宽度、面积和生物量的生长规律,比较2种植物叶片在生长上的差异。[结果]2种植物的叶片有着相似的数量特征,大叶黄杨叶片长度为39.5±8.6cm,宽度为22.2±5.8cm,叶面积为635.1±274.6cm^2,叶生物量为0.046±0.024g;金边黄杨叶片长度为37.2±8.6cm,宽度为18.8±4.4cm,叶面积为499.8±207.8cm^2,叶生物量为0.03±0.016g。大叶黄杨叶片的宽度与长度呈极显著直线函数关系,金边黄杨叶片则为极显著对数函数关系;二者的叶生物量与叶面积均呈极显著的幂函数关系,呈现异速生长规律。[结论]大叶黄杨和金边黄杨成株叶片在叶长、叶宽、叶面积及叶生物量等数量性状均具有较大的表型可塑性。  相似文献   
60.
刘铁钢  赵文  郭凯 《北京农业》2011,(21):11-13
总结了刺参养殖中常规药物、抗生素、除草剂和相关元素的毒理作用及其毒性,并对目前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