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81篇
农学   12篇
  7篇
综合类   9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453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01.
【目的】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盐碱选育三、四和五代(F3、F4 和 F5)鱼苗的盐碱 耐受性进行评估,以期为盐碱选育尼罗罗非鱼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急性致死试验方法,分别测定了尼 罗罗非鱼盐碱选育 F3、F4 和 F5 代对盐、碱(NaHCO3)以及混合盐碱的耐受指标。【结果】在急性致死条件下, F3、F4和 F5代鱼苗 96 h盐度半致死浓度分别为 22.473、24.468、23.833 g/L。96 h碱度半致死浓度分别为 8.256、8.443、 8.453 g/L。混合盐碱试验中,盐度为 10 g/L时,无死亡情况出现;盐度为 15 g/L时,96 h碱度半致死浓度分别为 4.612、 4.538、4.883 g/L;盐度为 20 g/L 时,96 h 碱度半致死浓度分别为 1.861、1.875、1.782 g/L。各急性试验下,F4 和 F5 的半致死浓度值差异均不显著;急性盐度试验,F4 和 F5 盐度半致死浓度显著高于 F3;急性碱度试验和盐碱混 合试验,F4 和 F5 半致死浓度与 F3 差异不显著。【结论】尼罗罗非鱼盐碱选育 F5 代鱼苗盐碱耐受性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202.
尼罗罗非鱼DMRT蛋白B细胞表位的预测(英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predict the B cell epitope of DMRT protein in Oreochromis niloticus. [Method] The secondary structure of amino acid sequence of DMRT protein was revealed by Garnier-Robson, Chou-Fasman and Karplus-Schulz methods. The hydrophilicity plot, surface probability and antigenic index were obtained by Kyte-Doolittle, Emini and Jameson-Wolf methods,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 above results, the B cell epitopes for DMRT were predicted. [Result] Both the prediction results from Garnier-Robson, Chou-Fasman methods indicated that the α-helix centers of DMRT protein in O. niloticus were in the N terminal No. 31-56, 68-75, 110-116, 209-211 and 239-243; the β-sheet centers of DMRT protein in O. niloticus were in the N terminal No. 95-99, 177-183, 225-234 and 251-254. With the assistant of Kyte-Doolittle, Emini and Jameson-Wolf methods, the B cell epitopes for DMRT were located in or nearby the N terminal No. 13-16, 35-38, 47-54,84-93, 101-109, 127-156, 166-177 and 198-201. [Conclusion] These results are helpful for preparing the antibody of DMRT protein and revealing the sex determination mechanism of O. niloticus.  相似文献   
203.
用Stratagene技术构建了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GIFT strain)肝cDNA文库。首先用TRIZOL法提取肝总RNA,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分光光度检测,表明总RNA纯度高且完整性良好。然后分离纯化mRNA,合成双链cDNA之后,加EcoRⅠ接头、EcoRⅠ末端磷酸化、XhoⅠ消化,并用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分级收集cDNA样品,得到300 mg cDNA,符合建库要求。双链cDNA与Uni-ZAP XR Vector连接后,用GigapackⅢGold Packaging Extract进行体外包装得到cDNA文库。测得的文库滴度为1.25×107pfu/mL,文库噬菌体的滴度符合文库保存和筛选实验的要求。随机挑选20个阳性单克隆噬菌斑进行PCR鉴定后,得出文库的重组率达100%,扩增出的片段主要集中在0.5~2 kb之间,平均插入片段长度约为1.05 kb,结果说明本实验所构建的cDNA文库质量较高。取扩增文库80μL进行体外切割,约含3.6×106个重组子,切割后phagemid量为2.0×106,切割效率为79.4%。经抽提质粒获得质粒DNA约1.2 mg。  相似文献   
204.
采用RT-PCR方法从奥利亚罗非鱼丘脑中扩增出长约386 bp的目的序列GnRH/GAP,先将其克隆到T载体上,通过酶切鉴定、序列测定分析,确认序列的正确性后,将此片段克隆到表达载体pMAL-c2x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MAL-GnRH/GAP,再转化到大肠杆菌TB1中,经IPTG诱导后成功表达出与预期大小相符的相对分子量约56 000的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205.
饲料糖水平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和肝代谢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为研究饲料糖水平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和肝代谢功能的影响,实验配制等蛋白、等脂肪含量的8种不同糖水平(10%、15%、20%、25%、30%、35%、40%和45%)饲料,每个糖水平设3个重复,饲养周期49 d,结果显示:(1)饲料糖水平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的增重率、成活率、饲料系数和肝体比均有显著影响(P<0.05).饲料糖水平为35%时,罗非鱼增重最快;饲料糖水平为40%时饲料系数最低.(2)随着饲料糖水平的升高,鱼体肌糖原、粗脂肪含量逐渐升高,鱼体肝糖原含量先增加后下降.(3)饲料糖水平对各组鱼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血清磷酸果糖激酶活性、总蛋白和总胆汁酸浓度均有显著影响(P<0.05),且随着糖水平的升高,呈上升趋势;而鱼体肝酯酶和脂蛋白脂酶活性则是先上升后下降.(4)饲料糖水平35%时,肝脏组织出现少量细胞脂滴空泡状现象;饲料糖水平40%和45%时,肝脏组织切片有明显的细胞脂滴空泡状、核偏移和细胞质消失现象.肝脏脂滴空泡状面积率与组织脂肪含量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与肝脏组织的脂肪肝病变程度成正比.结果表明,吉富罗非鱼苗种饲料以29.10%~ 35.00%的糖水平较利于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及后期的脂肪肝病预防.  相似文献   
206.
以罗非鱼脑组织为材料,研究了乙酰胆碱酯酶的分离纯化方法、性质及杀虫剂对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当脑组织的TritonX-100抽提物采用(NH4)2SO4分级盐析、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和DEAE-纤维素DE23离子交换柱层析的分离纯化步骤后,可获得纯化的乙酰胆碱酯酶,酶的比活力达到20.628U.mg-1, 纯化倍数139,回收率22.1%。酶作用最适温度为35~40℃,最适pH为7.5~8.0,对碘化硫代乙酰胆碱的Km值为0.183mmol.L-1,有过量底物抑制现象,最佳底物浓度为6mmol.L-1。被测4种农药中,有机磷类杀虫剂对罗非鱼脑AChE的抑制能力高于氨基甲酸酯类,抑制能力分别为:敌敌畏 > 辛硫磷 > 三唑磷 > 灭多威, 4种杀虫剂对罗非鱼脑AChE的I50值均小于5μg.mL-1。  相似文献   
207.
在目前的水产配合饲料生产中,油脂一般以液态形式添加到饲料原料中或者在真空环境中喷涂到饲料颗粒上,以脂肪粉进行应用的研究报道很少。本研究以豆油(SO,亚油酸∶亚麻酸=9∶1)和一种由豆油和菜籽油等组成的复合油(BO,亚油酸∶亚麻酸=5∶1)为脂肪源,分别以液态和粉末形式添加到饲料原料中制备4种配合饲料(SOl、BOl、SOp、BOp)。用其在室内水族箱中喂养初始平均体质量为15.38 g的吉富罗非鱼幼鱼8周后,各饲料投喂组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肝体比、脏体比无显著性差异。与豆油饲料(SOl)投喂组鱼相比,SOp组的肝脏过氧化氢酶及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显著升高、肌肉粗灰分含量显著降低,SOp、BOl、BOp组的血清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全鱼的水分含量都显著降低,肝脏总抗氧化能力、全鱼粗蛋白含量及肌肉剪切力都显著升高。此外,BOp组的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及肌肉硬度显著高于SOl、BOl、SOp组。肝脏和肌肉的脂肪酸组成各组间差异不大,均反映饲料的脂肪酸组成。研究表明,与液态油相比,脂肪粉饲料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的生长无不良影响,且可改善鱼的健康及肌肉品质;复合油的效果优于豆油。结合脂肪粉具有包装、运输、储存、添加方便等优点,值得在水产养殖生产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8.
为探讨池塘种植鱼腥草对无乳链球菌引起吉富罗非鱼肝脏损伤的修复作用,在养殖池塘中分别种植0%(对照组)、5%、10%和15%池塘面积的鱼腥草,养殖90 d后进行无乳链球菌人工感染,分别在感染后0、24、48和72 h采集吉富罗非鱼肝脏,进行肝脏生化、抗氧化性能、组织病理和热休克蛋白70基因(HSP 70)表达研究。结果显示,感染后48和72 h对照组肝脏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最高,种植鱼腥草各组吉富罗非鱼肝脏ALT活性在感染前后均无显著性变化,感染后72 h,10%组吉富罗非鱼肝脏AST活性已恢复到感染前水平。抗氧化指标显示,种植鱼腥草能减缓链球菌感染引起吉富罗非鱼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下降,显著提高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等抗氧化酶的活性,增加自由基清除能力,减少脂质过氧化丙二醛(MDA)的产生。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对照组吉富罗非鱼感染后48 h肝窦明显淤血,肝索排列紊乱,肝细胞脂肪变性,而各种植鱼腥草组吉富罗非鱼在感染后仅表现为肝细胞明显嗜酸,肝窦轻度扩张。定量PCR结果显示,每组吉富罗非鱼肝脏HSP 70表达量在感染后都显著升高,感染后各时间点对照组吉富罗非鱼肝脏的HSP 70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鱼腥草种植组。研究表明,种植鱼腥草能显著改善链球菌感染所造成的吉富罗非鱼肝脏AST和ALT上升,提高抗氧化应激能力,减轻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病理损伤;吉富罗非鱼通过肝脏HSP 70高表达促进受损蛋白质的早期修复与降解,种植鱼腥草具有抗炎作用和提高鱼体抵御病原菌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9.
为研究水体盐度和饲料脂肪含量对尼罗罗非鱼生长、营养组成和肉质的影响,本实验设置0、8和16共3个盐度梯度,每个梯度分别投喂中脂(6%)和高脂(12%)饲料,投喂初始体质量为(5.0±0.2) g的尼罗罗非鱼8周,并测定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肌肉营养成分和肉质相关指标。结果显示,在中脂饲料投喂下,与对照组(盐度为0)和高盐组(盐度为16)相比,中盐组(盐度为8)的尼罗罗非鱼具有最大终末体质量、躯壳比、脂体比、肌肉蛋白质含量、肌肉氨基酸和乳酸含量和总产肉率,但其饲料系数、脏体比、肝体比和肌肉p H值显著降低;而中脂高盐组的尼罗罗非鱼其饲料系数、肥满度、脏体比、肝体比、全鱼总脂、肝脏甘油三酯、血糖、血清乳酸和血清甘油三酯含量、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较高,但全鱼和肌肉水分、全鱼灰分、产肉率和肌肉离心失水率降低。在高脂饲料投喂下,随着盐度的上升,其终末体质量、成活率和脂体比降低,但饲料系数、脏体比、肝体比和肥满度增大。其中,高脂中盐组尼罗罗非鱼的肌肉蛋白以及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而高脂高盐组的全鱼灰分、肝脏甘油三酯、血糖、谷草转氨酶活性、肌肉总脂、肌肉甘油三酯和磷脂含量显著提高,但全鱼总脂、肝糖原、产肉率、肌肉离心失水率和pH值显著降低。而不论在淡水还是盐水养殖情况下,与中脂饲料组相比,高脂饲料组尼罗罗非鱼均显示出更高的脂肪积累量和肌肉乳酸含量,以及更低的成活率和产肉率。尤其在高盐度水体中,高脂饲料对尼罗罗非鱼肌肉脂肪和乳酸积累的促进作用和对成活率、饲料系数和产肉率的负面作用尤为明显。研究表明,在中脂饲料投喂下,适宜的盐度(盐度8)可以促进尼罗罗非鱼的生长并提高肌肉品质,然而,在高盐度水体中使用高脂饲料对尼罗罗非鱼的生长与肉质则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10.
为分析罗非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以及筛选与罗非鱼性别相关的微卫星标记。应用24对微卫星引物,使用常规PCR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在两个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群体和两个奥利亚罗非鱼(O.aureus)群体中初步筛选到UNH931、GM128、GM201、GM258、GM597以及UNH898共6个与性别相关的微卫星标记。然后使用降落PCR以及毛细管电泳的方法在两个尼罗罗非鱼群体、两个奥利亚罗非鱼群体以及ZY 1、WY 1、YY 1和YY 2型罗非鱼群体中进一步扩增这6个微卫星标记,统计各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参数:6个微卫星标记在上述群体共297个样本中检测到95个等位基因,其大小在97~302 bp之间,各位点在各群体等位基因数在1~13个之间,各群体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为2.167~9.333,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624~4.966,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324~0.983,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329~0.78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275~0.753;两个尼罗罗非鱼群体、WY 1和YY 2群体达到高度多态(PIC>0.5),两个奥利亚罗非鱼群体、ZY 1和YY 1群体为中度多态(0.25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