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9篇
  免费   374篇
  国内免费   215篇
林业   160篇
农学   226篇
基础科学   55篇
  149篇
综合类   918篇
农作物   155篇
水产渔业   1480篇
畜牧兽医   483篇
园艺   44篇
植物保护   13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170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270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摘要:为探究澳洲淡水龙虾受精卵发育到仔虾过程中营养物质变化情况,本研究分别对澳洲淡水龙虾前无节幼体期、复眼色素形成期、孵化准备期受精卵及初孵仔虾的营养成分组成进行了系统性分析,研究表明:水分含量随着受精卵逐渐发育成仔虾而显著升高(P<0.05),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则随发育过程而显著降低(P<0.05),灰分含量以初孵仔虾最高(P<0.05);总氨基酸(TAA)、必需氨基酸(EAA)和呈味氨基酸(DAA)均随发育过程而显著降低(P<0.05);在AAS模式下,受精卵和初孵仔虾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Met+Cys,受精卵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Leu,初孵仔虾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Ile。在CS模式下,受精卵和初孵仔虾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也是Met+Cys,前无节幼体期受精卵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Val,复眼色素形成期之后的受精卵和初孵仔虾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均为Ile。受精卵和初孵仔虾的EAAI随着受精卵发育到初孵仔虾而显著降低(P<0.05)。澳洲淡水龙虾受精卵和初孵仔虾共测出主要脂肪酸10种,初孵仔虾的PUFA及DHA含量显著低于受精卵(P<0.05),EPA+DHA含量却显著高于受精卵(P<0.05)。综上,澳洲淡水龙虾初孵仔虾灰分及EPA+DHA含量显著高于受精卵,故在澳洲淡水龙虾仔虾开口饵料配制中可考虑适当提高磷酸二氢钙及EPA+DHA添加量。  相似文献   
72.
白三叶草对Na 的反应比多年生黑麦草敏感.培养液中的Na 浓度从0.1mmol/L 增至0.5mmol/L 时,其干物质生产下降37%;增至2.5mmol/L 时,干重下降49%,而多年生黑麦草的干重仅降低6%.2种牧草的Na 含量均随培养液Na 浓度的增加而提高,K 含量未受影响.白三叶草的Na 含量低于多年生黑麦草,而K 含量高于多年生黑麦草.试验结果暗示,白三叶草对K 的选择吸收能力较多年生黑麦草强,但耐盐能力较差,生态适应性不如多年生黑麦草广.  相似文献   
73.
氮锌复合作用对白三叶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砂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水平氮锌配施对白三叶生长、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缺锌条件下,随供氮水平增加,植株干物重、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氮锌配施表现为拮抗效应。在足量供锌条件下,中量供氮,植株干物重、叶片叶绿素含量高于低量供氮,氮锌配施表现为协同效应;与低水平供氮相比,当高水平供氮时,白三叶各组分干物重、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氮锌配施表现为拮抗效应。白三叶叶片超显微结构表明,低锌条件下,随供氮水平增加,叶绿体结构变差,基粒及基粒片层、基质片层数量下降甚至解体,光合能力显著下降。足量供锌时,以中量供氮叶绿体基粒及基粒片层、基质片层数量最多,内部结构有序性最高,光合能力最强。叶绿体超显微结构变化与白三叶干物重、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相一致。  相似文献   
74.
沈阳地区葡萄白腐病流行动态预测模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葡萄白腐病[Coniella diplodiella(Speg.)Petrak & Sydow]流行动态模型研究,初步明确葡萄白腐病主要影响因素为时间、积温和降雨,葡萄白腐病果粒发病率(x)与葡萄生长时间(t)、有效积温(T)、累积降雨量(R)关系可用LOGISTIC模型和GROWTH模型模拟;在普通果园内,葡萄出芽后69-81d(7月中下旬);或有效积温5473-6493℃,或累积降雨量324.1-351.7mm,是防治葡萄白腐病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75.
中国对虾与缢蛏投饵混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在4 个50 m × 50 m ×18 m 的陆基围隔中分别放入缢蛏 ( Sinonovacula constricta) 0 ,250 , 375 和500 只( 0 , 10 ,15 和20 只/ m 2) , 壳长为 540 cm ±035 c m , 再放入等量 (6 尾/ m 2) 的中国对虾 ( Penaeus chinensis) , 体长为285 cm ±016 c m 。投饵饲养3 个月结果表明, 缢蛏放养密度为20 只/ m 2 时, 对虾的成活率 (740 % ) 和产量 (4136 kg/h m 2) 最高, 分别比单养对虾的成活率(650 % ) 和产量 (3054 kg/h m 2) 高138 % 和354 % , 氮的绝对利用率提高了53 % 。缢蛏密度为10 只/ m 2 时, 其成活率和产量最高, 为904 % 和316 kg/h m 2 ; 密度为20 只/ m 2 时, 降至 782 % 和92 kg/h m 2。本系统中对虾的生产潜力为124 g/ ( m 2·d) , 缢蛏的极限配养量为1500 kg/h m 2 左右。  相似文献   
76.
北太平洋(160°E~170°E)大型柔鱼渔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本文根据1997年6月~7月北太平洋(16°E~170°E)海域柔鱼探捕调查的资料,对渔场形成的海洋环境条件进行了初步分析。160°E~170°E海域的大型柔鱼渔场主要由亲潮策3和第4分支与黑潮的第4和第5分支交汇形成,特别是在深层(100米水层)的暖水域前端形成。其表层水温一般为11~13°,100米水层水温约为9~10℃。其中167°E~170°E海域的渔场较为稳定,可供北太平洋鱿钓船的前期生产。中心渔场形成时常有浮游生物层。浮游生物层越厚实,渔获量越高,但有关浮游生物层的形成原因需作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77.
毛白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其进程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采用细胞遗传学方法对毛白杨 (PopulustomentosaCarr.)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其进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①毛白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有一定的规律 ,且与花序的形态和花药颜色变化有密切相关 ;②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表现因个体不同而不同 ,终变期、中期Ⅰ有数目不等的单价体出现 ,在后期Ⅰ乃至末期Ⅰ、末期Ⅱ可见到单独存在的落后染色体 ,体现了毛白杨遗传上的异质性 ;③毛白杨减数分裂存在多核仁现象 ,在末期Ⅰ、末期Ⅱ最多可见到含 8个小核仁的子核 ,并且随着减数分裂进行 ,多个小核仁发生合并 ,最终生成一个大核仁 ;④毛白杨各无性系在减数分裂进程上存在着差异 ,甚至同一雄性无性系植株的不同花芽或同一花芽上不同部位等 ,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也表现为不同步性 ,显示了种群变异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相似文献   
78.
甘肃白猪繁殖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甘肃白猪繁殖性状的遗传规律,估测了该品种4个品群繁殖性状的重复力、遗传力和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并对其有关性状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9.
简易过滤装置对罗氏沼虾亲虾越冬池水质的净化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于1993年3-4月在南汇县东海水产养殖公司罗氏沼虾育苗厂,以自制简易循环过滤装置对罗氏沼虾亲虾池水质进行净化处理。经一个月的试验,试验池水的NH3-N、NO2-N与COD值分别为对照地的32%、33%与63%;此3种指标的去除率分别为44%-62%、58%-69%与16%-19%;碎螺狮壳、沙与石子等滤料的平均净化率为16g/m3·h,活性炭为6g/m3·h。简易过滤装置可有效地净化亲虾池水质,提高亲虾养殖密度与成活率。  相似文献   
80.
太平洋牡蛎三倍体诱导及苗种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采用细胞松弛素B(CB)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的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CB浓度为0.25mg/L,处理时间约20分钟,诱导三倍体的倍化率可达75%,至D型幼虫的孵化率为40-50%。1992-1996年其培育出三倍体贝苗1846.4万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