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82篇
林业   18篇
农学   54篇
基础科学   2篇
  14篇
综合类   151篇
农作物   47篇
水产渔业   133篇
畜牧兽医   103篇
园艺   62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11.
家蚕中肠酸性磷酸酶细胞化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应用超微结构酶细胞化学技术研究了家蚕幼虫中肠ACPase 活性的亚细胞分布,结果表明ACPase 主要分布在圆筒形细胞的细胞核内,核周围的内质网及溶酶体中,杯形细胞的细胞核、细胞底部的内褶膜上也有少量的酶活性存在。不同数量性状的蚕品种间圆筒形细胞细胞核内的ACPase 活性分布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套袋对红富士苹果果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红富士苹果果皮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表明,未套袋颗粒果皮表层细胞叶绿体片层结构发育较套袋果实发达,至果实采收前,未套袋果液泡染色较深县均匀,而套袋果液泡染色深,呈絮状凝结,这可能是颗粒去袋后花青苷迅速合成,在液泡内大量积累所致。  相似文献   
13.
为改进脐橙果实质地和科学生态区划与高品质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四川3类不同生境下脐橙果实果胶甲酯酶(P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纤维素酶(CX)、瓤囊壁超微结构及主要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果实生长发育期细胞壁酶活性逐渐升高,但不同生境类型的变化趋势不同。超微结构中,南亚热带攀枝花脐橙的线粒体明显,中胶层清晰,细胞壁形态结构较完整;中亚热带江安和中北亚热带雅安脐橙细胞壁的中胶层明显裂解,线粒体膜分解,细胞器空泡化。不同生境SSC和可溶性糖差异显著。PG酶活性与≥10℃积温、1月份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显著负相关,与年降雨量显著正相关。固酸比与≥10℃积温、年平均气温、1月均气温极显著正相关,与日照时数极显著正相关,与降雨量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西瓜成熟花粉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西瓜成熟花粉的超微结构特点,特别是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之间的关系,选取刚开花的西瓜雄花采集花粉,2.5%戊二醛固定并制成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照相。结果表明,西瓜成熟花粉粒中营养细胞含丰富脂类储藏物质和内质网,内质网堆叠,周围和间隙中充满脂类物质;含丰富高尔基体和大量小泡;质体很少。营养核通常深度开裂,产生多数裂片,裂片伸向生殖细胞。生殖细胞流线型,细胞壁电子透明,细胞核伸长,细胞质含高尔基体、内质网,不含质体。生殖细胞表面产生波状突起,波峰背离营养核。生殖细胞一端伸入营养核裂片间隙,2者构成雄性生殖单位。  相似文献   
15.
Proliferation and collapse of subcuticular hyphae of Venturia nashicola race 1 were studied ultrastructurally, after inoculation of susceptible Japanese pear cv. Kousui, resistant Japanese pear cv. Kinchaku, resistant Asian pear strain Mamenashi 12 and nonhost European pear cv. Flemish Beauty leaves,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the resistance mechanism. After cuticle penetration by the pathogen, the hyphae were observed at lower frequency in epidermal pectin layers and middle lamellae of leaves of the three resistant plants than in those of susceptible ones. This result suggested that fungal growth was suppressed in the incompatible interaction between pear and V. nashicola race 1. In the pectin layers of all inoculated plants, some hyphae had modifications such as breaks in the plasmalemma with plasmolysis, necrotic cytoplasm and degraded cell walls. More hyphae had collapsed in the leaves of the three resistant plants than in those of the susceptible cv. Kousui. In collapsed hyphae, the polymerized cell walls broke into numerous fibrous and amorphous pieces, showing that the scab resistance might be associated with cell wall-degrading enzymes from pear plants.  相似文献   
16.
梅花鹿精子冷冻前后形态和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对冷冻前后的梅花鹿精子的形态和超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梅花鹿精子全长61.6±2.70μm,其中头长7.19±0.47μm,中段长12.08±0.75μm。线粒体的螺旋数是63.68±4.66旋,中段线粒体每个螺旋约由3~5个线粒体组成。梅花鹿精子超微结构有3个特点:一是头部的厚度为牛、羊、猪精子的1/2;二是在中环处的质膜未见反折现象,并且主段与中段的联接是以套管式镶嵌;三是末段以9+2结构变成20根(12+7+1)单丝管形式排列。冷冻处理可使梅花鹿精子顶体膨胀,顶体内容物丢失,顶体内发生空泡,顶体外膜自身囊泡化,线粒体发生断裂和丢失,末段纤维束因质膜丢失而分散成扫帚状。冷冻后的梅花鹿精子畸形率极显著增高(P<0.01),冷冻解冻是致使梅花鹿精子顶体完整率和活力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枣采后果肉软化的生化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梁小娥  王三宝 《园艺学报》1998,25(4):333-337
枣采后在软化过程中,果肉淀粉含量下降,淀粉酶活性上升,原果胶含量减少,可溶性果胶含量增加,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下降;果肉薄壁细胞内含物减少乃至降解成丝状,细胞壁中胶层降解,相邻细胞分离,细胞壁保留。半红期采收的鲜枣采后果皮能够继续转红,果肉的软化发生在果实全红之后,果肉颜色的变化可指示果肉软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沙棘次生根贮水与根皮层细胞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直接测量沙棘次生根鲜质量和吸水后质量以及次生根直径和皮层厚度,并与小叶杨做对照研究了沙棘次生根皮层贮水功能,结果表明,沙棘根系贮水组织主要是沙棘次生根皮层。还用透射电镜观察了沙棘次生根皮层细胞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沙棘次生根皮层细胞的中央液泡化是蓄贮水分的场所,具活力的细胞质环带是水分蓄释的调控中心,庞大的线粒体群是水分蓄释的动力,质膜与胞间层的液泡系与吞噬泡以其表面特有的功能单位为信号调控着水分、物质的胞间交换,细胞中某些不明贮藏物可能起着渗透调节功能。沙棘耐旱的机理是次生根生理贮水,节约用水,耐旱程度与根部蓄水量有关。沙棘是一种生活型的适应旱生植物。  相似文献   
19.
鹅掌楸花粉保存条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研究比较了鹅掌楸花粉的几种保存条件。结果表明:(1)新鲜花粉在超低温(-196℃,LN2)条件下可保持5d。花粉存活率(76.51%)与对照(新鲜花粉)几乎相同(75.55%)。在电镜下观察其超微结构无异常变化。而保存15d的花粉细胞超向结构发生严重损伤,内膜系统及细胞器降解。25d后几乎观察不到存活的花粉。(20在-25℃保存条件下,以二甲基亚砜为保护剂,添加蔗糖作为辅佐剂保存效果较好。(3)4  相似文献   
20.
油樟油细胞和粘液细胞发育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薄切片法和透射电镜研究油樟油细胞和粘液细胞发育过程。依据油细胞3层细胞壁的发育将其分为4个阶段。阶段1:仅有初生纤维素壁层,又可分为原始细胞和细胞液泡化二时期。质体内具白色小泡和黑色嗜饿滴,细胞质中有黑色或灰色的嗜饿物质,以及嗜饿物质与液泡的融合。阶段2:栓质化壁层的形成。片层状的栓质叠加在初生纤维素壁内侧。阶段3:内纤维素壁层的形成。较厚而结构松散的内纤维素壁层逐步形成,并叠加在栓质化壁层的内侧,大液泡成为充满嗜饿油脂的油囊。阶段4:油细胞成熟及细胞质解体。杯形构造由内纤维素壁层向细胞腔内突起形成,油囊由液泡包被连接到杯形构造中。解体的细胞质变得电子不透明或呈杂乱状态。粘液细胞发育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由内纤维素形成以后的油细胞发育而来,其细胞质中不断产生以同心圆或螺旋线方式排列的多膜结构,并充满整个细胞腔,最后多膜结构解体而成为丝状或颗粒状的粘液;另一种是由已完全成熟的油细胞发育而来,其油囊中的油呈不均匀的状态,并产生局部降解点,逐步扩大,最后油完全降解成颗粒成或丝状的粘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