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60篇
农学   2篇
  7篇
综合类   38篇
水产渔业   199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探究水体Cu2+对三疣梭子蟹主要组织氧自由基水平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采用生态学单因子梯度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水体Cu2+(0.04、0.4、2、4 mg·L-1)胁迫下三疣梭子蟹鳃、肝胰腺、肌肉组织中的活性氧(ROS)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水体Cu2+(0.04、0.4 mg·L-1)对三疣梭子蟹鳃、肝胰腺和肌肉组织ROS含量没有显著影响,而高浓度水体Cu2+(2、4 mg·L-1)会导致鳃、肝胰腺和肌肉组织ROS含量显著升高,且升高的幅度与Cu2+浓度成正比。低浓度水体Cu2+(0.04、0.4 mg·L-1)对三疣梭子蟹鳃、肝胰腺和肌肉组织的SOD活性和T-AOC均具有诱导作用,随实验时间的延长,SOD活性和T-AOC呈峰值变化;而高浓度水体Cu2+(2、4 mg·L-1)短时间内对梭子蟹的鳃、肝胰腺、肌肉组织的SOD活性及鳃T-AOC具有诱导作用,但对肝胰腺和肌肉T-AOC却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实验时间内两种组织T-AOC始终低于对照组,并呈逐渐下降趋势。由此说明低于0.4 mg·L-1的水体Cu2+在三疣梭子蟹抗氧化解毒能力的可控范围,但高于2 mg·L-1的水体Cu2+会对三疣梭子蟹主要组织细胞造成损伤,使之抗氧化解毒能力下降。抗氧化酶和非酶抗氧化物在三疣梭子蟹抵御Cu2+胁迫中共同发挥作用,三种组织SOD和T-AOC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和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62.
通过调控放养密度、掌握饵料投喂、采用不同水质管理措施、镊烫法切除单侧眼柄等技术措施抑制或促进三疣梭子蟹卵巢发育,使卵巢推迟或提前了2个月成熟,进行反季节销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3.
三疣梭子蟹活蟹肉的冷冻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定芬 《齐鲁渔业》2002,19(7):44-45
三疣梭子蟹是深受市场欢迎的水产品,但是储运困难,容易变质走味,如何在低温条件下对三疣梭子蟹进行保存,是许多科技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论述了三疣梭子蟹活蟹肉的冷冻加工工艺,对加工要点和品质鉴定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64.
为探明分布于中国四大海区的天然三疣梭子蟹群体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状况,实验以大连(DL)、东营(DY)、连云港(LYG)、舟山(ZS)、湛江(ZJ)和漳州(ZZ)6个三疣梭子蟹地理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线粒体控制区D-loop全基因序列为分子标记,对中国海三疣梭子蟹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用于分析的1 141 bp的D-loop全基因序列中共有185个变异位点,129个简约信息位点。60个个体中共计48个单倍型,单倍性多样性指数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显示中国沿海三疣梭子蟹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而且三疣梭子蟹在过去没有出现很强的选择效应,群体大小稳定。6群体三疣梭子蟹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189 7,将中国沿海三疣梭子蟹作为一个大群体来讲已产生了中度分化,群体分化时间推断为(19.68~26.05)万年。LYG分别和DY、ZJ、ZZ,以及ZJ和ZZ这4组之间无明显分化,基因流较大(Nem>5),而其他11个群组间已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化。特别是ZS与其它5群体产生了高度的遗传分化,DL与其他4群体发生了中度分化。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群体发生与扩散可能有更复杂的原因。  相似文献   
65.
吕建建  王渝  高保全  李健  刘萍 《水产学报》2013,37(6):816-822
为发掘三疣梭子蟹Ⅰ型微卫星标记,实验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NCBI数据库已公开的13 985条三疣梭子蟹EST序列中搜索微卫星位点.结果显示,共搜索到287个微卫星位点,其中主要为二核苷酸重复序列(173个),占总数的60.3%;其次为三核苷酸重复序列(79个),占总数的27.5%;四、五、六核苷酸重复位点较少;在二核苷酸重复位点中,AC/GT重复位点最为丰富,占二核苷酸重复位点总数的53.8%,AG/CT重复次之,占二核苷酸重复位点总数的37.0%,AT和GC重复较少.挑选14个Ⅰ型微卫星标记在野生三疣梭子蟹群体中进行多态性检测,发现8个位点呈多态性,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和平均遗传杂合度(H)分别为0.57和0.63.其中6个多态性位点的PIC值大于0.5,呈现较高多态性特征.研究表明,基于三疣梭子蟹EST数据发掘Ⅰ型微卫星标记的方法切实可行.本研究发掘的Ⅰ型微卫星标记将为三疣梭子蟹遗传多样性评估、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和QTL分析提供有效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66.
覃烨  许强华 《水产学报》2012,36(5):681-685
为证明三疣梭子蟹HSP90a蛋白与盐度胁迫的相关性,实验根据GenBank上提供的三疣梭子蟹HSP90a基因蛋白编码区序列,构建pET28-HSP90a原核表达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DE3(BL21)中进行的盐度胁迫表达。结果显示,转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生存率明显高于转空载体的大肠杆菌,越接近大肠杆菌盐度耐受极限值,两者差异越显著,在盐度胁迫最高值(1 050 mmol/L)下,两者差异达到10.7倍,说明在盐度胁迫下三疣梭子蟹HSP90a对大肠杆菌有保护作用,能显著提高大肠杆菌对盐度胁迫的耐受力。由此推测,HSP90a蛋白可能参与了三疣梭子蟹盐度适应的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67.
为研究壳寡糖对三疣梭子蟹免疫功能的影响,设置了含壳寡糖0.0、0.5、1.0、1.5和2.0 g/kg(分别为T0、T1、T2、T3和T4组)的5组试验饲料饲喂三疣梭子蟹,分别在第10 d、20 d和30 d取血清进行酚氧化酶(PO)、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溶菌酶(LSZ)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试验结束时测定血细胞的密度。结果显示,在基础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壳寡糖可以显著性提高ACP、T-SOD、LSZ、POD活力(P〈0.05),对PO和AKP活力促进效果不显著(P〉0.05)。壳寡糖可以显著提高三疣梭子蟹血细胞密度(P〈0.05),对3种血细胞所占比例有一定的影响(P〉0.05)。综合考虑,T2、T3组对三疣梭子蟹免疫促进效果较好,建议基础饲料中壳寡糖添加量为1.0~1.5 g/kg。  相似文献   
68.
研究了大黄鱼与三疣梭子蟹的池塘混养技术。2011年4月初向池塘内投放80~100 g/尾的大黄鱼,混养池塘投放4 000~5 000尾/hm~2,共投放4 500尾/hm~2,5月下旬投放规格为150~200只/kg的三疣梭子蟹,混养池塘投放30 000只/hm~2,共投放33 000只/hm~2,梭子蟹单养池塘60 000只/hm~2,共投放66 000只/hm~2。大黄鱼单养池塘投放8 000~10 000尾/hm~2,共投放9 000尾/hm~2;当年11月中下旬收获商品大黄鱼,大黄鱼单养池塘平均单产2 118.7~2 238.7 kg/hm~2,混养池塘1 329.6~1 460.3 kg/hm~2,存活率分别为76.2%和85.3%;9~11月收获商品梭子蟹,梭子蟹单养池塘的平均单产1 701.8~1 747.1 kg/hm~2,混养池塘的平均单产为1 253.5~1 314.3kg/hm~2,存活率分别为17.8%和21.3%。混养、大黄鱼单养、梭子蟹单养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1.83~1∶1.96、1∶1.69~1∶1.81、1∶1.57~1∶1.76。由此可见,大黄鱼与三疣梭子蟹的混养有助于提高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69.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atin超家族在机体中参与包括免疫调节在内的多种生理病理功能。通过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血细胞全长cDNA文库随机测序,鉴定了一个新颖的I型Cystatin基因,命名为PtCystatin。PtCystatin全长cDNA 960 bp,开放阅读框372 bp,编码123个氨基酸残基,N端19个氨基酸残基为信号肽。PtCystatin成熟肽有104个氨基酸残基,理论分子量为11 64030 Da,等电点pI为524,有一个Cystatin结构域。PtCystatin与I型Cystatin序列同源性高,人Cystatin A与靶酶结合的2个基序在PtCystatin中也保守(M26VPGG30,Q71VVAG75),C端无二硫键。组织表达差异分析显示PtCystatin在胃中表达量高,其次为肝胰脏、鳃、血细胞,肌肉和眼中表达量低。致病菌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诱导3 h,血细胞PtCystatin表达量小幅上调121倍(P<005);而在6 h和12 h显著下调,分别为047倍(P<001)和057倍(P<005);24 h恢复到诱导前水平,提示PtCystatin可能参与三疣梭子蟹的免疫防御反应,是一个免疫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70.
光照强度对三疣梭子蟹呼吸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馨  王芳  路允良  董双林 《水产学报》2014,38(2):237-243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光照强度(0,200,800,1 500,3 500 lx)对三疣梭子蟹耗氧率、排氨率、肌肉中乳酸含量、血淋巴能源物质及己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PK)、琥珀酸脱氢酶(SDH)和乳酸脱氢酶(LDH)4种呼吸代谢酶活力的影响。结果发现,5种光照强度下,三疣梭子蟹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有显著差异,200~1 500 lx下,蟹的耗氧率显著高于0和3 500 lx处理组(P0.05);1 500 lx下,蟹的排氨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光照强度对三疣梭子蟹血淋巴中的总蛋白含量产生显著影响(P0.05),但对氧氮比和血淋巴中的其他能源物质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光照强度对三疣梭子蟹的肌肉乳酸含量产生显著影响(P0.05),1 500 lx下,蟹肌肉乳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说明该光照强度对蟹机体的胁迫小;1 500 lx光照下,蟹的HK和PK活力处在较高水平,表明机体糖酵解速率较高,产生更多的能量;SDH的活力处在较高水平,LDH处在较低水平,表明蟹的有氧代谢能力高,有利于蟹的持续运动。研究表明,1 500 lx光照下,三疣梭子蟹机体受到的胁迫小,整体代谢水平较高,是工厂化养殖较为理想的光照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