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51篇
  免费   662篇
  国内免费   1886篇
林业   712篇
农学   3252篇
基础科学   101篇
  881篇
综合类   8532篇
农作物   1883篇
水产渔业   767篇
畜牧兽医   3502篇
园艺   1360篇
植物保护   709篇
  2024年   185篇
  2023年   591篇
  2022年   617篇
  2021年   640篇
  2020年   573篇
  2019年   720篇
  2018年   362篇
  2017年   501篇
  2016年   626篇
  2015年   689篇
  2014年   818篇
  2013年   834篇
  2012年   1161篇
  2011年   1351篇
  2010年   1304篇
  2009年   1270篇
  2008年   1485篇
  2007年   1239篇
  2006年   1123篇
  2005年   1048篇
  2004年   840篇
  2003年   799篇
  2002年   564篇
  2001年   537篇
  2000年   392篇
  1999年   352篇
  1998年   282篇
  1997年   179篇
  1996年   143篇
  1995年   127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7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81.
本研究旨在鉴定黑麦c型不育诱导胞质中与控制雄性不育基因连锁的RAPD标记。采用混合分离体分析法区别雄性不育标记,试验材料为2个雄性不育与可育自交系组合的F2。本试验在711-cmsC与DS2品系的组合中检测到10个标记,在544-cmsC与Oto-20品系的组合中检测到7个标记。在这两个组合中有5个共同标记,这样我们就可以完成比较图谱。有10个标记位于4RL染色体臂上,  相似文献   
82.
藏山羊生态地理分布及其生态类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实地调查及生态地理比较法等方法研究表明,藏山羊生产区有藏山羊725.3万余只,约分布在北纬26°~36°(东经75°~104°)之间的生态地理区,以我国青藏高原为分布中心。藏山羊有两个生态类型(即高原型和山谷型)。两个生态类型藏山羊分布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羊的体格、毛被特征、解剖特征、血液生理指标及生化遗传标记等方面均有差异,可按不同的生态类型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3.
《畜牧兽医学报》2005,36(5):421-421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主持完成的“五指山猪实验用近交系培育及分子遗传学基础研究”于2005年3月11日顺利通过由农业部组织的成果鉴定。五指山猪是我国珍稀品种,在解剖学、生理学、疾病发生机理等方面与人有较大的相似性,作为实验动物在科学研究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通过五指山猪近交系矮小机理的系统研究,为五指山猪实验动物化培育、实现小型猪基因改造和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84.
黄瓜全雌性基因连锁的AFLP和SCAR分子标记   总被引:32,自引:5,他引:32  
 本研究以全雌品种‘戴多星’自交系和弱雌品种‘北京截头’自交系为双亲杂交获得F1 ,然后得到F2 性型分离群体, 利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 BSA) 构建全雌和弱雌两个基因池, 筛选了64对AFLP选择性引物EcoR I-NN +Mse I-NNN组合, 发现EcoR I-TG +Mse I-CAC引物组合在全雌基因池中扩增出一条分子量为234 bp的特异带。经F2 代单株验证, 该特异条带能在全雌单株中稳定出现。以MAP MAKER (Version 310) 软件分析, 该标记与全雌性位点的连锁距离在617 cM。命名该连锁标记为TG/CAC234。将该特异条带回收、克隆、测序, 设计特异SCAR引物, 再对F2 代单株基因组DNA进行扩增, 仅在全雌单株中扩增出1条分子量为166 bp 的特异带, 表明已成功地将与黄瓜全雌性连锁的AFLP标记转化为操作简便、表现稳定的SCAR标记, 该标记命名为SA166。  相似文献   
85.
利用RAPD和同工酶研究中国兜兰属种间亲缘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选择14种10个碱基的寡核苷酸引物和7种酶系统, 应用RAPD和同工酶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中国兜兰属(Paphiopedilum) 种间亲缘关系, 并与陈心启和Cribb的传统分类、Cox等的ITS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 RAPD和同工酶两种手段对种间亲缘关系的划分与传统分类大致吻合, 同工酶比RAPD的结果更接近传统分类。兜兰亚属需进一步分组, 彩云兜兰、卷萼兜兰、紫纹兜兰及其变种云南虎皮应自成一个组。  相似文献   
86.
桃果实有毛/无毛性状的SCAR标记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以桃品种‘京玉’和‘美味’的正反交69株F1 群体为试材, 利用RAPD技术扩增出了与桃果实有毛/无毛性状(G/ g) 连锁的2 258 bp的多态性片段, 经克隆、测序后, 根据获得的序列重新设计了两对引物进行SCAR转化。引物对BFP94 /BFP95在有毛和无毛个体中均扩增出了2 258 bp的片段, RAPD显示的多态性消失。利用引物对BFP96 /BFP98成功将RAPD标记转化成了SCAR标记, 并命名为SCP2022258。该标记仅在果实有毛的个体中出现, 与有毛/无毛性状的连锁距离为718 cM, 且扩增稳定, 为桃果实有毛/无毛性状育种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7.
黄瓜抗霜霉病异源易位系CT201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曹清河  陈劲枫  钱春桃 《园艺学报》2005,32(6):1098-1101
 将栽培黄瓜‘北京截头’ (Cucumis sativus L. , 2n = 14) 与Cucum is属双二倍体新种C. hytivus (2n = 38) 回交, 随后自交。通过霜霉病田间接种试验筛选, 从中发现抗霜霉病单株HH12825。将HH12825与C. hytivus的原始亲本‘北京截头’和野生种C. hystrix进行农艺性状对比观察, 发现此单株在叶面积、节长、果长×果径等方面介于栽培黄瓜和野生种之间, 在侧枝数、果刺颜色等方面偏向野生种。观察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 发现其PMC中期Ⅰ多价体频率(56% ±8% ) 和后期Ⅰ二价体分离滞后率(72% ±5% ) 都较高, 具有染色体易位的细胞学特征。进一步利用RAPD分子标记分析, 结果在40个随机引物中找到了两个引物( E219: ACGGCGTATG和A I220: CCTGTTCCCT) 能够在HH12825中重复地扩增出原始亲本野生种C. hystrix特异DNA片断, 从分子水平上证明了其为黄瓜异源易位系, 并把此易位系命名为CT201。  相似文献   
88.
柑橘抗CTV转基因与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小峰  周常勇 《果树学报》2005,22(4):372-375
综述了柑橘抗衰退病基因工程中两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多种来源于柑橘衰退病毒(Citrustriztezavirus,CTV)核酸序列的转基因柑橘和抗性种质资源中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以及所涉及的方法和遇到的问题。目前研究表明,虽然已成功实现对病毒衣壳蛋白(CP)等基因的转化和Ctv等抗性基因的标记,但尚未获得对CTV有高度抗性的转基因柑橘,而抗性基因亦不能实现定点克隆和转化。因此上述两方面研究还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89.
湖北良友畜禽有限公司长流分公司是以生产英系大白种猪而闻名全国,聘请华中农业大学熊远著院士、邓昌彦教授为技术指导,以数量遗传学和分子理论为依据,采取了常年大群测定和分子测定,测定结果居国内领先地位,(测定数据原已作过报道)。为了充分发挥种猪优势,保持和提高种猪质量,  相似文献   
90.
1分子育种研究对我国养猪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1.1种猪主要依赖进口,急需利用生物技术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品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种猪育种工作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尚存在较大的差距,育种效率只有发达国家的5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