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6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56篇
林业   255篇
农学   63篇
基础科学   1篇
  27篇
综合类   602篇
农作物   38篇
水产渔业   65篇
畜牧兽医   51篇
园艺   80篇
植物保护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41.
为了对硬枝碱蓬样品质量进行评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9个不同采集地的硬枝碱蓬样品进行测定,建立指纹图谱,并结合中药相似度软件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模式识别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确定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溶剂为100%甲醇,用量为15 m L,流速为1.0 m L/min,色谱进样时间为20 min,流动相为甲醇(A)-水(B),采用100%甲醇等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精密度试验、重现性试验、稳定性试验测定结果的相似度均在0.9以上,本研究所建立的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模式识别方法准确可靠;中药相似度软件能够对不同地点的硬枝碱蓬材料进行区分,不同产地硬枝碱蓬的差异可清晰地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42.
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对大花金挖耳的种属、历史、应用情况、成分、药理和临床应用等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43.
通过应用1.2%烟碱·苦参碱乳油和40%氧化乐果乳油凌源地区梨木虱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凌源地区梨木虱一年发生3~5代;1.2%烟碱·苦参碱乳油800倍液、1 500倍液、2 0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药后15d防治效果达到94.9%,效果和40%氧化乐果乳油基本相同,但植物安全、无公害等特点是替代45%氧化乐果乳油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44.
利用显微技术观察了东北红豆杉雌、雄配子形成和胚胎发育过程。结果表明:直生胚珠3月份恢复发育,5月中旬大孢子母细胞形成,下旬减数分裂,6月中、下旬雌配子体形成。3月中旬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经过1个月左右发育为成熟的单核花粉,4月底至5月初散粉。传粉后约2个月受精,受精后的原胚经历球形胚、卵形胚、柳叶形胚、棒槌形胚,进而发育成具有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的胚体。  相似文献   
45.
描述了河南地区枸骨4新变种,即:①紫枝枸骨(Ilex cornuta Lindl.et Paxt.var.purpureoramula T.B.Zhao et J.Y.Chen,var.nov.)、②紫序枸骨(Ilex cornuta Lindl.et Paxt.var.trispinoso-duris T.B.Zhao,var.nov.)、③剌齿枸骨(Ilex cornuta Lindl.et Paxt.var.spina T.B.Zhao,var.nov.)和④多刺枸骨(Ilex cornuta Lindl.et Paxt.var.ultraspina J.Y.Chen et T.B.Zhao.Var.nov.)的形态特征和分布情况,并与原变种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6.
以3 种茜草科药用植物鸡屎藤也Paederia scandens (Lour.) Merr.页、剑叶耳草(Hedyotis caudatifolia Merr. et Metcalf)、玉叶金花(Mussaenda pubescens L.)为试材,采用乙醇提取的方法制备不同浓度的乙醇提液,通过测定其对受 体萝卜(Raphanus sativus L.)发芽率、根系活力、叶片游离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比较化感作用强弱。结果表明院 不同供试植物乙醇提液其化感效应不同,且浓度高时,化感作用强;供试植物乙醇提液均显著降低了萝卜发芽率、发芽 速率指数,且剑叶耳草在这两个指标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另二者;供试植物乙醇提液均极显著抑制萝卜胚根和胚芽的 生长,其中鸡屎藤乙醇提液抑制胚芽的作用最强,玉叶金花提液抑制胚根的作用最强;鸡屎藤比玉叶金花更显著地抑 制萝卜幼苗根系活力,然而剑叶耳草却显著地促进;供试植物乙醇提液显著降低萝卜幼苗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叶片 脯氨酸含量;鸡屎藤乙醇提液使叶绿素含量减少69.47%耀87.00%,且叶绿素a辕叶绿素b 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47.
运用苯酚-硫酸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细果角茴香中多糖的含量。同时发现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精密度好、重复性好、方法简便等特点。细果角茴香中多糖的含量为5.2%。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测定细果角茴香多糖含量的理想方法,亦可为其它类多糖质量分数的测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8.
缪艳燕  张永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872-5873
[目的]建立黄褐毛忍冬(Lonicera fulvotomentosa Hsu et S.C.Cheng)总皂苷的水提工艺。[方法]以黄褐毛忍冬总皂苷中有效成分α-常春藤皂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及浸泡时间4个因素对黄褐毛忍冬总皂苷提取工艺的影响,同时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α-常春藤皂苷的含量。[结果]加水量、煎煮次数、煎煮时间、浸泡时间对α-常春藤皂苷含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各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为:煎煮次数〉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即煎煮次数对煎煮条件影响最大,为最重要的因素,其次为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最优方案为:黄褐毛忍冬药材不用浸泡,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0h。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加水量和煎煮次数对α-常春藤皂苷含量的影响具有显著意义(PA=0.034〈0.05,PB=0.020〈0.05),而煎煮时间、浸泡时间对水α-常春藤皂苷含量无显著影响(PC=0.500〉0.05,PD=0.264〉0.05),对测定结果影响小,这与直观分析结果相吻合。[结论]优选提取工艺简单、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49.
以川楝子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法提取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正交实验研究其最佳的提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川楝子黄酮的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50%、液料比1:40、超声波提取时间40min、温度80℃,黄酮得率为0.561%,明显高于相同条件下传统水浴提取法的得率0.294%,和在相同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条件下微波法的得率0.278%,研究结果为川楝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0.
The reactivity of bovine IgG with protein A is confusing with respect to which of the bovine IgG class and subclasses are reactive. We have, therefore, re-examined the interaction of bovine immunoglobulins with protein A. The result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ndicated that at pH 8.0 protein A binds only immunoglobulin of the IgG2 subclass. The bound IgG2 can be readily recovered from an immobilized protein A column at pH 5.0. Furthermore, the antigenic IgG2 eluted demonstrated two charged species which could readily be separated by ion-exchange chromatography.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gG2 in the bovine exists in two sub-subclasses, IgG2a and IgG2b. The two sub-subclasses of IgG2 could be rapidly isolated with a good yield in two-steps namely protein A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followed by 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