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1篇
  免费   873篇
  国内免费   691篇
林业   98篇
农学   357篇
基础科学   51篇
  296篇
综合类   1607篇
农作物   222篇
水产渔业   4136篇
畜牧兽医   744篇
园艺   47篇
植物保护   97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228篇
  2020年   307篇
  2019年   390篇
  2018年   285篇
  2017年   407篇
  2016年   355篇
  2015年   271篇
  2014年   309篇
  2013年   499篇
  2012年   401篇
  2011年   433篇
  2010年   328篇
  2009年   292篇
  2008年   273篇
  2007年   316篇
  2006年   246篇
  2005年   232篇
  2004年   200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75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目的】研究丁鱥鱼在南方较高水温条件下的生长发育情况,解决丁鱥鱼在南方推广养殖中苗种欠缺的瓶颈问题。【方法】对丁鱥亲鱼进行人工繁殖,然后对其胚胎及仔鱼发育过程进行观察记录。【结果】丁鱥鱼催产效应时间11h,受精率为75.3%,孵化率为82.7%,仔鱼成活率59.3%,育成规格为1.5~2.0cm鱼苗20.0万尾。丁鱥鱼受精卵呈卵圆形,大部分呈青灰色,直径0.50~0.77mm,具粘性;在27.0~31.0℃的温度下,受精卵历时1936min发育后孵出,有效积温为908.89℃·h;胚胎发育可划分为6个阶段30个发育时期。刚孵出仔鱼全长3.84~3.87mm,出膜后第3d卵黄囊吸收60%~80%,约有30%仔鱼开口摄食;第4d卵黄囊吸收90%,约有90%仔鱼开口;出膜第5d卵黄囊基本吸收完,但出现少许死鱼苗。【结论】丁鱥鱼适宜在南方进行繁殖及鱼苗培育,水温应稳定在20.0~27.0℃,不宜超过30.0℃,在孵化及鱼苗培育过程中注意清除敌害生物及保持清新水质,并根据水温情况及时投喂开口饵料,提高仔鱼成活率。  相似文献   
992.
【目的】了解广西各地当前流行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基因型差异、出现的时间、致病性及其今后流行趋势。【方法】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PCV2核苷酸全序列设计1对引物,从广西不同市(县)采集的猪组织样本(脾脏、肺脏、淋巴结、流产胎儿)中成功克隆获得34株PCV2 ORF2基因序列,并对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获得的34株PCV2中有9株ORF2基因全长为705bp,1株为696bp,其余的为702bp;经遗传进化分析,发现PCV2可以分为PCV2a、PCV2b、PCV2c、PCV2d、PCV2e5个基因型,在34株PCV2ORF2基因中,有7株属于PCV2d型,1株属于PCV2e型,25株属于PCV2b型,未发现PCV2a和PCV2c型,而新发现的GXHP-2不归属于任何一个基因型。【结论】广西目前流行的PCV2有PCV2b、PCV2d、PCV2e3个基因型,其中以PCV2b为主。  相似文献   
993.
为了探究庄河大骨鸡ghr、igf-1基因聚合与产肉性能相关联的分子标记。利用PCR-RFLP标记技术和最小二乘法分析了ghr、igf-1的多态性及其2基因的聚合基因型与17周龄庄河大骨鸡产肉性能的关联。结果表明:ghr基因和igf-1基因均存在3种基因型且处在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聚合基因型GGTT、GHTT和GGKT的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平均日增重显著的高于其他各基因型(P<0.05)。聚合基因型GGTT、GGKT、GHTT对庄河大骨鸡的产肉性能有显著影响,但是否能作为庄河大骨鸡选育的重要理论依据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4.
鱼类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抗菌肽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界的小分子短肽,具有广谱的抗菌、抗病毒、抗寄生虫及抗癌等生物活性。它是鱼类自身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构复杂,种类多样。本文综述了目前发现的鱼类抗菌肽的结构特点、种类、生物学功能、抗菌机制以及基因工程上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5.
鱼类可以分泌不同种类的带有正电荷的氨基酸短肽分子——抗菌肽(antimicmbialpeptides,AMPs),用于机体防御机制。抗菌肽具有广谱抗菌、热稳定性好、抗菌机理独特等优点,成为免疫学的研究热点。本文简要综述了鱼类抗菌肽的主要功能研究进展,讨论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6.
为确保鱼类安全越冬,避免因越冬池缺氧而大量死亡,设计了越冬池溶解氧含量无线监测和增氧机控制系统。该系统运行安全可靠,能够保证鱼类越冬生产的安全性,提高鱼类越冬成活率。  相似文献   
997.
基于稳定同位素方法的珊瑚礁鱼类营养层次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鱼类作为研究对象,对2006年9月至2007年8月期间在徐闻珊瑚礁海区采集到的鱼类样本分类鉴定后,运用稳定碳氮同位素方法进行鱼类营养层次的分析。结果表明,δ13C值和δ15N值的跨度都很大,δ13C值的范围为–20.98‰~–9.05‰,相差11.93‰;δ15N值的范围为11.66‰~18.15‰,差值达6.49‰。与其他海区相比,δ13C值和δ15N值显得更为富集。由δ15N值计算出来的营养层次表明,徐闻珊瑚礁鱼类分布在两端(杂食性鱼类与高级肉食性鱼类)的只占少数,绝大多数居于中间的层次(低级肉食性鱼类与中级肉食性鱼类)。在134种鱼类中,种类数最多的是以条尾鲱鲤、少鳞代表的低级肉食性鱼类,有70种,占鱼类总数的52%;其次是以细鳞鯻、龙头鱼为代表的中级肉食性鱼类,有47种,占鱼类总数的35%;鰶以斑、前鳞骨鲻为代表的杂食性鱼类和以宽尾斜齿鲨、杂食豆齿鳗为代表的高级肉食性鱼类各有11种、6种,分别占鱼类总种类数的8%和5%。在此基础上选取54种鱼类进行稳定同位素方法与胃含物法分析结果对比,发现约85%的鱼种采用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在0.5个营养级的误差范围内一致,只有少数鱼种的差值大于0.5个营养级。由此可见稳定同位素分析法与传统的胃含物分析法所得的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稳定同位素分析法是一种研究海洋食物网营养层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8.
鱼类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丽华  金媛  毛勇 《福建水产》2012,34(5):420-427
本文概括了鱼类的选择育种、驯化及杂交育种等传统鱼类育种方法,叙述了现代生物技术在鱼类育种中的应用,主要有多倍体育种、雌、雄核发育、核移植、转基因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组育种;并提出了当今鱼类育种出现的问题。同时,做出了鱼类育种必将走向基因组育种之路的展望,为鱼类育种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马茵驰  丁文 《渔业现代化》2012,39(2):1-5,15
基于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建立亲鱼养殖管理系统能够大大减少人工工作量,并对亲鱼养殖全程实现可靠精细化的管理、跟踪和追溯。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天线直径分别为25 cm和40 cm两种规格的RFID抄网读写器,能够在平均距离16.41~22.82 cm范围内,稳定地读写亲鱼皮下肌肉内的玻璃标签,在后台软件系统的支持下,能够实现对亲鱼养殖全程的有效管理、跟踪和追溯。  相似文献   
1000.
We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a yeast‐derived protein source (NuPro®) as a replacement for menhaden fish meal on weight gain, specific growth rate (SGR), food conversion ratio (FCR), whole‐body composition and disease resistance in juvenile channel catfish (9.9 ± 0.2 g fish?1). NuPro® replaced fish meal at six levels (0, 25, 50, 75, 100 and 125 g kg?1 diet). Catfish were sampled for whole‐body composition and then challenged with the bacterium Edwardsiella ictaluri. Growth performance was negatively affected (P < 0.01) when NuPro® was added at 125 g kg?1 diet. The amount of whole‐body fat decreased (P < 0.05) when NuPro® was added at 75 g kg?1 or more of the diet. Regardless of the amount of NuPro® added, survival after challenge with E. ictaluri was similar among treatments. Results indicate that up to 100 g kg?1 of NuPro® can be added without negatively affecting growth performance. The yeast‐derived protein source used in this study is a sustainable protein alternative that could be used as a partial replacement for fish meal in juvenile channel catfish die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