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0篇
  免费   431篇
  国内免费   505篇
林业   571篇
农学   355篇
基础科学   282篇
  1127篇
综合类   2337篇
农作物   148篇
水产渔业   632篇
畜牧兽医   401篇
园艺   77篇
植物保护   516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51篇
  2022年   197篇
  2021年   184篇
  2020年   218篇
  2019年   255篇
  2018年   204篇
  2017年   269篇
  2016年   300篇
  2015年   293篇
  2014年   421篇
  2013年   372篇
  2012年   425篇
  2011年   524篇
  2010年   388篇
  2009年   342篇
  2008年   280篇
  2007年   338篇
  2006年   246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了了解垂直轴风力机翼型涡流噪声特性,以LUT翼型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Fluent进行流场分析,流场计算选用DES湍流模型,再结合Lighthill声类比方法计算翼型周围声场,将数值模拟计算得到的气动特性相关数据与该翼型的风洞试验结果作对比分析,同时分析了不同攻角对该翼型气动噪声特性的影响,最后研究了在攻角为8°时不同雷诺数对该翼型的声压级指向性特征影响.结果表明:数值计算所得气动数据与风动试验数据拟合良好,建立的仿真模型、网格质量和边界条件合理有效;随攻角增加,翼型涡脱落从尾缘向前缘推进,同时涡流脱落强度增大,气动噪声增强;随着雷诺数的增加,翼型四周声压级先增加后减小;雷诺数与声压级关联较大,控制叶片雷诺数有助于降低叶片噪声,为该翼型适用于低噪声垂直轴叶片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2.
为掌握宁夏沙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状况,于2013年春季、夏季、秋季调查沙湖8个采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并评价沙湖水质状况。结果表明:3个季节在沙湖共采集了17种大型底栖动物,隶属6科,主要由水生昆虫、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组成,且随季节与空间变化显著;沙湖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类群为水生昆虫幼虫;大型底栖动物生物指数较低,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91和0.51;依据多样性指数和大型底栖动物数量分布对沙湖水质进行综合评价,沙湖水域属重度污染,夏季沙湖污染最严重,秋季沙湖受污染状况略好于春季。  相似文献   
93.
澜沧江源区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对水质的指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澜沧江源区水生态现状与变化趋势,在干流囊谦段布置多昌、扎曲大桥及香达3个监测点,支流选择子曲的下拉秀、尕麻和野吉尼玛3个监测点,共计6个监测点位,于2016年7月(夏季)和10月(秋季)对澜沧江源区干流及其支流浮游植物进行了调查,以期为三江源区水生态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记录浮游植物7门、47种,其中硅藻(21种)和绿藻(14种)为主要成分,分别占总种类数的45%和30%;时空差异明显,夏季较秋季种类丰富,支流较干流种类丰富;优势种以硅藻为主,其中针杆藻(Synedra sp.)为两季度绝对优势种;(2)澜沧江源区浮游植物密度为5.4×10~4~230×10~4个/L,平均密度为79×10~4个/L,硅藻贡献最大;时空差异明显,秋季高于夏季,支流高于干流;(3)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夏季为2.32,秋季为2.72,Pielou均匀度指数(J)夏季为0.73,秋季为0.70。研究显示,澜沧江源区水质介于极贫营养至中营养之间,处于轻度污染至无污染状态,水生态状况整体优良。  相似文献   
94.
祁剑飞  曾志南  宁岳  巫旗生 《水产学报》2016,40(7):1099-1105
为了评价底栖动物增殖放流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风险,通过现场调查、已有文献资料分析和专家咨询,建立了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的生态风险评价体系。应用该体系对5种增殖放流的底栖动物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表明,西施舌、紫海胆、韩国文蛤和泥东风螺为"中"风险等级;波纹巴非蛤为"低"风险等级。本研究可为今后增殖放流过程中的生态风险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
Landings in the blue crab, Portunus trituberculatus, fishery in Korean waters of the Yellow Sea have declined substantially from 11,000 t in the 1980s to 2,300 t in 2004. Blue crab habitat quality in the Yellow Sea has been degraded by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including sand mining, land reclamation, and coastal pollution. Various traditional management measures have been implemented, including closed seasons during spawning and size limits, but these measures alone have been unsuccessful to conserve blue crab stocks. Consequently, a total allowable catch and a stock-rebuilding program using an ecosystem-based management approach were implemented in 2003 and 2006, respectively to rebuild blue crab stocks and restore habitats. This program involved assessment of both blue crab stock status and trammel-net fishery impacts at an ecosystem-level using an ecosystem-based fisheries assessment method ( [Zhang et al., 2009] and [Zhang et al., 2010]), which considered fishery data from catch and effort time-series, crab population biology, and ecosystem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habitats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Recent (2008) management status indices have shown significant positive change compared to conditions in 2000 with respect to sustainability of the stock and fishery and with regards to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habitat quality.  相似文献   
96.
狭鳕(Theragra chalcogramma Palas)目标强度的现场测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1993年夏季“北斗”号调查船白令海狭鳕(TheragrachalcogrammaPalas)资源声学调查期间,利用计数—积分法对狭鳕的目标强度进行了现场测定。结果表明,平均叉长516cm的狭鳕的平均目标强度为-343dB;以常规的20Logl形式表示,其目标强度与叉长的关系式为TS=20Logl-68.6dB。该测定结果较目前采用的关系式:TS=20Logl-66.0dB低26dB;应用于资源量计算,其估算值将比现估算值高82%。  相似文献   
97.
The green sea urchin (Strongylocentrotus drobachiensis) fishery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Maine’s economy. The fishery took off in the late 1980s as a result of expanding export markets, but has experienced substantial decline in landings since 1992 because of large decreases in urchin stock abundance. Fishery-independent surveys have not been conducted, and no formal stock assessment has been done prior to this study. Using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the fishery and urchin life history parameters derived from scientific studies, we conducted a formal stock assessment for the urchin stock. A stochastic observation-error length-structured model is used to describe the dynamics of the sea urchin population. A robust Bayesian approach is used for estimating fishery parameters because of concerns of possible outliers in fisheries data and mis-specification of priors.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 current stock is only 10% of the virgin stock biomass and that the exploitation rate is close to 40% suggesting that a large reduction in exploitation rate is necessary.  相似文献   
98.
鳙在不同保藏温度下的鲜度变化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阐明不同保藏温度对淡水鱼类鲜度变化的影响,采用K值、TVB-N、细菌总数和感官检定等 4种鲜度指标,对鳙在 20℃~-3℃范围的 5种不同温度贮藏中的鲜度变化进行比较系统的测定和考察。结果表明:(1)鳙的鲜度变化。在20℃和10℃常温下速度很快,保鲜期从数小时到4天;在 0℃前后的3种低温下速度变慢,保鲜期最长的可达 11天。(2)4种鲜度指标中,以感官的一、二、三级为基准,K 值的一、二级鲜度大体高于或等于感官的一、二级;而 TVB-N 一、二级鲜度(也包括细菌总数)则大体相当于或低于感官二、三级,显示了K值作为代表鱼体死后早期高鲜度等级的特征。(3)计算K 值变化速度常数 k_f 值表明 20℃的 K值变化速度较 10℃高6.3倍,而10℃较0℃仅高3.9倍,显示保持接近 0℃的低温,能明显抑制K值的变化,保持较好的鲜度。文中并指出了在5℃以下的低温范围,由于TVB-N 的数量水平偏低,似不适于作为鳙一类淡水鱼鳞度指标,认为在我国采用 K 值鲜度指标更适合淡水鱼高鲜度质量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
为探究城市湖泊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和分布与水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并评价南昌市典型城市湖泊夏季水质状况,运用多维尺度分析(MDS)和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对南昌3个城市湖泊———东湖、青山湖、月亮湖的轮虫和甲壳类浮游动物群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浮游动物的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轮虫是夏季城市湖泊中浮游动物的优势类群,优势度(Y)大于0.02的浮游动物分别为剪形臂尾轮虫(Brachionus forficula)、裂足臂尾轮虫(Brachionus diversicornis)、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桡足类无节幼体(Copepoda nauplii)和卜氏晶囊轮虫(Asplanchna brightwelli);3个湖泊之间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差异显著(P <0.05),明显划分为东湖群落、青山湖群落和月亮湖群落。叶绿素 a 浓度、浊度和溶氧是浮游动物分布的显著影响因子(P <0.05)。多样性指数评价显示,东湖为清洁型水体,青山湖为清洁-中污型水体,月亮湖为轻污-中污型水体。综合评价表明,东湖和青山湖水体为寡营养水平,月亮湖为中富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100.
为了研究黄海近海鱼类活动规律,采用自主研制的科研型鱼探仪于2015年11月22日至12月5日对调查海域的鱼类活动进行了首次声学调查,统计分析鱼类活动规律。在调查海域布放4套鱼探仪设备对鱼类进行定点长时间监测,并将采集到的鱼类回波数据利用水声技术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到调查海域单体鱼类目标强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鱼类目标强度大小的分布以及鱼类在不同水层和不同时间段的活动情况。结果显示,调查海域冬季鱼类主要活动在4~10 m的中上水层,鱼类分布随着水层深度的逐步增加而急剧减少;从9∶00至13∶00鱼类活动频度呈增大趋势,并在13∶00至14∶00频度达到顶峰(约为38%),随后频度减弱;统计得到该海域鱼类目标强度主要以-49~-40 d B占比最高,目标强度大于-40 d B的鱼类均匀分布在整个水层,目标强度小于-40 d B的鱼类主要分布在4~10 m浅水层。研究表明,采用水声技术能够实现对鱼类活动的监测;调查海域的鱼类目标强度分布比较集中,鱼类在深度上的分布主要集中于中上水层,鱼类在不同时间段的活动情况随水温变化而变化,温度升高鱼类活动频度增加,反之则降低。由此可知,该海域鱼类的种类以暖水物种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