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4篇
  免费   259篇
  国内免费   317篇
林业   424篇
农学   222篇
基础科学   189篇
  495篇
综合类   1177篇
农作物   47篇
水产渔业   559篇
畜牧兽医   501篇
园艺   55篇
植物保护   20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244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不同人为干扰尺度对米槠群落外貌特征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群落外貌探讨不同人为干扰尺度对福建武平米槠林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人为干扰尺度(CK对照、A级择伐更新、B级天然更新、C级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D级杉木林)的加大藤本植物、地面芽植物、地上芽植物、中型叶、草质叶、复叶和落叶的种类逐渐上升或呈“S”型上升,而高芽位植物、小型叶、革质叶、全缘叶、单叶和常绿的种类逐渐下降或呈“S”下降;CK、A级、B级和C级的外貌是由革质、单叶、小型叶为主的常绿高位芽植物所决定的,而D级由草质、单叶、中型叶为主的常绿高位芽植物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92.
基于拟脑智能系统的烤烟烟叶分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烟叶进行检测与分级是控制烟叶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烟叶质量的合理表征参数及其自动提取方法,以及烟叶辅助分级系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应用人工智能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进行烤烟烟叶自动分级,提出一种借鉴生物脑信息处理结构的烤烟烟叶智能分级系统.该系统由思维模型、感觉模型和行为模型3个子系统构成,分别模拟分级专家的思维智能、感知智能和行为智能,具有学习与记忆、判断与模糊推理、分级决策等多种思维功能,以及图像自动采集、上下位机通信等协调与控制功能.应用该系统进行烟叶分级试验的结果与分级专家分级结果的平均一致率可达到85%,与人工分级水平相当.  相似文献   
93.
基于ANN的复垦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预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为能较容易且更准确地获取复垦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将易测定的土壤特性如土壤质地、容重和饱和含水量作为输入变量,采用基于bagging算法的神经网络法建立了用于预测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土壤转换函数法(PTFs)模型,并对徐州矿区复垦土壤的水分特征曲线进行了预测,同时与普通BP算法预测精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PTFs参数模型具有较高的估计精度,bagging算法均方根预测误差比普通BP算法减少了7.5%~27.0%,说明该模型的建立与求解为复垦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预测研究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94.
余世鹏  杨劲松  刘广明  邹平 《土壤》2008,40(6):976-979
为开展长江河口地区土壤盐分动态的中长期模拟与预测,采用人工神经网络中应用较为成熟和广泛的BP网络建立长江河口地区土壤盐分与降雨量、蒸发量、长江水电导率、内河水电导率、地下水位、地下水电导率6因子间的非线性神经网络响应模型。网络模型结构为6-11-1,隐含层单元数用"试错法"确定。选择合适的参数训练和学习网络模型后,对河口地区2003年各月平均根层土壤电导率进行预测,并与线性回归模型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BP网络模型较线性回归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平均相对预测误差为7.3%,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关性良好,可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95.
基于神经网络的混沌时间序列土壤墒情预测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墒情预测预报对农业生产、水分循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应用混沌理论对具有混沌特性的土壤墒情时间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利用神经网络对土壤墒情时间混沌序列重构相空间中相点的演化过程进行了学习、训练及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所需的参数较少,简单易行,即只需要土壤墒情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对预测预报值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证实了该方法相对误差较小,预测精度高,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6.
针对目前设施栽培中营养液动态调配精确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Support vector machine regression,SVR)的营养液调控模型.首先,通过设计嵌套试验采集了13个温度、50组不同Knop营养液(A:99%Ca(N03)2·4H20、B:98%KN03、C:99%KH2P04、D...  相似文献   
97.
杉木人工林直径分布BP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相对直径作为输入向量,以株数累积频率作为输出向量,建立直径分布的BP神经网络模型;用杉木人工林直径分布的实际数据训练,选出的最佳模型,拟合精度为99.03%,检验精度为97.64%,所选模型没有系统偏差.与Weibull分布模型相比,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有效的林分直径分布模拟技术.  相似文献   
98.
在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试验站的优化农业生态模式的长期定位试验地,以恢复14年的常绿针叶林地(马尾松林)、落叶阔叶林地(小叶栎)、针阔混交林地(湿地松-小叶栎)和自然恢复地(受到人为干扰)为样地,并且在附近选择疏草荒地作为对照,研究不同人工林型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人工林型对土壤的理化性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在改善物理性状,增加有机质和养分含量等方面优于针叶林和自然恢复地,均优于疏草荒地。在剖面分布上,也有明显的层次差异,即随土层的增加理化性状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99.
近年来,原来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的模糊理论和人工神经网络有了较多的结合.这是由于在模糊系统设计涉及到的3个问题:第一,模糊规则的选取}第二,模糊概率函数(隶属函数)的确定;第三,模糊决策算法的决定.这在有些系统中并不是十分明确的,而人工神经网络却不需要人为干预,而只需通过实际输入、输出数据的学习即可得到其决策.但是人工神经网络也有其缺点,它不够稳定,单独使用确定度不是很高,而且神经网络中所使用的BP算法有其限制性,只能得到局部最优解. 因此,我们将模糊理论与神经网络相结合,根据其预测值与实际值的误差选取适当的权重,建立二者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关系的模型,用于系统预测.在神经网络中,把BP算法和遗传算法结合起来,得到全局最优解.  相似文献   
100.
苯巴比妥(PB)经化学修饰在其苯环上引入活性基团氨基,合成半抗原对氨基苯巴比妥(pAPB),用重氮化法将pAPB偶联于BSA,合成人工抗原BSA-pAPB,并用红外(IR)、紫外(UV)、SDS-PAGE鉴定;用BSA-pAPB免疫Balb/C小鼠,细胞融合技术建立抗PB的单克隆抗体mAb(PB mAb)杂交瘤细胞株,体内诱生腹水法制备PB mAb,并鉴定其免疫学特性。结果表明,BSA-pAPB偶联成功,偶联率为1∶19;筛选出1B9、3C4、3F6、4E6共4株杂交瘤细胞,其中最好的4E6株间接ELISA效价细胞培养上清为1∶8.1×102,腹水为1∶6.4×105,同种型为IgG1/κ,亲和常数(Ka)为2.08×1010L/mol,对PB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1.35μg/L,与巴比妥的交叉反应率(CR%)为12.4%,与其他化合物无CR。本试验研制出高效价、敏感、特异的PB mAb,可用于PB残留检测的免疫学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