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3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37篇
林业   143篇
农学   215篇
基础科学   101篇
  155篇
综合类   546篇
农作物   101篇
水产渔业   63篇
畜牧兽医   142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7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81.
白跗平腹小蜂在浙江于4月中下旬自然羽化,10月上旬在第3代马尾松毛虫卵中,11月在柳杉毛虫卵中,以老熟幼虫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开始羽化活动。在自然温度下,用柞蚕剖腹卵繁殖,年发生6~7世代。在林间的年周期活动中,其种群数量分别在5~6月和9~10月出现两次高峰。这和马尾松毛虫、柳杉毛虫、水青蛾、大背天蛾和油茶枯叶蛾等主要森林害虫的卵期吻合。该蜂对它们的抑制力分别是16.55%~22.90%’23.45%,2.63%~5.49%,1.97%和3.00%~7.00%。该蜂在林间的水平扩散距离达32m以上。  相似文献   
82.
稻秆潜蝇在重庆市巳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该虫在重庆地区1年发生3代,以第3代幼虫越冬。越冬代.幼虫在3月下旬化蛹,4月中旬至下旬为第1代成虫期,5月上旬为产卵期。5月上旬至6月上旬为第1代幼虫期,6月上旬至下旬为蛹期。第2代成虫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中旬,7月上、中旬为产卵期,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幼虫期,8月上旬至下旬为蛹期。第3代成虫期为9月上旬至下旬,并迁至越冬寄主上产卵,10月初至11月底孵化为幼虫进入越冬期。成虫羽化后1—2h即可交配,但多数于羽化后1—3d才交配。更尾后越冬代于4—9d,第2代于3—7d后产卵,一般1叶仅产1卵,偶有数粒。单雌产卵量2—81粒不等。成虫寿命为20d左右。  相似文献   
83.
长绒棉抗病材料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提出了长绒棉抗病材料选育的技术路线,并在长绒棉抗病材料选育的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研究发现:利用枯萎病病圃,对海陆杂交后代进行回交和复合杂交,在病圃中连续选择,经过几年的选育能够出现稳定的、抗病的长绒棉单株。然后通过病圃、重病田进行株行鉴定及品比试验筛选一批性状基本稳定的抗病材料。  相似文献   
84.
三倍体梨品种F1代染色体数目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以 3个优良三倍体梨品种大水核、安梨、白皮洋和 2个二倍体品种为亲本的 5个杂交组合的 14 7株F1 代进行了染色体数目鉴定 ,发现 2株三倍体 ( 2n =3x =51) ,1株四倍体( 2n =4x =6 8) ,这 3株多倍体均为大水核×白皮洋的F1 代 ,表明三倍体梨品种间杂交也能获得多倍体 ,多倍体出现率为 9.38% ;而三倍体与二倍体品种相互杂交F1 代中没有发现多倍体 ,在三倍体为母本 ,二倍体为父本的F1 代中 ,非整倍体出现率为 6 0 % ;在二倍体为母本 ,三倍体为父本的F1 代中 ,非整倍体出现率为 6 .6 7% ,余者均为二倍体。  相似文献   
85.
hrpZpsta抗病基因大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将具有广谱抗病性的hrpZpsta基因导入大豆,为培育抗灰斑病的转基因大豆新品系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农杆菌介导法,以大豆子叶节为受体,将具有广谱抗性的hrpZpsta基因转入大豆品种"吉林30"中,以耐盐基因badh作为筛选标记性基因,经过抗性筛选,对转基因植株进行PCR检测、Southern杂交和RT-PCR检测分析。【结果】确定的NaCl筛选浓度为200mmol/L。对T1、T2和T3代转基因植株进行PCR检测,得到T1代阳性植株30株,T2代45株,T3代284株,说明外源hrpZpsta基因在转基因后代中能够遗传。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外源目的基因hrpZpsta已经整合进大豆基因组中,且整合位点不尽相同。RT-PCR结果表明,hrpZpsta基因在受体大豆中获得表达。【结论】获得了hrpZpsta基因遗传表达的T3代转基因大豆株系。  相似文献   
86.
用 射线处理水稻品种大力 ,在 M3世代中选育出短根突变体 RM1。现用回交的 RM1及原品种大力进行土培和水培试验 ,评价短根对产量及其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回交的RMI根长、根数和根干重约为大力的 4 0 % ,14 0 %和 6 0 % ;株粒重及株高约为大力的 5 0 %及 90 %。短根形态对经济产量的影响大于对生物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
针对遗传算法在进行多目标优化时,收敛速度慢且易早熟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改进了选择方法和终止判据,并对交叉和变异概率的选取进行了自适应处理。针对含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规划的多目标性,采用模糊理论引入总体满意度很好地解决了多目标归一化问题。仿真算例表明:改进的算法能有效地寻找到全局最优解,明显提高收敛速度,具有良好的自适应特性。  相似文献   
88.
针对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为使太阳能这一新能源更好的服务于农村电气化建设,以沈阳农村地区为例,根据当地的气象、环境状况及具体负荷情况,进行户用独立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对系统的光伏倾角、光伏电池板、蓄电池、控制器及逆变器等进行了优化的设计与选择,在满足用户供电需求下,尽量减少初始投资,同时归纳了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用专业的光伏系统设计软件PVSYST对设计方案进行仿真,对其用户满足率、能量利用率、蓄电池工作状态、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9.
戴高昕 《绿色科技》2011,(8):241-243
指出了随着我国风力发电市场快速发展,迫切要求风力发电技术的同步发展,对世界风力发电技术的特点及我国风力发电技术存在的问题作了简单阐述,从提高控制系统效率和稳定性方面,探讨了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0.
畜禽养殖业沼气发电前景广阔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越发重要。本文通过对农村畜牧养殖业污物状况的调研并综合分析当前养殖业污物处理的途径后指出,在养殖行业推广沼气发电是利用清洁能源、解决环境问题的工程,它的运行不仅解决沼气工程中的一些主要环境问题,而且由于其产生大量的电能和热能,又为沼气的综合利用找到了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