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55篇
  免费   794篇
  国内免费   739篇
林业   1290篇
农学   593篇
基础科学   420篇
  1228篇
综合类   3725篇
农作物   474篇
水产渔业   596篇
畜牧兽医   1233篇
园艺   282篇
植物保护   2047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230篇
  2022年   357篇
  2021年   369篇
  2020年   400篇
  2019年   429篇
  2018年   323篇
  2017年   409篇
  2016年   456篇
  2015年   402篇
  2014年   592篇
  2013年   550篇
  2012年   731篇
  2011年   765篇
  2010年   588篇
  2009年   618篇
  2008年   544篇
  2007年   589篇
  2006年   534篇
  2005年   426篇
  2004年   382篇
  2003年   302篇
  2002年   258篇
  2001年   226篇
  2000年   196篇
  1999年   161篇
  1998年   153篇
  1997年   122篇
  1996年   132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捕食线虫性真菌的分离培养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自然界中的捕食线虫性真菌进行了分离和种属区分,并对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从土壤、粪便等材料中获得了2类活性较强的捕食线虫性菌株:即套捕型(hooping)捕食线虫性真菌和粘捕型(sticking)捕食线虫性真菌。主要的代表种类有3种。这些捕食线虫性真菌在捕食性结构分生孢子形态及某些生物学特性上有一定差异。套捕型捕食线虫性真菌代表种为少孢节丛孢菌(Arthrobotrys oligospara)和梨形指环菌(Dactylaria pyriformis),它们以菌环、菌网作为捕食性结构(器官),以套捕方式杀灭线虫幼虫。梨形指环菌可产生多量厚垣孢子(chlamyalospore)。粘捕型捕食线虫性真菌代表种为纺锤隔指孢菌(Dactylella ellipsospora)。可形成菌结捕食线虫性结构,以粘捕的方式杀灭线虫幼虫。结果表明:捕食线虫性真菌在土壤和家畜粪便中的分离率是40.41%;此类菌适合于生存在阴暗、潮湿、富含腐植质的环境中。在温暖季节时,采用0.4g/L玉米粉琼脂培养基(CMA)易于对其进行分离培养。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对捕食线虫性真菌菌种保存技术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在不同介质保存条件下,捕食线虫真菌分生孢子和菌丝的存活情况及其不是寄生性线虫的能力.结果表明:在设定的保存条件下,分别经过1周冷冻融化或2周反复冷冻融化,被保存的分生孢子接种于玉米粉琼脂培养基上能生长发育:在加入线虫第3期幼虫后,能生产捕食器,对虫体发挥捕食作用.  相似文献   
13.
红鳞蒲桃开花物候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红鳞蒲桃种群的花期物候,单株、单个花序、单花的开花动态进行系统的观测研究,详细测量并记录花部构件,同时调查红鳞蒲桃种群的同花期植物。结果表明:红鳞蒲桃种群的花期物候为8月1日~9月15日(2008年),持续时间46d;单株花期从23d到33d不等;单花序的花期情况较为复杂,总体表现为花朵数越多,该花序持续时间越长,但也有个别情况出现,在开花中期花序持续时间长,开花后期花序持续时间最短,开花前期花序持续时间介于两者之间;在整个种群花期内单花平均开花时间约5.2d,种群开花前期单花的持续时间约为6.7d,开花中期约为4.7d,末花期约为4.3d,种群开花前期单花的持续时间显著大于种群中后期的持续时间。红鳞蒲桃种群的同花期植物隶属于16科21属22种。  相似文献   
14.
Leptin对动物繁殖机能的影响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eptin是由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厌食”激素。自1995年发现以来,就成为最活跃的研究领域。它可通过下丘脑或直接作用于卵巢,对动物青春期的发育、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性激素的分泌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综述了Leptin的生物学特性、作用机理及其在繁殖方面的作用,井指出了它在畜牧生产中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咖啡黑小蠹的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咖啡黑小蠢是近年在兴隆华侨农场严重危害中粒种咖啡的重要害虫。据1989年对4—5年生咖啡树调查,植株受害率100%,枝条受害率29.7—82.5%,虫害枯枝率7.65—17.8%。该虫以雌成虫钻蛀咖啡枝条为害,幼虫和成虫取食蛀道壁上的真菌菌丝。田间种群数量通常在3月上旬开始剧增,3月中下旬为高峰期,7月至10月田间虫口极少,11月以后逐渐有虫口及虫枯枝出现。温度是影响虫口波动的主要因素。2.5%溴氰菊酶、25%杀虫双、40%乐菊酯各兑水1000倍对成虫直接触杀效果显著,死亡率均为100%。48%乐斯本、40%氧化乐果400—800倍液等12种杀虫剂田间喷雾对咖啡枝条蛀洞内的成虫、蛹、幼虫防效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经过蛋白质着色动力学的研究,发现蛋白质着色的行为遵循数学模型Y=aX^b。在pH2-6范围内,蛋白质上染料随染溶pH的下降而上升,在15-30℃温度范围内,蛋白质上染率随温度上升略有提高,当温度超过30℃时,蛋白质上染率逐渐下降。染浴中添加稀土对蛋白质有较强的促染效果,其实质是染浴中蛋白质首先对稀土高价阳离子进行结合,再通过高价阳离子对色素进吸附。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就太谷地区番茄病毒病的消长情况作了重点的描述;同时对症状和病原进行了初步探讨。症状以的卷叶和条斑并重,病原以烟草花叶病毒(TMV)为主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江西三种危害食用菌的绿色霉菌的生物学特性。它们是: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 pers exFn)。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enum Thom)和构巢曲霉(Aspergillus nidulcms(Eidzm)Winter)。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万寿菊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根据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探索了万寿菊的育苗技术和栽培技术以及田间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河北省太行山刺槐种群乔木层生物量、各组分量及种群密度的动态规律。结果表明,刺槐种群自人工造林伊始,其种群总生物量、各组分量、种群密度(断面积表示)即表现出速增性,约至12a生达到峰值,基本符合Logistic规律。此后随个体间竞争的加剧,自疏作用加强,种群呈不稳定状态,种群密度和生物量下降,由一个同龄纯林逐渐趋向于具有多代个体年龄结构稳定的群体,并使种群生物量回复到一个相对稳定水平。本文还建立了生物量及各组分量与种群年龄、密度的相关模型,及W~f(A,G,H)多元线性回归议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