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74篇
  免费   824篇
  国内免费   1378篇
林业   1102篇
农学   825篇
基础科学   514篇
  1202篇
综合类   5093篇
农作物   723篇
水产渔业   600篇
畜牧兽医   4055篇
园艺   525篇
植物保护   537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218篇
  2022年   363篇
  2021年   445篇
  2020年   452篇
  2019年   547篇
  2018年   340篇
  2017年   520篇
  2016年   657篇
  2015年   633篇
  2014年   688篇
  2013年   747篇
  2012年   948篇
  2011年   948篇
  2010年   771篇
  2009年   797篇
  2008年   667篇
  2007年   795篇
  2006年   618篇
  2005年   538篇
  2004年   461篇
  2003年   407篇
  2002年   305篇
  2001年   304篇
  2000年   254篇
  1999年   203篇
  1998年   170篇
  1997年   171篇
  1996年   149篇
  1995年   150篇
  1994年   140篇
  1993年   135篇
  1992年   112篇
  1991年   104篇
  1990年   117篇
  1989年   87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3年   3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李文烨  李青旺  江忠良  张树山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2581-2582,2618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对冷冻解冻后猪精子DNA的损伤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冷冻解冻会对猪精子DNA造成损伤,其彗星率与鲜精相比差异显著(P<0.05);各组冻精之间,甘油添加量为2%~3%(v/v)时,冷冻对猪精子DNA造成的损伤最低,彗星率均低于其余各组(P<0.05).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nm23表达与皮肤鳞状细胞癌(鳞癌)发生、发展与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技术检测66例皮肤鳞癌、12例淋巴结转移灶、21例假上皮瘤样增生及20例正常皮肤中nm23表达情况。结果:皮肤鳞癌中nm23表达下调,但鳞癌中nm23表达与鳞癌的转移、TNM分期、病理分化程度及发病部位无关。结论:nm23基因表达下调是发生在鳞癌演进过程中的一个早期事件。nm23可能不具有抑制皮肤鳞癌转移的功能。  相似文献   
993.
以滇Ⅰ型杂交粳稻高产组合榆杂29保持系滇榆1号B、恢复系南29-1和寻杂36保持系滇寻1号B、恢复系南29-2为材料。采用混合筛选法,从200个RAPD引物中,筛出在两个组合保持系与恢复系间表现RAPD差异的3个标记:OPE-11700,OPE-11820,OPE-111543。分别随机提取4个材料的150个单株DNA,构建4个随机单株DNA群体。利用OPE-11700,OPE-11820,OPE-111543 3个标记鉴别随机单株DNA群体。结果表明:OPE-11700,OPE-11820,OPE-111543 3个标记在4个材料间均能扩增出明显的多态性产物,重复性好,4个材料的单株正确鉴别率分别为:滇榆1号B:97.3%,南29-1:96%,滇寻1号B:95.3%,南29-2:92%。  相似文献   
994.
黄河上游贵德--民和段两岸植被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黄河上游贵德—民和段河岸植被类型的垂直带谱变化规律,采用样地调查方法,分荒漠草原、温性灌丛草原、山地森林草原、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等植被带对植被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995.
在0~10℃低温胁迫下,mefluidide对玉米具有保护作用。20μg/gmefluidide叶面喷洒玉米黄化幼苗与未处理对照材料分别在3±1℃、5±1℃、10±1℃、25±1℃环境中生长3天后,mefluidide处理组线粒体Na ̄+-K ̄+ATP酶活力均高于对照组,细胞膜电解质渗出率均低于对照组。据此初步认为mefluidide对玉米的保护作用可能与mefluidide保护了细胞的主动运输体系,维持细胞膜的正常生理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996.
水稻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胚性悬浮细胞是禾谷类作物原生质体培养的理想材料。本文研究了水稻广亲和中粳品系02428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过程中的细胞学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建成的胚性悬浮细胞系(后期悬浮细胞系)和前、中期悬浮细胞系相比较,细胞团内细胞结合紧凑,细胞壁簿,细胞质浓厚,颗粒状内含物丰富,细胞活力强,质膜凹陷较浅,较平整,质膜强度高。本研究结果从细胞学角度初步探讨了水稻胚性悬浮细胞系适应于原生质体培养的机理。  相似文献   
997.
氮肥用量对不同穗型小麦品种穗部结实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深入了解不同氮素水平下小麦穗部籽粒发育变化规律,为小麦高产施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05~2006年,以大穗型小麦品种矮早8和多穗型品种周麦18为供试品种,设3个氮素水平,分别为180、2403、00 kg/hm2,研究了2种不同穗型的小麦品种籽粒结实粒数、小穗粒重、小穗单粒重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供试品种在3个不同氮肥水平下小穗粒重、结实粒数随穗位的上升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中下部小穗粒重、结实粒数的增加幅度明显大于中上部与上部小穗;平均单粒重随氮肥水平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小穗单粒重最大的穗位低于小穗粒重最大的穗位。对于大穗型品种,小穗粒重和结实粒数表现出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而对于多穗型品种,小穗粒重表现出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小穗结实粒数的影响呈现出不明显的趋势。增施氮肥对提高大穗型品种小穗粒重、结实粒数的效应更明显。[结论]籽粒在穗部的位置决定了小麦穗部籽粒结实与物质积累的空间分布特征。这些研究结果对于量化小麦穗部籽粒产量的调控途径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8.
在对新疆孔雀河流域1973年(MSS)、1990年(TM)、1999年(ETM)3个时期遥感数据进行解译的基础上,得到了研究区3个时期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变化的基础数据。根据这些数据,进行了土地利用/覆盖类型构成比重、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以及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结果表明,1973~1999年间,研究区内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结构的重心,由草地、林地、盐碱地,转向草地、耕地、盐碱地,草地始终是研究区内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耕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革地面积大幅度增加,林地、水域、盐碱地面积大幅度减少;戈壁、沼泽面积减少幅度相对较小,沙地、裸岩石砾地的面积基本不变;区内各种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变化及其相互转化程度非常剧烈;区内土地利用程度逐年提高,土地的开发利用处于发展期。  相似文献   
999.
选用35日龄杜施杂1代断奶仔猪40头,随机分成4组进行高铜及补硒试验.结果表明,Cu 125 ppm+Se 0.3 ppm(Ⅱ组)效果最佳,日增重比 Cu 4.36 ppm+Se 0.3 ppm(Ⅰ组)约提高15.9%(P<0.05);全期耗料较Ⅰ组下降12.6%.Cu 250 ppm+Se 0.3 ppm(Ⅲ组)与Ⅰ组的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耗料较Ⅰ组下降8.0%.但Ⅱ组与Ⅲ组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补 Cu250 ppm 不加 Se(Ⅳ组)与Ⅲ组相比,日增重约减少27.2%(P<0.01),耗料则较Ⅲ组高23.7%.屠体组织切片观察表明,添加高剂量铜(125或250 ppm)对机体组织均不产生病变,但各组的骨骼肌纤维粗细与十二指肠杯状细胞大小有明显的不同,均为Ⅱ>Ⅲ>Ⅰ>Ⅳ.  相似文献   
1000.
研究相关种内控制有性机制的遗传体系,可以对进化的方向和形式提供重要的信息。研完交配机制中,遗传上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是确定属内各个种的进化地位和相互间关系的重要方法。研究种间杂交的频率和程度,以及种间杂交和种内交配可育也有利于进行生物评定。本实验通过D.maydis种内交配和D.maydis与D.carbonum种间杂交的初步研究结果,对D.carbonum的分类地位提出一些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