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8篇
  免费   323篇
  国内免费   385篇
林业   69篇
农学   220篇
基础科学   59篇
  127篇
综合类   1230篇
农作物   51篇
水产渔业   1409篇
畜牧兽医   415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3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232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草鱼细菌性败血症的病原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离和鉴定草鱼细菌性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方法]首先,采集患病草鱼的肝、脾、肾等器官,分别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然后,将各自分离菌种进行镜检、生理生化指标鉴定以及16SrRNA基因序列测定;最后进行人工再感染试验。[结果]分离得到的菌株。经菌体形态、致病性、培养性状、生理生化反应和16SrRNA序列分析鉴定为同一种菌种,即嗜水气单胞菌。人工再感染的草鱼出现了与自然感染草鱼相同的症状。[结论]嗜水气单胞菌是引起草鱼细菌性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992.
"肝胆综合症"草鱼血液生化特性及组织结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组织学和生物化学的方法,对肝脏肿大、变色草鱼的血液生化指标和肝脏组织结构进行研究。与肝脏正常草鱼相比,肝脏变异组草鱼肝胰脏颜色变淡、甚至变绿;肝细胞发生一定程度的脂肪变性或水样变性,甚至胀亡坏死;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直接胆红素(DB)、总胆红素(TB)、甘油三酯(TG)、肌酐(CRE)均显著升高(P〈0.05),血清尿素氮(BUN)和胆固醇(CHO)含量有增加趋势但不显著(P〉0.05),血糖(UGLU)含量和碱性磷酸酶(ALP)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显著性降低(P〈0.05),补体C3、C4的活性值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肝糖原显著性降低(P〈0.05),肝中脂肪含量有所增加但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肝脏外观产生变异草鱼的肝脏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肾脏也受到一定的损害,同时免疫系统也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993.
张青  王锡昌  刘源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4):1407-1409
[目的]探究鲢鱼肉中的挥发性气味活性物质,并分析各个物质对鱼肉整体风味的贡献大小。[方法]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imuh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SDE)提取鱼肉中的挥发性物质,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以及气相色谱一嗅觉测量(GC—olfactometry,GC-O)法对其进行定性分析以及气味特征的评价。由8人组成的评价小组通过芳香萃取物稀释分析法进行嗅觉测量。[结果]通过GC-MS分析鉴定得到了31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11种化合物具有气味活性,另外,有2种未知物也显示了较强的风味。它们分别具有鱼腥、青味、油脂、蘑菇等气味特征。通过稀释分析法发现,(E)-2-辛烯醛和3-甲硫基丙醛对鲢鱼肉的腥味有很大贡献。[结论]SDE—GC-O法能有效地筛选出白鲢鱼肉中的气味活性物质,并能确定各种物质对鱼肉风味的贡献大小。  相似文献   
994.
对渔用单死结高强度聚乙烯(HSPE)机织网片和单死结普通聚乙烯(PE)机织网片的拉伸力学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HSPE与PE机织网片的拉伸力学性能有明显差异,前者有较高的网片强力,而后者具有较大的断裂伸长率。网片拉伸力学性能测试数据的标准差、再现性标准差及变异系数均较小,表示测试结果的分散性较小。在保持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使用HSPE机织网片比使用PE机织网片更经济。  相似文献   
995.
羟基蛋氨酸钙对鲤生长性能和白肌营养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豆粕或鱼粉加豆粕为主要蛋白源配制等氮、等能的豆粕基础饲料或鱼粉饲料,并在豆粕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羟基蛋氨酸钙(MHA-Ca)(0.045%、0.090%、0.135%和0.180%)作为实验饲料。以基础饲料组和鱼粉组为对照,饲喂鲤(47.12±2.54)g8周,测定实验鱼的体长、体重,并计算存活率、相对增重率、相对增长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同时取实验鱼的白肌,测定其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含量。结果表明,0.135%MHA-Ca组的相对增重率和相对增长率显著地高于豆粕基础饲料组(P〈0.05),但与鱼粉组和其他MHA-Ca组没有显著性差异;在豆粕基础饲料中添加0.135%MHA-Ca,饲料利用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地增加(P〈0.01),但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与鱼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豆粕基础饲料组相比,0.090%和0.135%MHA-Ca组鲤肌肉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P〉0.05),但与鱼粉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豆粕基础饲料和鱼粉饲料相比,豆粕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MHA-Ca对鲤白肌中水分、脂肪、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996.
复合微生物制剂对草鱼生长与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正大康"草鱼颗粒饲料配方为基础日粮,将1%的复合微生物制荆作为饲料添加剂投喂草鱼,30 d后分别测定草鱼的生长性能指标与肝胰脏、肠道的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结果显示,实验组草鱼的体重和体长分别比对照增长8.93%(P<0.01)和3.93%(P<0.01);肝胰脏和肠道的淀粉酶的活性分别提高227.36%(P<0.01)和239.56%(P<0.01),脂肪酶的活力分别提高22.51%(P<0.01)和7.16%(P<0.01).从而表明,复合微生物制剂能有效促进草鱼的生长与提高消化能力,为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7.
杜仲对草鱼鱼种生长和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2%、4%杜仲叶粉,0.1%、0.15%杜仲纯粉,饲喂规格为37±3 g的草鱼鱼种(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考察杜仲对其生长、非特异免疫功能的影响.经过60 d的饲养,结果表明:(1)对照组、2%杜仲叶粉组、4%杜仲叶粉组,0.1%杜仲纯粉组、0.15%杜仲纯粉组的鱼体增重率分别为315%、308%、322%、310%、342%,饲料系数分别为1.10、1.17、1.09、1.11、0.97,其中添加0.15%杜仲纯粉显著提高了草鱼增重率(P<0.05),降低了饲料系数(P<0.05);(2)对照组、2%杜仲叶粉组、4%杜仲叶粉组,0.1%杜仲纯粉组、0.15%杜仲纯粉组的血清SOD活性分别为63.03 μ/mL、88.13 μ/mL、112.2 μ/mL、97.59 μ/mL、112.0 μ/mL;溶菌酶活性分别为9.07 μg/mL、7.83 μg/mL、23.55 μg/mL、19.27 μg/mL、30.44 μg/mL.其中4%杜仲叶粉组、0.15%杜仲纯粉组显著提高了草鱼的SOD、溶菌酶活性(P<0.05).上述结果表明,杜仲具有促进草鱼鱼种生长和提高其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8.
欧盟渔业法和共同渔业政策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盟渔业法包括基本法、次级渔业法和判例法。次级渔业法又分条例、决定和指令。欧盟共同渔业政策是涵盖资源利用与养护、结构政策与渔船管理、水产品共同市场、与第三国的渔业关系、渔业执法以及水产养殖等方面的所有规则和机制。虽然共同渔业政策在建设更紧密的欧洲、发展渔区经济、改善渔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水产品贸易标准化、保护消费者健康和环境、增强渔业行业的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保护渔业资源方面却不是很成功。原因在于保护渔业资源不是渔业管理的唯一目标,共同渔业政策的设计者与决策者也要关注渔业行业的经济效益、水产品供给、就业和国家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999.
5个鸭品种生长激素基因座位遗传多态性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PCR-SSCP技术首次分析5个品种鸭生长激素基因座位5'端调控区、外显子与部分内含子和3'端调控区中的多态位点,对具有多态性的位点进行测序,以探讨鸭生长激素基因遗传变异情况,比较不同品种该基因座位遗传多样性差异.结果在5个品种鸭中共检测到5个多态位点,多态位点频率在5个不同品种鸭中存在明显差异.序列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鸭生长激素基因座位5'端与3'端调控区和外显子序列具有极高的保守性,在5个鸭品种间不存在任何差异,所测出的序列与已知鸭GH序列相应部分完全一致.检测出的6处突变点(包括4个替换、1个插入和1个缺失)均位于内含子区域.推测鸭生长激素基因表达差异可能受内含子序列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根据妃子笑荔枝成花易、发梢强的特点,对计划密植园已封行的妃子笑荔枝进行连续3年的还原控冠回缩修剪、一般回缩修剪和不修剪3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还原控冠修剪园间年年不封行,单株产量高;一般回缩修剪的荔枝园最终会走向封行,产量不断下降;不修剪的荔枝园第3年即因株行间重度郁闭而形成平面结果现象,单株产量极低。试验证实了还原控冠修剪技术在妃子笑荔枝上应用是适宜的,能达到高产稳产和延长丰产年限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