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25篇
农学   8篇
  36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62篇
畜牧兽医   38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ABSTRACT:   The present study reports the annual variation in consumption of the sea urchin 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 by avian predators on a rocky shore where the culture of sea urchins has been conducted. Carrion crow and a few gull species were the most abundant avian predators and consumed a large number of sea urchins. Crows consumed mostly natural sea urchins, approximately 36 kg ww/ha per year on the intertidal rocky bench, but the gull species consumed mostly cultured sea urchins, approximately 100 kg ww/ha per year in the culture area. The seasonal variation in the amount of sea urchins consumed by crows was higher than that by the gull species, presumably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 in foraging behavior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seasonal tidal cycle. The natural sea urchins consumed are an allochthonous input from the subtidal to the intertidal habitat, and thus, crow predation may not affect the natural and the cultured populations of the sea urchin. The gull species consumed much of the cultured sea urchin, and thus, may be regarded as an effective predator causing damage to sea urchin culture.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further studies are needed to determine why the gull species selectively feed on cultured sea urchins.  相似文献   
12.
蠋蝽是农林上一种十分重要的天敌昆虫,具有地理分布广、捕食种类多、捕食能力强、适应性好等特点,开发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为了系统总结近年来在蠋蝽研究领域取得的一系列进展,本文从蠋蝽的分类地位、地理分布和形态学、生物学特性、人工繁育技术、控害功能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分析了蠋蝽研究领域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束管食螨瓢虫对猎物的选择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束管食螨瓢虫 Stethorus chengi Sasaji 对桔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 McG.和桔始叶螨 Eotetranychus kankitus Ehara 各螨态以及若螨混合种群的选择捕食作用。结果表明,束管食螨瓢虫成虫喜吃两种猎物若螨;当两种若螨共存时,喜吃桔全爪螨。其喜好性与该种猎物的相对密度和总数有关。束管食螨瓢虫对两种猎物都有正转换行为,但对桔始叶螨的转换程度高于桔全爪螨。  相似文献   
14.
为全面掌握加州新小绥螨四川种群的种群特征,本试验运用两性生命表开展了以朱砂叶螨为猎物的加州新小绥螨四川种群的生长发育、繁殖与捕食率研究。结果表明,加州新小绥螨四川种群不同发育阶段重叠,在雌成螨产卵期结束前雌成螨特定年龄-阶段存活率Sxj明显高于雄成螨。单位时间(12 h)特定年龄-阶段繁殖力fx5、特定年龄繁殖力mx最大值分别为1.74和1.12粒/雌,单雌总产卵量为49.28粒。种群内禀增长率为0.27/d、周限增长率为1.31/d、净增殖率为26.61粒/个体、世代平均周期为12.34 d。在未成熟阶段,加州新小绥螨各螨态特定年龄-阶段捕食率Cxj均呈双峰型,雌成螨和雄成螨捕食率均随时间明显波动。加州新小绥螨取食朱砂叶螨的转化率为4.55、内禀捕食率为0.54、周限捕食率为1.72头。以朱砂叶螨为猎物时,加州新小绥螨四川种群表现出较好的个体发育、种群增长和捕食能力,可作为控制朱砂叶螨的生防资源,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同时朱砂叶螨可作为加州新小绥螨四川种群人工繁殖选择的猎物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天敌昆虫益蝽对草地贪夜蛾的捕食潜力,本试验在室内条件下评价了益蝽5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6龄幼虫的捕食能力,结合田间观察总结了益蝽的捕食行为特点。结果表明:益蝽5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6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模型,对草地贪夜蛾6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瞬时攻击率和处理时间分别为4.671头、1.512和0.215 d;益蝽偏食活猎物,对草地贪夜蛾幼虫致死量大,当草地贪夜蛾幼虫密度大时,益蝽将一头猎物刺吸致死后并不持续吸取,而是快速攻击其他猎物,这一特点对于控制草地贪夜蛾种群数量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6.
七星瓢虫对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的捕食能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评估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对重大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的防控效果,本试验在室内条件下开展了七星瓢虫对草地贪夜蛾1龄、2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和种内干扰研究。结果表明:七星瓢虫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七星瓢虫对草地贪夜蛾1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瞬时攻击率和处理时间分别为233.100头、1.204和0.103 h;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瞬时攻击率和处理时间分别为41.220头、1.075和0.582 h。七星瓢虫的搜寻效应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七星瓢虫对草地贪夜蛾的捕食作用受到较强的种内干扰。试验证明七星瓢虫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较好的控害效果,可用于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实践。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以水稻干尖线虫Aphelenchoides besseyi为食的生长发育特征及其对水稻干尖线虫的捕食功能.结果表明,巴氏新小绥螨以水稻干尖线虫为食时,能正常发育并完成生活史,其生长发育各个历期与取食腐食酪螨Tyrophagus putrescentiae相比无显...  相似文献   
18.
辽东栎的繁殖体及其与种群更新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辽东栎的种子雨及其传播动力、种子传播后的命运、种子萌发、幼苗建立、实生更新对动物捕食的适应和萌生特性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综述,并对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辽东栎种子是多种脊椎动物和鸟类的食物资源,种子萌发和幼苗形成期间的捕食压力导致其实生更新困难,但捕食动物对种子的搬运和埋藏对辽东栎种群更新和扩散具有重要意义;光照和水分对辽东栎的种子萌发和幼苗建立都具有重要影响,在森林管理工作中,适当干扰 (例如择伐) 对辽东栎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与存活以及种群更新都是有利的。较强的萌生能力对维持辽东栎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活力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在强干扰条件下,萌生作为辽东栎通过从种子、幼苗、幼树到成年植株过程中的更新瓶颈的途径,是辽东栎实现种群更新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圆果大赤螨对茶红蜘蛛的捕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圆果大赤螨对茶红蜘蛛捕食作用的拟合方程符合Holling圆盘方程Ⅱ型,功能反应受到猎物虫态、温度和捕食者密度的影响.圆果大赤螨成螨显著地趋向于取食茶红蜘蛛的幼螨和若螨,日均最高捕食量分别达49.31和38.65头,对卵和成螨的选择性较差.在相同猎物密度条件下,温度为15-30℃时,捕食数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温度为(35±1)℃时捕食数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温度为(30±1)℃时,捕食数量最大,这一温度与茶红蜘蛛秋季高峰期的温度相吻合.圆果大赤螨在捕食时存在种内干扰反应,随着捕食者密度的增大,日均捕食量逐渐减少,捕食作用也相应减弱,干扰系数m为0.7589,搜索常数Q为0.9983,E=0.9983P-0.7589.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天敌对龙眼害虫的控制作用,以龙眼角颊木虱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研究红星盘瓢虫和小毛瓢虫对龙眼角颊木虱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2种天敌瓢虫对龙眼角颊木虱的捕食功能反应模型均属Holling Ⅱ型,对猎物的捕食量(Na)都是随着猎物密度(N)的增加而增加,而对猎物的捕食量(Na)和寻找效率(a)均随着龙眼角颊木虱虫龄的增加而降低,处理时间(Th)延长;红星盘瓢虫的寻找效率大于小毛瓢虫,处置时间则更短,在同一虫态既定猎物密度下,红星盘瓢虫的捕食量显著大于小毛瓢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