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7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95篇
水产渔业   152篇
畜牧兽医   2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鲫肠道上皮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增福  吴天星  潘晓东 《淡水渔业》2008,38(1):67-69,34
探讨了健康鲫(Carassius auratus)幼鱼肠道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结果显示,用含有抗生素、胶原蛋白酶Ⅰ、EDTA和胶原蛋白酶Ⅳ组成的D-Hanks液消化无菌分离的鲫肠道可以获得大量细胞团及绒毛隐窝;用含有抗生素、胎牛血清(FBS)、表皮生长因子(EGF)、胰岛素的DMEM培养液进行培养,并根据肠道上皮细胞与成纤维细胞贴壁时间的差异进一步纯化,连续培养12d后可以得到纯化的肠道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12.
13.
菜籽粕中芥子酸和硫甙对异育银鲫生长和生理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使用含“双高”菜籽粕 (硫甙和芥子酸含量分别为 1 8 9g·kg-1 和 0 2 1g·kg-1 )和“双低”菜籽粕 (硫甙和芥子酸含量分别为 3 2 5g·kg-1 和 0 0 5g·kg-1 )的饲料喂养异育银鲫 ,探讨菜籽粕中硫甙和芥子酸两种毒物对异育银鲫的生理机能和生长速度的影响。供试验鱼 1 2 0尾 ,平分为 4组 ,Ⅰ组 (对照组 )饲喂含 4 5 %“双高”菜籽粕的饲料 ,Ⅱ、Ⅲ、Ⅳ组分别饲喂含“双高” 30 %和“双低” 1 5 %、“双高” 1 5 %和“双低” 30 %、“双低” 4 5 %菜籽粕的饲料。经 4 0d饲养表明 ,随“双低”菜籽粕比例增高 ,鱼类增重率和饲料效率明显提高 ,Ⅱ、Ⅲ、Ⅳ组的增重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 35 5 4 %、5 2 98%和 6 5 1 7% ,饲料效率分别提高 4 3 0 1 %、 4 5 31 %和 6 0 33% ,均达显著差异 (P <0 0 5 ) ,但Ⅱ、Ⅲ和Ⅳ组之间的饲料效率和增重率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在肝体比方面各组间差异显著 (P <0 0 5 ) ,并且这种差异与性别相关。随着硫甙和芥子酸含量增加 ,鱼类耐低氧能力也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4.
中草药添加剂对异育银鲫肌肉生化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设计中草药配方Ⅰ和Ⅱ,各以0.5%、1%、2%剂量添加到基础饲料中,饲喂异育银鲫(体重1.6-2.2g),2个月后,测定鱼体肌肉的水分,蛋白质、脂肪、灰分,脂肪酸,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异育银鲫肌肉中水分、蛋白质,各种脂肪酸,水解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均无显著变化,复方中草药添加剂Ⅰ和Ⅱ对异育银鲫肌肉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和呈味氨基酸的含量无不良影响(P>0.05),其中,配方Ⅱ的2%添加量可显著地提高异育银鲫鱼肉的脂肪含量,从而改善鱼的肉质。  相似文献   
15.
用含不同剂量(0~400 mg/kg)氧化苦参碱的饲料饲喂异育银鲫,对异育银鲫在摄食0 d、5 d、10 d、15d、20 d、25 d、30 d时血液中白细胞数量、血清溶菌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等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分别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氧化苦参碱对异育银鲫血液中各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具有不同程度的正效应,但在效应时间上呈现出非同步的特点,其中100 mg/kg试验组的异育银鲫血液中白细胞水平和血清溶菌酶活性分别在第15 d和第10 d达到最高,为1 m l 2.59×106个和11 875.79 U/m l,分别比对照组显著提高了90.44%和443.81%(P<0.01);而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在200 mg/kg试验组中分别在第10 d、第5 d达到最高,为121.46 U/m l和11.94 U,分别比对照组高6.89%(P<0.05)和148.75%(P<0.01)。  相似文献   
16.
饲料中添加包膜氨基酸对异育银鲫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分别进行了两个试验考察包膜氨基酸的作用效果。试验一以硬化油脂、明胶包膜赖氨酸、蛋氨酸,测定了其水中溶失率。结果表明,晶体赖氨酸、硬化油脂、明胶包膜赖氨酸的水中溶失率分别为57.0%、14.3%、21.3%;晶体蛋氨酸、硬化油脂、明胶包膜蛋氨酸的水中溶失率分别为87.7%、19.0%、28.0%,晶体氨基酸经硬化油脂、明胶包膜后,其水中溶失率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二在鱼粉含量为9%的基础饲料(对照组)中分别添加晶体、硬化油脂包膜、明胶包膜的0.23%赖氨酸和0.09%蛋氨酸,饲养平均体重为2.48g的异育银鲫鱼种6周。结果表明,对照组、晶体氨基酸组、硬化油脂包膜氨基酸组、明胶包膜氨基酸组的鱼体增重率分别为169.8%、173.3%、201.4%、200.2%,添加晶体氨酸对异育银鲫的生长无改善(P〉0.10),但添加硬化油脂包膜或明胶包膜氨基酸试验组鱼体增重率为18.6%、17.9%(P〈0.05),饲料系数下降0.28、0.37(P〈0.05),显著促进了异育银鲫的生长。对肌肉营养成分的分析表明,不同处理鱼体肌肉在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组成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上述研究表明,晶体氨基酸经硬化油脂、明胶包膜处理后,其水中溶失率显著降低,利用性显著提高,在低鱼粉饲料中添加后对异育银鲫具有显著的促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基础饲料(对照组)中分别添加1%杜仲皮、杜仲叶、杜仲汁饲喂异育银鲫(115.8±5.0 g)60 d,考察对其肉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照组、杜仲皮组、杜仲叶组、杜仲汁组肌肉失水率分别为25.17%、21.77%、26.57%、17.80%,肌原纤维长度(反映肌纤维耐折力)分别为28.81 mm、36.57 mm、34.22 mm、30.76 mm,羟脯氨酸含量分别为0.132 mg/g、0.222 mg/g、0.168 mg/g、0.185 mg/g,其中添加1%杜仲皮、杜仲汁可极显著降低肌肉失水率(p<0.01),提高羟脯氨酸含量(p<0.05)。添加1%杜仲皮、杜仲叶可使肌纤维耐折力显著增加(p<0.05);(2)免疫性能方面,添加杜仲叶、杜仲汁可提高血清SOD 30.9%、28.2%(p<0.05),但对溶菌酶活性无影响。上述研究表明,杜仲具有改善异育银鲫肌肉品质和提高血清SOD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研究浙江瓯江鲫鱼胸鳍的波动性不对称、两性异形和生育力。雌雄两性的鳍长、鳍条数的不对称均属波动性不对称。雌雄两性的胸鳍长和鳍条数的不对称指数之间相关关系不显著。雌性个体显著大于雄性个体,特定体长的雄性胸鳍长显著大于雌性,雄性的鳍条数显著大于雌性。鳍长和鳍条数的不对称指数雌雄两性差异不显著,雌雄两性鳍条数对称个体的比例差异不显著。以体长和时间为控制变量,怀卵数量与鳍长和鳍条数的不对称指数具有显著的负相关,与鳍长和鳍条数的相关不显著。以体长和发育时间为控制变量,平均卵重与鳍条数的不对称指数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与其他变量的相关不显著。分析表明,雄性较大的胸鳍可能与雄性的性选择有关,胸鳍的波动性不对称可能提供了一种发育历程的指示,间接影响雌性生育力。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异育银鲫肠道菌群和消化机能的影响,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酿酒酵母(0.04%、0.06%、0.08%)、嗜酸乳酸菌(0.01%、0.02%、0.03%)以及枯草芽孢杆菌(0.01%、0.03%、0.05%)3种益生菌制剂,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配制成9种复合微生态制剂。结果表明,酿酒酵母对肠道乳酸菌和芽孢杆菌含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枯草芽孢杆菌对肠道乳酸菌含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3种益生菌对大肠杆菌和气单胞菌含量的影响均显著(P<0.05)。3种试验益生菌对异育银鲫前、中、后肠段的淀粉酶、脂肪酶及蛋白酶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差异不显著(P>0.05)。酿酒酵母对肠道消化酶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最大,对磷表观消化率影响的极显著(P<0.01),对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影响显著(P<0.05)。酿酒酵母、嗜酸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3菌种适当搭配可改善异育银鲫肠道微生态环境,有益于消化酶的分泌和饲料养分的消化,较优的组合为酿酒酵母0.08%、嗜酸乳杆菌0.03%、枯草芽孢杆菌0.01%。  相似文献   
20.
将180尾异育银鲫(allogygenetic cruc ian carp)随机分成3组,每组设3个重复,分别投喂3种饲料:基础日粮(Ⅰ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02%的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 is(Ⅱ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质量分数分别为0.01%的地衣芽孢杆菌和低聚木糖(Ⅲ组),共饲养75 d。结果表明:与Ⅰ组鱼相比,Ⅱ组鱼的增重率显著提高(P<0.05),其肠道食糜中蛋白酶、淀粉酶的活性及食糜中芽孢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大大增加,大肠杆菌的数量显著降低(P<0.05);Ⅲ组鱼的增重率和肠道食糜中淀粉酶的活性显著提高(P<0.05),肠道食糜中大肠杆菌的数量显著降低(P<0.05),乳酸杆菌的数量有增加趋势;Ⅲ组鱼肠道食糜中蛋白酶的活性、芽孢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比Ⅱ组鱼显著降低(P<0.05),大肠杆菌数量有降低趋势,同时,Ⅲ组鱼肝胰脏中蛋白酶的活性比其它两组显著提高(P<0.05),两组之间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因此,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和低聚木糖,可提高鱼体中消化酶的活性,有助于维持肠道内的微生态平衡,促进动物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