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25篇
综合类   78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59篇
畜牧兽医   17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61.
Rainbow trout were fed a diet containing phytase-sprayed and phytase-pretreated soybean meal with different phytase levels. The single factor random block design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n rainbow trout of dietary phytase supplementation on growth performance, nutritional ingredient digestibility and nutrient excretion. After 90 day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eed conversion ratio (FCR) and protein efficiency ratio (PER)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specific growth rate (SGR) was not affected by spraying phytase, but SGR, FCR and PER were not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y phytase pretreatment. A digestibility trial conducted after the feeding trial showed that apparent digestibility coefficient (ADC) of diet protein and minerals was increased with phytase supplementation. However, there was a negative effect of phytase on the ADC of lipid. The excretion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e supplementation of phytase resulted in decreased nutrient excretion in feces, but lipid excretion was slightly increased with phytase supplementation. In addition, the results of P excretion and ADC of P analyzed by t-test showed that phytase pre-treatment method should be a more rational method than the spraying method. The results of SGR, ADC of P and P excretion analyzed by quadratic regression indicated that 2,000–3,000 U/kg levels by the spraying method could be a rational range of phytase supplementation, and about 1,000 U/kg should be an optimal level by the pretreatment method. Thus, use of phytase in rainbow trout feeds can have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相似文献   
62.
采用静水密闭式呼吸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盐度(8、14、20、26、32)、温度(10、15、20℃)和不同体质量(共6组)对钝吻黄盖鲽(Pleuronectes yokohama)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度在8~32时对钝吻黄盖鲽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影响显著,且二者都随盐度降低而减小;温度在10~20℃时对钝吻黄盖鲽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影响显著,在该范围下二者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钝吻黄盖鲽幼鱼随体质量的增加耗氧率和排氨率在减小。随着盐度的增加和温度的降低,二者的O∶N都在降低,范围分别为44.441~12.278和13.446~17.631,在该温度区间下(10~20℃)呼吸和排泄的Q10平均值分别为1.545和2.018,不同体质量下O∶N相差不大。本实验设置的盐度和温度条件下,钝吻黄盖鲽幼鱼的能源物质绝大多数为脂肪和蛋白质,只是所占的比例不同,只有在盐度为8的情况下能源物质为脂肪和糖类。  相似文献   
63.
在水温(26.4±0.79)℃、盐度11、14.5、18、21.5、25和28.5下,将壳长27~28mm泥蚶饲养在流水系统中24h,每一盐度梯度设置3个平行和3个空白对照,以研究盐度对泥蚶摄食、代谢、碳收支及能量代谢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随着盐度的升高,泥蚶的滤水率、摄食率、吸收率和O∶N均先升后降,而耗氧率与排氨率先降后升,在盐度18~21.5时显著达到极值(P0.05),但盐度对泥蚶的耗氧率、排氨率和O∶N影响不显著(P0.05)。泥蚶代谢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提供,盐度18~21.5为泥蚶的适宜盐度范围,此时的能量代谢方程分别为:100C=26.12F+30.75R+5.78U+37.35P;100C=25.06F+32.03R+5.15U+37.76P。  相似文献   
64.
采用封闭流水式呼吸室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碳酸盐碱度(以下简称CA,10、30、50、70、90、110 mmol/L)对体质量为(84.62±6.70)g的达里湖瓦氏雅罗鱼耗氧率、氨氮排泄率、血氨含量及排氨基因Rh家族(Rhag、Rhbg、Rhcg1和Rhcg2)在鳃组织中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碱度的升高,瓦氏雅罗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CA90时,耗氧率和排氨率均达到最低值,表明CA90可能是达里湖瓦氏雅罗鱼所能承受的最大碱度胁迫。相反,随着碱度的升高,瓦氏雅罗鱼的血氨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CA90时达到峰值。然而在CA0~50时,瓦氏雅罗鱼血氨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达里湖瓦氏雅罗鱼进化出特殊的排氨机制,使其体内能够保持较低的氨氮含量以此规避氨中毒。定量PCR显示,参与氨转运的4种Rh基因在不同碱度处理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表达;其中Rhcg1和Rhcg2在高碱度(CA110)最为显著(P0.05),表明Rhcg1和Rhcg2可能在达里湖瓦氏雅罗鱼高碱胁迫下的排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能量代谢研究(O∶N)发现,在CA0~70时,雅罗鱼无需消耗过多能源物质即可实现高碱度胁迫下的能量需求;而在碱度为90~110时,则主要消耗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供能,减少蛋白质耗能,以此降低毒氨的产生。依据上述研究结果,深入探讨了达里湖瓦氏雅罗鱼在高碱胁迫下的排氨策略及其可能的生理和分子机制,为推动达里湖瓦氏雅罗鱼在不同类型盐碱水域的增养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5.
为了研究不同硒源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特定生长率和呼吸代谢指标的影响,以刺参幼参和成参为研究对象,分别强化投喂硒添加量为0.6 mg/kg的硒代蛋氨酸、硒酸钠和亚硒酸钠饲料,试验周期为60 d。结果表明:硒添加组成参和幼参的特定生长率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其中硒代蛋氨酸组最大,且显著大于硒酸钠组和亚硒酸钠组(P0.05),除硒代蛋氨酸组外,其他各试验组成参的特定生长率均大于幼参;硒添加组成参和幼参的耗氧率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其中硒代蛋氨酸组最小,显著小于硒酸钠组和亚硒酸钠组(P0.05),对应组中,幼参耗氧率大于成参;硒添加组成参和幼参的排氨率均低于对照组,除硒代蛋氨酸组成参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外,其余硒添加组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硒代蛋氨酸组的排氨率最小,对应组中,幼参排氨率大于成参;硒添加组成参和幼参的O/N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其中硒代蛋氨酸组最小,但硒添加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应组中,成参的O/N值大于幼参。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硒能够提高刺参的代谢率,促进刺参生长,其中有机硒(硒代蛋氨酸硒)的促生长效果好于无机硒(硒酸钠和亚硒酸钠),且硒代蛋氨酸对幼参的促生长效果要好于成参。  相似文献   
66.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复合酵母培养物对奶牛产奶性能、氮排放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年龄、体重、产奶量及泌乳期相近(135±15) d的荷斯坦奶牛24头,随机分为4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的复合酵母培养物添加量分别为精料浓度的0,0.8%,1.0%,1.2%,随精料饲喂,测定产奶量、乳成分、氮排放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试验2组日均产奶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8.48%,10.05%,8.97%。2)复合酵母培养物能显著提高乳脂和乳蛋白率(P<0.05),显著降低牛奶体细胞数(P<0.05),以试验2组最低。3)在氮排放量上,试验2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比对照组分别降低8.47%,12.01%,9.36%。4)在血液生化指标方面,复合酵母培养物能提高血清中总蛋白、球蛋白、血糖、胰岛素水平(P<0.05),降低尿素氮水平(P<0.05)。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产奶量、乳成分、氮排放及血液生化指标,复合酵母培养物的最佳添加量为精料浓度的1.0%。  相似文献   
67.
为了评估细角螺苗种对低盐胁迫的耐受能力,将细角螺(Hemifusus ternatanus)幼螺养殖盐度自27逐渐降低至22、18和14,测定处理后不同时间细角螺幼螺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结果显示,盐度27降至22后幼螺耗氧率先显著降低,在第二天升至对照组水平,此后略有波动但均与盐度27无显著差异;盐度降至18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盐度降至14,细角螺的耗氧率先有显著升高,后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盐度从27降至22后,幼螺的排氨率在第一、第二天显著升高,其后逐渐降低,盐度自22降至18和14,排氨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盐度22处理后幼螺的氧氮比先降低后升高,盐度18和14处理组先升高后逐渐降低,说明低盐胁迫影响细角螺幼螺能量物质分解代谢的比率,胁迫条件下幼螺以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为主要供能物质。实验结果表明,第一次低盐处理对幼螺呼吸排泄的影响较大,此后再逐渐降低盐度,幼螺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本实验结果可为细角螺养殖和放流前盐度驯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8.
曹善茂  高雪  于卓 《河北渔业》2014,(6):1-5,24
通过试验生态学方法,采用静水系统,对我国北方常见的污损生物匍茎草苔虫(Bugula stolonifera Ryland,1960)排氨率进行了初研究,主要包括匍茎草苔虫在饥饿状态下,温度对其排氨率的影响;温度和盐度交互作用对其排氨率的影响;温度和pH交互作用对其排氨率的影响。为预防控制海洋污损生物对养殖生物正常生长存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为更深一步规划出有效的防治方法提供一定的基础科学依据。具体试验结果为:1.温度对匍茎草苔虫的排氨率具有极其显著的影响,在12~27℃范围内,呈1个峰值变化,在24℃时其排氨率达到最高值;2.温度与盐度的交互作用对其排氨率有显著的影响,在12~27℃条件下,盐度在16‰~40‰范围内,呈1个峰值变化,在盐度32‰时其排氨率达到最高值;3.温度与pH的交互作用对其排氨率有极其显著的影响,在12~27℃条件下,pH在5~10范围内,呈1个峰值变化,在pH为8时其排氨率达到最高值。  相似文献   
69.
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了水流刺激对不同体重(小、中、大3种规格的体重分别为13.348g±1.751g、21.71g±1.247g、30.308g±3.009g)的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幼蟹运动行为的影响,研究了幼蟹在水流刺激(23cm/s)1h及恢复12、24h时的耗氧率、氨氮排泄率、氧氮比和血蓝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小、中、大3种规格幼蟹最大耐流流速分别为23.0、26.7、31.0cm/s,水流刺激对幼蟹的运动行为影响显著。当流速为23.0cm/s时,3种规格的幼蟹均在水槽底部顶流爬动;流速高于23cm/s时,小规格组幼蟹趴于拦网区不动。幼蟹的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随体重增大而降低,在水流刺激1h后,3种规格幼蟹的耗氧率、氨氮排泄率和血蓝蛋白含量均下降,而氧氮比升高;静水中恢复12h,其氧氮比恢复至正常,耗氧率、氨氮排泄率和血蓝蛋白含量升高,至24h恢复到正常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水流刺激1h后和恢复12h时幼蟹的耗氧率、氨氮排泄率差异显著(P〈0.05),恢复24h后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0.
湖南省畜禽粪污排放量估算与环境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了解湖南省畜禽粪便及其污染物排泄情况,为畜禽养殖业污染物防控与治理提供依据。本论文以《2011湖南农村统计年鉴》中畜禽出栏数作为统计基数,根据畜禽粪便排放系数和粪污含量,估测了2011年湖南省畜禽粪污排泄情况。结果表明,2011年湖南省畜禽粪便产生总量为6680.29万t,COD 327.49万t,BOD 302.39万t,NH3-N 26.04万t,总磷30.78万t,总氮64.45万t;畜禽粪便中重金属排泄量分别为Zn 3802.54 t,Cu 2772.43 t,Cr 335.67 t,Pb 265.06 t,Cd 51.11 t,Ni 240.60 t,As 47.63 t,Hg 2.16 t;2011年湖南省畜禽粪便发酵生产沼气总量约为572088万m3。畜禽养殖业粪污排泄量巨大,危害之大,应坚持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三原则,倡导畜牧健康养殖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