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2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08篇
林业   41篇
农学   63篇
基础科学   6篇
  76篇
综合类   337篇
农作物   80篇
水产渔业   73篇
畜牧兽医   270篇
园艺   32篇
植物保护   11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51.
[目的]为检测支原体寻求一种有效、快速的方法。[方法]分别运用DNA荧光染色法和培养法对原材料、细胞和生物制品中的支原体污染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DNA荧光染色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细胞中支原体的污染;培养法在支原体检测中需要的时间较长,但能有效地对原材料、细胞和生物制品中支原体污染进行检测。[结论]有效地检测支原体应根据待检样品的特性来筛选最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952.
在600 ℃和无氧条件下热裂解制备山核桃木、苔藓和松针三种生物质炭,用于研究三种生物质炭吸附阴离子型染料刚果红及阳离子型染料亚甲基蓝的pH效应、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效应。结果表明,碱性条件下三种生物质炭对亚甲基蓝表现出较好的吸附绩效,而酸性条件更利于三种生物质炭对刚果红的吸附。染料的初始浓度效应研究表明,生物质炭能有效吸附亚甲基蓝、刚果红,且吸附等温线能较好地符合Freundlich方程。三种生物质炭对刚果红吸附容量均比对亚甲基蓝吸附容量高。三种生物质炭对亚甲基蓝和刚果红的吸附主要发生在1 h内,然后缓慢增加,经6 h左右达到吸附平衡,吸附过程均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颗粒内扩散模型拟合结果表明,颗粒内扩散阶段是限制吸附速率的主要阶段。  相似文献   
953.
[目的]该研究旨在探讨PCV2感染猪皮肤源树突状细胞内源性抗原加工提呈相关分子转录水平的变化。[方法]用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40日龄健康长白仔猪,于感染后3、7、14、21、35天宰杀,收集皮肤源树突状细胞(DCs)。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感染仔猪皮肤源DC内源性抗原加工提呈相关分子(LMP7,UBP,MHC-I,calreticulin)mRNA水平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LMP7转录水平在感染后3天显著下调(P<0.05),UBP转录水平始终上调,其中在21天和35天显著上调(P<0.05),MHC-I转录水平在7天显著下调(P<0.05),calreticulin转录水平虽有所上调,但差异不明显。[结论]以上结果表明,PCV2在感染早期可抑制猪皮肤源DC内源性抗原加工提呈能力。  相似文献   
954.
为建立猪IFN-β及IRF-3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依据GenBank中IFN-β和IRF-3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并合成各自特异性引物,并以β-actin为内参基因,采用SYBR Green-Ⅰ为染料,建立实时荧光定量检测方法。提取猪肺泡巨噬细胞总RNA,经反转录得cDNA,用特异性引物经PCR扩增得到IFN-β和IRF-3基因,将其克隆至pMD-19T载体,经测序鉴定后得重组质粒,依次10倍稀释做为标准品,建立标准曲线及溶解曲线。结果表明,β-actin基因、IFN-β基因和IRF-3基因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较好,R2≥0.997;溶解曲线为特异性单峰,无非特异性扩增,检测下限可达100个拷贝/μL。建立的猪IFN-β和IRF-3基因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重复性好,为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猪的免疫应答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55.
为了明确小地老虎化学感受蛋白基因AipsCSP2在雌、雄成虫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解析AipsCSP2蛋白的配体结合特性并探讨其功能.本文基于小地老虎性腺转录组数据,利用PCR技术克隆AipsCSP2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系统进化分析;采用qPCR技术测定该基因在小地老虎雌、雄成虫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利用原核表达技术...  相似文献   
956.
本文采取室内研究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报道了 5× 10 8/ml荧光假单胞工程菌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该生物农药对 2~ 3龄幼虫 72h的毒力回归方程为y =- 1.2 32 5 +1.0 346x(r=0 .96 2 6 ) ,LC50 =1.0 5 70× 10 6菌数 /m1;每 6 6 7m2 使用 5 0 0 0~ 10 0 0 0ml可有效控制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危害 ;该工程菌在田间可长期定殖 ,但其数量随外界环境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957.
利用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GISH)技术快速鉴定了栽培稻与野生稻的天然异交种的基因组组成,分析了该杂种在减数分裂中期Ⅰ的染色体配对情况。根据根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现该杂种是具有36条染色体的三倍体;通过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的配对研究,发现该杂种染色体很少发生配对,绝大部分染色体以单价体形式存在;结合GISH技术的分析,证实该杂种是由A、B和C 3个染色体组组成。因此该杂种是栽培稻和小粒野生稻的天然杂交种。  相似文献   
958.
[目的]快速检测食品包装材料中9种禁用染料的含量。[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测定食品包装材料中的碱性橙2、酸性橙2、碱性嫩黄O、孔雀石绿、碱性玫瑰精B和苏丹红(I、II、III、IV),9种禁用染料通过反相C18柱分离,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DAD检测波长为475和550 nm。[结果]9种禁用染料在34 min内得到了很好的分离,该方法的回收率、定量限(LOQ)、精密度和稳定性分别是86.0%~103.9%、0.2~0.4μg/ml、0.68%~1.82%和1.45%~2.36%;9种禁用染料的线性相关系数R20.999(0.1~20.0μg/ml范围内)。7种不同材质的食品包装材料样品检测结果中,只有1个纸质样品中检出酸性橙2,其含量为21.03 ng/cm2。[结论]该方法为食品包装材料中9种潜在的禁用染料检测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结果可靠、快速、稳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959.
荧光指示剂检测甜菜胞内钙离子的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胞内钙离子信号做为第二信使参与植物抗病信号转导途径。以甜菜叶片为试验材料,用孵育方法将Ca2+荧光探针Fluo-3/AM载入甜菜细胞中,并结合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技术,研究甜菜叶片胞质游离Ca2+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采用20μmol·L-1的钙离子荧光指示剂Fluo-3/AM装载顺次进行低温4℃孵育120 min,25℃孵育120 min,可获得较为理想的甜菜叶片胞质游离Ca2+染色结果。该方法可用于检测BNYVV侵染甜菜叶片胞质游离钙离子的变化,为研究甜菜BNYVV入侵甜菜后胞内钙信号作用提供理论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60.
内含肽介导的绿色荧光蛋白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来源于蓝细菌Synechocystis sp.PCC6803的DnaB内含肽的剪切特性,纯化绿色荧光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将内含肽与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绿色荧光蛋白融合于DnaB内含肤的C端,在20℃,pH 7.0的条件下诱导DnaB内含肤的自剪切发生,利用几丁质亲和柱纯化到无素和标签的绿色荧光蛋白,得到蛋白有较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