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4篇
农学   17篇
  38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95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an increased jugular supply of L‐Gln on post‐weaning growth, immune responses, intestinal morphology and autophagy of weaned calves. At 35 days of age, 24 Holstein calves (initial 50 ± 1.5 kg; 35 ± 2 day of age)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to four treatments, and each treatment included five male and one female calves. Holstein calves were assigned to treatments of (i) i.v. infusion of 2 l of 0.85% NaCl, Control group [C]; (ii) i.v. infusion of 8 g/day of L‐Gln mixed with 2 l of 0.85% NaCl solution [L]; (iii) i.v. infusion of 16 g/day of L‐Gln mixed with 2 l of 0.85% NaCl solution [M]; and (iv) i.v. infusion of 32 g/day of L‐Gln mixed with 2 l of 0.85% NaCl [H]; The infusion was 2 h/day for each of 14 consecutive days starting on day 1 after weaning. Feed and water were freely available to all calves. All calves were killed on the 14th day post‐weaning for measurements of autophagy of liver cell and intestinal morphology. Gln has no effect on dry matter intake (DMI) and average daily gain (ADG). Gln infusion increased quadratically the abundance of CD4+, monocyte and the ratio of CD4+/CD8+. The urea N, Gln and Glucose in plasma increased linearly with increasing Gln loads. Gln infusion increased quadratically villus height and crypt depth of intestine. The autophagy level of liver cell was improved with the Gln infusion dose increased.  相似文献   
92.
植物谷氨酰胺合成酶不仅是植物氨同化的关键酶,也是影响植物抗逆性及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对植物谷氨酰胺合成酶的种类、结构、基因、基因表达及其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认为植物对不同氮源吸收及运输的机制、谷氨酰胺合成酶等关键酶不同异构体在植物生长繁育涉及的生理反应中的作用及其调节机制、谷氨酰胺合成酶在利用雄性不育进行杂交育种中可能的应用等仍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3.
 【目的】选用320只1日龄AA肉公鸡,研究谷胺酰胺和天冬胺酰胺对肉鸡部分脂肪性状、血脂指标及相关生脂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研究2种氨基酸对肉鸡脂代谢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双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将试验鸡按体重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分别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中添加1%的谷氨酰胺和天冬胺酰胺,试验期为42 d。屠宰后测腹脂率,游标卡尺测皮下脂肪和肌间脂肪厚度,比色法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固醇(HDL-C),RT-PCR技术检测肝脏、腹脂组织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脂肪酸合成酶(FAS)、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Ⅰ(CPT-1)、脂蛋白酯酶(LPL)、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α(PPARα)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饲粮中混合添加谷氨酰胺和天冬胺酰胺可显著提高肉鸡增重(P<0.05),对料肉比无显著影响(P>0.05),显著提高肌间脂肪宽和皮下脂肪厚(P<0.05),对腹脂率和全净膛率无显著影响(P>0.05);谷氨酰胺组和天冬胺酰胺组可显著降低腹脂率(P<0.05),显著增加皮下脂肪厚和肌间脂肪宽(P<0.05);添加谷氨酰胺和天冬胺酰胺后可显著降低血液TG含量(P<0.05),提高血液TC含量和降低HDL-C水平,影响血脂代谢。3个试验组肝脏中ACC、FAS、CPT-1、PPARα基因转录表达显著降低(P<0.05);谷氨酰胺组LPL 基因表达显著增加(P<0.05)。3个试验组脂肪组织PPARα转录表达显著增加(P<0.05),谷氨酰胺组和天冬胺酰胺组脂肪组织ACC转录表达显著降低(P<0.05),混合组脂肪组织FAS、LPL基因转录显著降低(P<0.05),而CPT-1转录则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饲粮中添加谷胺酰胺和天冬胺酰胺可提高肉鸡生产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腹脂沉积,改善胴体性状。  相似文献   
94.
蛋白核酸合成抑制剂对甜菜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调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氮素诱导下,进行甜菜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的测定,筛选出最佳的氮素诱导处理,研究核酸合成抑制剂放线菌素D和蛋白合成抑制剂放线菌酮对GS在酶活水平上的表达调控。结果表明,NO3-:NH4+=80:20处理时,GS活性最高,并且在此处理下放线菌素D和放线菌酮均能抑制GS活性。说明甜菜GS的表达可能在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上均受到调控。  相似文献   
95.
以豫麦49-198、漯麦18(低氮高效型,LH)和西农509、矮抗58(低氮低效型,LL)4个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3个不同施氮水平(0、120、225 kg/hm2N)下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的氮素转运特征,并分析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氮代谢指标(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LH型品种的籽粒氮素分配比例均高于LL型品种,且氮素分配比例随着施氮量的增大而减小;LL型品种的营养器官氮素分配比例较LH型品种高,且氮素分配比例总体随施氮量的增大而增大;总体上功能叶和穗下节中GS活性表现为LH型LL型,且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总体上不同施氮量处理功能叶和穗下节中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不同氮效率品种的功能叶和穗下节中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表现为LH型LL型;功能叶和穗下节中GS活性与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在开花后7 d时相关性达到最高。花后7 d时的GS活性可作为小麦营养诊断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6.
不同氮效率玉米基因型苗期对光和氮响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氮效率表现差异显著的三个玉米自交系幼苗采用不同光强和氮浓度处理,比较根冠比、生物产量、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氮效率自交系对不同氮浓度与光照强度处理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氮低效材料在低光低氮条件下的生物产量表现比氮高效材料好,在高光高氮条件下时生物产量表现比氮高效差;氮高效材料随着氮浓度增加比氮低效材料更能保持根的发达性,表明根系是氮高效的保证。不同氮效率自交系生物产量和硝酸还原酶光氮最佳耦合点值不同,氮低效自交系出现光氮最佳耦合点时所需要的氮浓度(或光强)要比氮高效自交系低。因此,玉米基因型氮效率的发挥不但需要适宜的供氮水平,还需要合适的光照强度。  相似文献   
97.
施氮水平对冬小麦冠层氨挥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索冬小麦全生育期冠层氨挥发规律、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对麦田氨挥发的贡献率,设置0、90、180 kg N·hm~(-2)三种氮素水平,利用改进型通气式氨气捕获装置,原位分析冬小麦冠层氨挥发速率及其与叶片氮素生理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麦田氨挥发主要发生在施肥后2~3周,全生育期累积挥发量为3.773~8.704 kg N·hm~(-2),施氮显著提高了麦田氨挥发累积量(P0.05),土壤与冠层氨挥发累积量分别为3.289~7.773 kg N·hm~(-2)和0.750~1.461 kg N·hm~(-2),对麦田氨挥发的贡献率分别为87.2%~89.3%和15.4%~19.9%。不施氮条件下,冠层无氨气吸收;低施氮(90 kg N·hm~(-2))下,冠层氨气吸收主要发生在苗期;高施氮(180 kg N·hm~(-2))下,苗期、返青期和灌浆前期冠层均有氨气吸收发生。冠层氨挥发主要发生在开花期、灌浆末期至枯死期,分别占冠层氨挥发的4.5%~9.3%和79.1%~99.0%;冠层氨挥发速率与叶片氨气补偿点、质外体NH+4浓度显著正相关(P0.05),与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质外体溶液pH相关关系不显著(P0.05)。总之,开花前,不施肥条件下冬小麦冠层向大气中释放氨,施肥后,冠层从大气中吸收氨。冬小麦开花后,不论施肥与否,冠层都向大气层释放氨。  相似文献   
98.
本试验以大肠杆菌型脂多糖(LPS)建立氧化应激模型,探讨了谷氨酰胺(GLN)对断奶仔猪氧化应激的影响。选用24头28日龄的健康三元(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和应激组饲喂基础饲粮,GLN组饲粮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GLN,试验期为30 d。在试验第22、25、28和30天,应激组和GLN组仔猪分别按每千克体重腹腔注射100μg LPS,对照组仔猪腹腔注射相同剂量的灭菌生理盐水,第30天进行前腔静脉采血并屠宰采取所需肠道样品,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结果显示:1)LPS攻毒前各组血清抗氧化能力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LPS攻毒后,应激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LN组血清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低于应激组和对照组(P0.05)。2)LPS攻毒后,在十二指肠黏膜中,GLN组过氧化氢酶(CAT)和锌铜超氧化物歧化酶(Cu Zu SOD)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应激组(P0.05)。在空肠黏膜中,GLN组CAT、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PX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应激组(P0.05),对照组GPX4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应激组(P0.05)。在回肠黏膜中,GLN组和应激组CAT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PX4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LN组Mn SOD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应激组(P0.05),Cu Zn SOD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GLN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断奶仔猪因LPS引起的氧化应激,以期为实际生产中减少氧化应激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
谷氨酰胺合成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作物对氮素的吸收利用能力是其生长发育及品质形成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谷氨酰胺合成酶(GS)在高等植物氮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氮代谢的关键酶。本文介绍了GS的结构和类型,并对GS在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0.
研究了盆栽条件下土壤中锰(Mn)污染对甜菜叶片叶绿体色素含量和幼苗期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n含量的增加,叶绿素a+b、a/b及类胡萝卜素值逐渐减小;叶片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isco)含量下降,蛋白水解酶活性升高;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其中以0.8mmol/L处理12d的影响最大。品种间比较,甜单301的类胡萝卜素和Rubisco含量降幅均大于KWS9419,而NR和GS活性在两品种上都显示出低剂量刺激高剂量抑制的特点,且时间累加效应明显。甜单301对Mn污染的敏感性高于KWS9419,而KWS9419对高Mn毒害的耐受性优于甜单3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