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21篇
农学   13篇
  6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利用EMS化学诱变改造玉米自交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用生产上的玉米骨干自交系,使用不同浓度的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其成熟花粉.处理后代采用系谱法种植;在后代群体选择早熟、晚熟和各种有利用价值的株型变异;通过M1、M2代两代田间选择和M3代田间鉴定, 从多个自交系中选出了已稳定的早熟、晚熟突变体和一个有利用价值的株型突变体;并得出浓度为0.667×10-3的EMS-石蜡油有利于早熟突变的发生,而大于10-3的EMS-石蜡油有利于晚熟突变的发生.由于所得自交系为原自交系的等基因突变体,因此该技术在育种实践和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
EMS诱变水稻矮生资源的鉴定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水稻优良籼型恢复系缙恢10号,获得了24份半矮化突变体,其中4份较为特别.与其他半矮化突变体相比,d11和d24的包穗程度较轻,分别为-2.7和-2.6cm,农艺性状变化较小,有效穗与原始材料相比无变化;缙恢10号对GA3敏感,d9和d18对GA3钝感,d9是全节间缩短型突变体,d18则为顶...  相似文献   
23.
多倍体是一种有效的育种途径,多倍体药用植物具有器官巨大,产量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回顾了近年来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原理和方法,并总结了药用植物人工诱导多倍体的研究进展以及应该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4.
秋水仙素诱导地锦多倍体研究   总被引:14,自引:9,他引:5  
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不同萌发时期地锦体细胞胚胎及丛生芽苗诱导多倍体,对多倍体植株进行染色体数目及稳定性检测。结果表明:(1)秋水仙素对地锦体胚及丛生芽的生长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对根系生长的抑制尤为明显。以0.05%秋水仙素处理48h以上对地锦体胚萌发有显著抑制作用,0.1%浓度处理96h产生完全抑制。(2)0.05%秋水仙素处理1cm体胚48h可诱导3.3%地锦体胚产生多倍体嵌合植株,多倍细胞比率40%。以0.1%秋水仙素处理地锦丛生芽24h,多倍体诱导率可达13.3%,多倍细胞比率62.5%~75%。说明秋水仙素处理丛生芽效果要好于处理体胚。(3)本实验诱导的多倍体植株全为混倍体,多倍细胞占40%~75%,但在无性增殖中有逐代下降趋势。(4)多倍体植株中出现4裂和5裂叶片的变异体。  相似文献   
25.
本文报道了 1999年度云南省甘蔗研究所光周期诱导难开花甘蔗亲本开花的研究结果。本研究以 4月 1日和 6月 1日两种起始处理时间 ,12小时 2 5分和 12小时 15分两种固定日长处理 ,于10月 1日起递减光 30秒至抽穗时止的光周期诱导技术分别对 9个难开花亲本进行了开花诱导研究。结果 :在高纬度、高海拔的开远地区 ,首次诱导了热带种克林斯它林那、越南牛蔗开花 ,4 8Mouna、拔地拉孕穗 ;另外 ,粤糖 57/ 4 2 3、Co4 19、闽糖 70 / 6 11在 1998年的基础上 ,继续被诱导开花 ,且始花期提早 ,平均抽穗率提高。本文还讨论了在光周期处理一致的条件下 ,温度可能是影响难开花亲本开花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6.
肉鸡腹水综合征的病因,诱因及防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发生与肺动脉高血压,环境中缺氧,日粮水平,饲料和饮水中的钠离子水平,某些感染等有不同程度的关系。应查明当地导致BAS的病因和诱因,制定并实施综合的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27.
当前生物技术在竹子上的应用主要可归纳为竹子快繁、组织与细胞培养、开花人工诱导和遗传改良四个方面。竹子快繁技术集中于丛生竹幼枝的离体培养,已有4个竹种在生产上应用;组织与细胞培养在60多个竹种上获得成功;开花人工诱导对难开花的竹子来说是杂交育种和开花生理生化研究的理想研究系统,在10个竹种中诱导成功;运用生物技术进行竹子遗传改良尚待深入研究。生物技术在竹子上应用的重点应该是珍稀竹种或优良无性系快繁、生理和生化研究、竹子遗传改良。  相似文献   
28.
电磁诱导对葛根素结晶速率、晶体形貌及纯度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醋酸-乙醇、乙醇-水、异丙醇中的葛根素进行电磁诱导结晶,用扫描电镜观察结晶颗粒的微观形貌,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纯度检测,结果表明:在0.24T磁场诱导下,葛根素结晶速度加快;晶体纯度均有提高;在异丙醇中电磁诱导结晶,可得纯度达99.5%的超纯品,而且在同一溶剂系统,电磁诱导下能获得均匀且排列规则、有序的晶体。  相似文献   
29.
不同催青处理的二化性家蚕体内过氧化氢代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25℃明催青和15℃暗催青对二化性家蚕品种丰一体内的H2O2代谢影响。在催青期,前一种处理的蚕卵体内H2O2代谢水平在中后期呈U型变化,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后期迅速上升;后一种处理的蚕卵体内H2O2代谢水平在第16天出现峰值,CAT活性在后期缓慢上升。在幼虫期,两种催青处理的H2O2代谢基本相似,均是H2O2代谢水平随龄期增加而逐步下降,CAT活性在1~4龄逐步下降,而在5龄期有所回升。在蛹期,前一种处理的H2O2代谢水平分别在第2天和第9天出现峰值,CAT活性分别在第3天和第6天出现峰值;后一种处理的H2O2代谢水平在第4天出现峰值,CAT活性在第5天出现峰值。上述结果表明,不同催青条件显著改变了家蚕催青期和蛹期的H2O2代谢,滞育诱导阶段的家蚕H2O2代谢可能与滞育激素(DH)的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0.
将口蹄疫病毒VP1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用不同的IPTG浓度与不同诱导时间诱导菌株表达VP1蛋白,分析不同IPTG浓度及不同诱导时间对蛋白表达量的影响,以确定最佳表达条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IPTG浓度的增高,表达量并不会随之增大;而在菌体对数生长期内,随诱导时间的延长,表达量会随之增大。最后确定当IPTG浓度为3 mmol/L,诱导表达到最长时间9 h时,VP1蛋白表达量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