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21篇
农学   13篇
  6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51.
【目的】为解决我国南方温敏核不育水稻制种过程中遇低温易发生育性转换问题,对处于育性转换敏感期的温敏核不育水稻进行低温诱导并喷施不同浓度乙烯利,探讨其对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的影响。【方法】利用温敏核不育水稻株1S和准S为材料,在育性敏感时期对其进行连续7d冷灌池低温(22.5℃)诱导并分别喷施乙烯合成促进物质乙烯利和抑制物质二氧化氯溶液,统计花粉可染率及套袋自交结实率,对乙烯合成关键酶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分离并分析了乙烯合成途径关键酶OsACO5OsACS5的启动子。【结果】在22.5℃低温诱导条件下,株1S和准S连续7 d喷水处理后的可染花粉率分别是4.3%和8.9%,套袋结实率分别是1.6%和2.5%;与喷水对照相比,喷施1600mg/L乙烯利,株1S和准S可染花粉率分别下降3.3和7.2个百分点,且都无结实;喷施1500mg/L二氧化氯溶液的株1S和准S可染花粉率分别上升3.5和3.3个百分点,套袋结实率分别上升0.78和0.52个百分点。在低温诱导条件下(以喷水为对照),连续7 d喷施1600mg/L乙烯利时,株1S和准S幼穗中OsACO5OsACS5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分别是对照(喷水)的1.19、1.24(株1S)和1.24、1.1(准S)倍;连续7 d喷施1500mg/L二氧化氯溶液时,株1S和准S幼穗中OsACO5基因表达量变化不显著,而株1S和准S中OsACS5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分别是对照(喷水)的93%和89%。与正常大田温度相比,在22.5℃低温诱导7 d时,喷水、喷施1600mg/L乙烯利及1500mg/L二氧化氯溶液处理分别会导致株1S和准S幼穗中OsACO5OsACS5基因下调表达。此外,发现OsACO5OsACS5的启动子除含TATA盒和CAAT盒等基本结构以外,还含有多个组织特异表达及乙烯调控顺式作用元件。【结论】低温诱导条件下,在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敏感期,喷施1600mg/L乙烯利可抑制育性转换。  相似文献   
52.
为探讨低温-高温激变诱导豌豆同源多倍体的新方法,控制人工气候室低温1~3℃、高温30~35℃和棚室低温0~-3℃、高温30~35 ℃诱变豌豆多倍体.试验结果表明,在人工气候室1~3℃低温、30~35℃高温激变条件下,处理豌豆现蕾初期的植株,可诱导14.10%~18.12%2 n花粉粒的产生;在棚室0~-3℃低温、30~35℃高温进行温度激变处理,可促发0.8%~1.6%豌豆同源多倍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3.
绿花重瓣铁线莲愈伤组织诱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绿花重瓣铁线莲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2,4-D与6-BA对绿花重瓣铁线莲愈伤组织诱导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生长调节剂单独使用时,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且2种愈伤组织诱导的部位及形态有明显的不同,2,4-D诱导的部位为茎段中部,愈伤组织白色膨松,6-BA诱导的部位为茎段顶端,愈伤组织浅绿色疏松;2,4-D与6-BA配合使用时,相互存在拮抗作用,不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  相似文献   
54.
以水培I-72杨(Populus euramericana San Martino)的叶片和叶柄为外植体,探讨了I-72杨植株再生的方法。结果表明:I-72杨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BA 0.5mg/L+NAA0.1mg/L,愈伤组织诱导率为97.0%,不定芽分化率为91.1%;在诱导培养基中添加Vc(150 mg/L)能有效地抑制叶片的褐变,褐变降低率达25.0%;不定芽在MS+BA 0.3mg/L+NAA 0.05mg/L培养基中继代增殖系数为6.3;添加0.8mg/L GA3对继代培养中不定芽的伸长和增殖有显著效果;在生根培养基1/2MS+NAA 0.05mg/L+IBA0.2mg/L上,生根率达93.5%。  相似文献   
55.
A rapid and efficient method for the regeneration of plantlets from root explants ofRobinia pseudoacacia L. by suspension culture was established. The roots taken from aseptically grown 15-day-old seedlings were used as explants. It was determined that photoperiodicity was necessary for root proliferation, and that the promotive effect of IAA (3-indoleacetic acid) on root proliferation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IBA (3-indolebutyric acid). The roots cultured in 1/2 MS liquid medium containing 3 μM IAA and 1% sucrose at 25°C under 16-hour photoperiod with 50 μmol m−2s−1 PPFD (photosynthetic photon flux density) shaking at 100 times/min reciprocally showed high efficiency for root proliferation. BAP (6-benzylaminopurine) was found to be essential to induce adventitious shoots from the roots, and the roots cultured in the medium supplied with 3 μM BAP combined with 1–6 μM IAA for 3 weeks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as in the root proliferation period were most suitable for adventitious shoot inducement.  相似文献   
56.
【目的】旨在探索诱导海岛棉体细胞胚胎同步化发生的有效方法。【方法】以海岛棉品种新海16号的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了低温、饥饿和渗透处理诱导体细胞胚胎同步化发生的效果。【结果】在低温处理组中,4℃诱导时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数量随着低温诱导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10℃诱导时,不同诱导时间下各处理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数量差异不显著,但都显著高于对照(28℃);缺磷、缺氮、缺肌醇3种饥饿处理的体细胞胚胎的数量都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减少;渗透处理组中,在含40 g·L-1葡萄糖的培养基上诱导7 d的效果最佳。【结论】4℃处理3 d、缺磷处理5 d、缺氮处理5 d以及40 g·L-1葡萄糖诱导7 d可以显著促进新海16号的体细胞胚胎同步化发生,其中4℃处理3 d的诱导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7.
由于数据的分布和冗余使得分布式查询处理更加复杂,因此如何进行查询优化是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重要问题.现有的查询方法主要有集中式查询、全局用户查询、遗传算法、回溯法等,但这些方法的查询效率都较低.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根据分布式数据库的特点,首先采用诱导分割对数据进行合理的分布,然后在回溯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等式查询思想,并给出一种优化查询方案.该方案根据数据特点构造相关联接表,查询时首先从联接表中得到相关信息,从而缩小范围并迅速得到查询结果,有效地提高了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查询效率。  相似文献   
58.
干扰素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FN是一类广谱抗病毒物质,本文就IFN的性质、分类、IFN的产生与诱导、IFN的基因结构、IFN的生物学作用及机理、IFN的应用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9.
以里氏木霉(Trichodermareesei)RutC30为产酶菌株.经适当预处理后的啤酒麦糟为碳源或诱导物,通过深层培养可获得较高浓度的纤维素酯液.当固体碳源浓度为20g/L,碳氮比为8.5时,于初始pH=4.8,温度26~28℃,转速150r/min下培养,其发酵时间为6d.酶液浓度可达3.8FPIU/ml,酶产率为172FPIU/g纤维素.  相似文献   
60.
诱导青年母猪卵泡发育及排卵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制剂对43头青年母猪进行诱导排卵,研究了其卵泡发育及排卵规律,并探讨了诱导处于卵巢机能静止期的母猪发情的最佳途径.结果表明,母猪接受交配时间越长,处理后的排卵效果越好,发情母猪初次交配时间集中在注药后69~126.5 h;卵泡发育总数为(11.90±4.41)个/头,与发情微弱及不发情母猪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说明卵泡发育总数与母猪发情表现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进一步观察青年母猪早期胚胎发育的渐进性,发现进入输卵管内的胚胎处于2~4细胞期,进入子宫时处于4~8细胞期,时间在初配后51~59 h;胚胎全部进入子宫的时间在母猪初配后71~83.5 h,且诱导排卵不影响胚胎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