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9篇
  免费   515篇
  国内免费   369篇
林业   290篇
农学   194篇
基础科学   203篇
  439篇
综合类   1184篇
农作物   103篇
水产渔业   1550篇
畜牧兽医   159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493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253篇
  2019年   252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271篇
  2016年   228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324篇
  2012年   305篇
  2011年   244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229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中国水产养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框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年来,中国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产量大幅增加,随着绿色养殖概念的提出和总量控制制度的不断完善,水产养殖污染物排放强度明显下降,水产养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工作已见成效.本研究分析了水产养殖环境污染的产生与排放情况;总结了中国近年来为实现水产养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在优化养殖布局、控制养殖环境污染、发展健康养殖和开...  相似文献   
122.
在当前全社会高度重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厘清农村金融深化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基于金融深化理论,利用2008—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在测算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和农村金融深化程度的基础上,采用FGLS方法和SYS-GMM方法,系统考察了农村金融深化对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农村金融深化程度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由2008年的1.029 5和1.039 3上升到2017年的2.717 4和2.604 8,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1.39%和10.75%。农村金融深化显著促进了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提升,且这种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相比于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深化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提升作用在东部地区更加显著。运用面板门槛模型检验发现,地区之间农村金融深化程度、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和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的不同,是造成农村金融深化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因此,提出不断增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金融供给,因地制宜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促进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3.
124.
125.
基于渔业产业现状,分析国内外在大型渔业平台、深海网箱和养殖工船方面的发展现状,提出“游弋式”养殖工船及深远海渔业的基本概念。受限于投资成本、技术发展水平等客观因素,中国深远海养殖发展速度缓慢,但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笔者针对现阶段渔业粗放型生产方式的现状,从国家战略、渔业改革和产业需求等角度分析深远海渔业发展的必要性,认为发展以养殖工船为代表的深远海大型渔业平台是实现渔业强国之路的有效途径之一,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深远海渔业平台的开发之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6.
Potato virus Y(PVY) is a non-persistent virus that is transmitted by many aphid species and causes significant damage to potato production. We constructed a spatially-explicit model simulating PVY spread in a potato field and used it to investigate possible effects of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initial inoculum levels, vector behavior, vector abundance, and timing of peak vector activity on PVY incidence at the end of a simulated growing season. Lower PVY incidence in planted seed resulted in lower virus infection at the end of the season. However, when populations of efficient PVY vectors were high, significant PVY spread occurred even when initial virus inoculum was low. Non-colonizing aphids were more important for PVY spread compared to colonizing aphids, particularly at high densities. An early-season peak in the numbers of noncolonizing aphids resulted in the highest number of infected plants in the end of the season, while mid-and late-season peaks caused relatively little virus spread. Our result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integrating different techniques to prevent the number of PVY-infected plants from exceeding economically acceptable levels instead of trying to control aphids within potato fields. Such management plans should be implemented very early in a growing season.  相似文献   
127.
本文对浙江省池塘养殖、滩涂养殖、浅海筏式养殖、工厂化养殖和网箱养殖等典型养殖模式 环境中铬的污染情况进行抽样调查,根据本单位开发方法对总铬和有效态铬中的两种价态铬进行测 定。结果表明,我省水产养殖环境中,水质中总铬和毒性较大的Cr6+含量较小,均在《生活饮用水卫 生标准》(0.05mg/L)限量标准以下,未发现超出渔业水质标准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8.
草地贪夜蛾到底有多“贪”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其巨大的破坏性主要源于其具有贪吃、贪育、贪婪、广适、耐药等特性。治"贪"就是要利用它的贪性发展出一系列的治理措施和技术,使得其贪性难以发挥,将其种群密度控制在经济为害水平以下,以保障作物生产和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29.
一种播补一体化新型马铃薯播种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马铃薯漏播补偿方案普遍需附加补偿种箱及单独设置补偿排种通道,导致系统结构复杂、补偿种薯落点偏差较大。为此,本研究提出了基于单向离合器的播补一体化马铃薯播种机新方案。该方案排种链轮正常播种使用地轮动力,而补偿状态在单向离合器协调下转移至补偿专用电动机,补偿完成后则继续恢复至地轮。基于此,在计算所需时间内,采用后一取种勺上的种薯直接追赶前一缺种位置的追赶式补偿方案,可以使补偿种薯也在原排种通道中运动,独立的补偿种薯专用通道不再需要,从而使系统结构简化、可靠性提高。样机田间试验表明,所采用的红外辐射排种监测系统误判率不超过1‰,系统平均自然漏播率对排种速度不敏感,漏播补偿成功率随着排种链速度的增加而快速降低,但即使达到正常排种链速最高值0.8 m·s-1,依然有平均74%以上的漏播能被成功补偿,系统平均最终漏播率不足平均自然漏播率的1/4,漏播补偿作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0.
浑善达克沙地公路综合防护技术及其效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浑善达克沙地省际通道综合防护体系包括:公路沙害快速治理和沙源控制技术及耐风沙植被建植技术。阻沙带、固沙带改变了风沙流结构,降低了输沙强度,增加了地表粗糙度,有效的起到了削弱风速,阻截流沙,控制沙丘前移,保持地表稳定的作用;建立稳定的耐风沙植被是持久固沙和生物防护的核心;首次大规模使用“固沙网”专利技术产品用于公路快速固沙保苗,实践证明采用固沙网与柳条立式沙障的组合固沙技术对于快速固沙和植被恢复的作用更加显著;并提出了公路沙害快速治理技术体系与配套的技术措施。项目实施过程中3年投入产出比为1∶2.6,通过公路沙害治理工程的实施,稳定防护10年的经济总收益为4.67亿元;如将挖方路堑段砂质陡坡用植物固沙措施代替传统石砌护面墙技术推广至其它工程,效益更为显著。该项目技术研究与工程建设紧密结合,操作性强,能快速有效治理荒漠化地区公路沙害,总结出了沙区公路、铁路沙害的治理模式,对于我国荒漠化治理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