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7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42篇
水产渔业   115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章鱼胺受体(octopamine receptor,OAR)广泛存在于无脊椎动物中,具有调节神经肌源性节奏收缩、调节c AMP水平、参与磷酸化途径等多种重要功能,但其在贝类中的研究却很少。该研究克隆了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OAR基因(pf OAR)的c DNA全长序列,比较分析了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该基因在不同组织和幼体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差异以及贝壳损伤后该基因在外套膜中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pf OAR的c DNA全长1 890 bp,开放阅读框1 659 bp,编码552个氨基酸,有7个跨膜结构域,具有G蛋白偶联受体的共性。pf OAR在6个被检测的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外套膜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织;幼体发育过程中pf OAR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变态期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时期;人为损伤贝壳36 h后,pf OAR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这些结果表明pf OAR在合浦珠母贝中可能具有多样化的功能,参与了贝壳的形成和修复,为进一步开展pf OAR的功能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72.
在水温22.8~24.6℃,盐度24~25,pH 7.82~8.36的条件下,研究了培育密度及饵料种类对四角蛤蜊幼虫生长、存活及变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培育密度(5、10、15、20、30个/ml)下,幼虫的生长速度、存活率随着密度的增大而降低;30个/ml试验组幼虫不能发育至匍匐幼虫;5、10、15、20个/ml试验组幼虫的变态率随着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各阶段的发育时间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不同的饵料种类及投喂方式,即单独投喂金藻(J)、小球藻(Q)与混合投喂[JQ11(J:Q=1:1)、JQ12(J:Q=1:2)、JQ21(J:Q=2:1)]对幼虫的生长速度、存活率、变态率及幼虫各阶段发育时间的影响也不同,单独投喂效果较差,混合投喂效果相对较好.在四角蛤蜊苗种生产过程中,培育密度10个/ml较为合理,且混合投喂比单独投喂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3.
光照强度对拟穴青蟹幼体生长及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拟穴青蟹为研究对象,研究了1 000 lx、3 000 lx、5 000 lx、7 000 lx、9 000 lx五组光照强度对其溢状幼体蜕皮、生长及能量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1)1 000 lx试验组幼体从第4期潘状幼体(Z<,4>)阶段起即期变态成活率明显下降,全部实验幼体最终均不能变态为大眼幼体(M);5 0...  相似文献   
74.
半滑舌鳎胚胎发育及稚鱼变态过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显微镜对半滑舌鳎胚胎发育及稚鱼变态过程进行连续观察,对各个时期的发育时间进行了记录,并对不同时期的特征用进行了拍摄。结果表明:半滑舌鳎成熟卵子呈球形,为多油球浮性卵。受精卵培养在水温21.6—22.8℃,pH值7.0~8.2。盐度30的海水中,历时39h仔鱼孵出。与其他硬骨鱼类基本相似,半滑舌鳎胚胎发育属于盘状卵裂,发育过程可分为: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器官分化期、出膜期和初孵仔鱼。仔鱼孵化出膜进入胚后发育阶段,之后进入变态期,向成鱼转化。与牙鲆、大菱鲆等鲆鲽鱼类不同,半滑舌鳎稚鱼变态初期是在头顶两眼前上方形成一个横裂,右眼由此横列穿过,最终到达身体左侧,此后横裂逐渐愈合,变态完成,该过程历时3-4d,其形成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5.
Multiple aspects of climate change are expected to co‐occur such that ocean acidification will take place in conjunction with warming and a range of trophic changes. Previous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nutritional condition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responses of invertebrates to ocean acidification, but similar studies have yet to be conducted with marine fishes.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d the potential interactive effects of elevated CO2 levels and nutritional stress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northern rock sole (Lepidopsetta polyxystra). Separate experiments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these two environmental stressors during the pre‐flexion (3–31 days) and post‐flexion (31–87 days) larval stages. In both stages, the larval feeding regime has a much larger impact on growth rates than did the CO2 level, and there was no observed interaction between stressors. By 31 days post‐hatch, larvae in the high‐feeding treatment were 84.2% heavier than the fish in the low‐feeding treatments,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f CO2 level on body size or condition. While overall growth rates were faster during the pre‐flexion stage, the effects of food limitation were greater for post‐flexion larvae undergoing metamorphosis, with the high‐feeding treatment fish being 3.3 times as heavy as fish in the low‐feeding treatments. These result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s of the multi‐faceted nature of climate change on population productivity of commercial fish species in the North Pacific.  相似文献   
76.
Wnt-4基因是Wnt基因家族重要的成员,在许多生物事件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卵巢转录组数据库中筛选到EsWnt-4的cDNA序列1027 bp。RT-PCR检测发现EsWnt-4在神经组织、心脏和性腺中有表达,说明在中华绒螯蟹中EsWnt-4可能与多种组织细胞的活动有关。荧光定量检测发现,受精卵中EsWnt-4 mRNA的含量较成熟卵细胞和2、4、8细胞胚胎时期高,推测EsWnt-4基因有可能在受精卵中已经开始表达,而在之后的2、4、8细胞时期其表达又受到抑制。此外,EsWnt-4在16细胞期表达量再次升高,说明该时期可能有相关的生物学事件需要EsWnt-4基因的参与。在幼体阶段EsWnt-4在第二溞状幼体及第五溞状幼体阶段表达最高,说明EsWnt-4可能与幼体体节生成及变态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77.
为探究B族维生素对海洋细菌生物被膜形成、海洋贝类幼虫变态所产生的作用,本研究首先使用维生素B7 (VB7)和B12 (VB12)直接刺激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幼虫,观察其对变态的直接诱导活性;然后通过添加VB7和VB12,与海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marina)共同形成生物被膜,分析B族维生素对生物被膜形成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同时检测生物被膜变化对厚壳贻贝幼虫变态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0.02 mmol/L浓度VB7和VB12可以直接诱导厚壳贻贝幼虫的变态,且效果最为显著(P<0.05);0.02 mmol/L浓度VB7和VB12处理后的海假交替单胞菌生物被膜对幼虫附着变态的诱导作用均显著提高(P<0.05);进一步通过细菌密度计数、膜厚度分析、可拉酸染色和定量等方法,揭示VB7和VB12处理后生物被膜细菌密度、膜厚度以及胞外多糖、蛋白和脂质均显著增加(P<0.05)。研究结果证实,VB7和VB12可能通过改变海洋细菌生物被膜的生物学特性,进而调控厚壳贻贝幼虫变态发育。本研究为探究厚壳贻贝幼虫附着变态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创新思路,同时为B族维生素在提高厚壳贻贝人工育苗技术、改善厚壳贻贝养殖产业问题和促进海洋牧场生态修复建设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8.
限食对合浦珠母贝幼虫生长、成活及变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9年4月27日至2009年5月25日,在不同投饵条件下研究了限食对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幼虫生长、成活和变态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初期对照组幼虫的壳长、壳高日增长率逐渐升高,自第20天开始迅速下降;试验一组(隔天投喂)和二组(隔2d投喂)幼虫的壳长、壳高日增长率缓慢升高,且与对照组同期幼虫的日增长率差异显著,这表明饵料是否充足直接影响马氏珠母贝幼虫的生长。试验期间,对照组幼虫的成活率逐渐降低,畸形率无显著性变化,而试验一组和二组幼虫的成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二组幼虫的畸形率高于同期对照组和试验一组幼虫的畸形率,表明在食物匮乏的情况下,幼虫的发育受到影响。对照组幼虫在第20天时开始变态,随后变态率逐渐升高,试验一组幼虫在第30天时开始变态,而试验二组幼虫在试验期间一直没有变态,表明该组幼虫的营养状况不足以支持其变态附着。  相似文献   
79.
为探究增温对蝌蚪形态表型和生理特征的影响,设置了26℃、28℃和30℃3个温度梯度组,每一组平行处理3次,测定了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从37 期蝌蚪发育至46期幼蛙的时长、以及46期幼蛙身体和内脏器官大小、血液中各型白细胞的百分比及嗜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L的比值)、植物血凝素(phytohemagglutinin,PHA-P)反应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1)随着温度升高,变态时长缩短,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变态完成期幼蛙的体型随温度升高显著变小(P<0.05),肾脏湿重系数下降明显(P<0.05),其他内脏器官湿重系数和消化道各段长度系数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2)增温使幼蛙血液中嗜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和N/L的比值下降(P<0.05),但嗜碱性粒细胞的百分比明显增加(P<0.05)。(3)26℃组、28℃组和30℃组幼蛙PHA-P反应最高值分别出现于注射后1 h、2 h和2 h,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增温使幼蛙的体型趋于变小、肾脏湿重下降,免疫功能和应激反应能力均趋弱,嗜中性粒细胞与嗜碱性粒细胞的数量存在权衡关系,气候变暖将不利于幼蛙的存活。  相似文献   
80.
不同饵料对毛蚶幼体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毛蚶人工育苗过程中,使用球等鞭金藻、角毛藻、小球藻、扁藻4种藻类的不同组合投喂毛蚶幼体。结果表明,饵料种类越多,变态率越高,生长速度越快;球等鞭金藻、角毛藻、小球藻、扁藻搭配(体积比1:1:1:1)变态率为30%,出库需(壳长1 mm)27 d;球等鞭金藻、角毛藻、小球藻搭配(体积比1:1:1)变态率为29%,出库需29 d;球等鞭金藻、小球藻搭配(体积比1:1)变态率为24%,出库需31 d;角毛藻、小球藻搭配(体积比1:1)变态率为19%,出库需33 d;单一投喂小球藻,变态率为3%,出库需44 d。说明不同饵料间的营养可以互补,多种饵料搭配能为幼体发育提供更全面的营养,饵料多样性是影响幼体培养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