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3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200篇
林业   21篇
农学   116篇
  25篇
综合类   403篇
农作物   38篇
水产渔业   380篇
畜牧兽医   342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5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分别对红米和白米做了石蜡切片观察,其色素位于果皮和种皮中;并对红米水稻材料红宝石进行了遗传研究及基因定位。红宝石与白色水稻R272的杂交F1表现为红色,表明色素基因受显性基因控制;同时,其F2群体米色性状遗传分离规律符合3∶1的分离比例,表明红色米皮的性状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利用R272/红宝石的F2群体和微卫星标记,将该基因定位在第7染色体上RM8006和RM21186两个标记之间,其遗传距离分别为4.0cM和2.1cM,在物理图上这两个标记的距离为1.7Mb,并将该基因初步命名为Red。  相似文献   
993.
家鸡豆冠基因定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建家鸡1号染色体短臂部分连锁图谱及豆冠冠型基因的定位。通过测交选择豆冠冠型基因型纯合的2只吐鲁番斗鸡(♂)和6只玫瑰冠鸡(♀)为亲本,采用F2代试验设计建立F2代494只,依据己公布的家鸡遗传连锁图谱,分别在1号染色体上筛选了13对微卫星标记,运用MapMaker/EXP 3.0和MapDraw 2.1软件绘制遗传连锁图谱,并结合记录的表型性状值对冠型性状进行定位分析。经卡方检验F2代冠型符合9∶3∶3∶1的遗传定律。在连锁分析中除MCW0007位外,其余12个微卫星座位在试验群体中均表现较高的基因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对冠型性状进行初步的分析,结果显示,MCW0428、ADL0319、LEI0174和MCW0058标记位点LOD值>3,表明这4个微卫星位点与豆冠冠型基因存在连锁关系,其中LEI0174与豆冠基因遗传距离最近为0.12 cM。  相似文献   
994.
牦牛和黄牛三个微卫星基因座种间特异性等位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和克隆测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牦牛、普通牛和瘤牛在ILSTS013、ILSTS050和SPS115 3个微卫星基因座上存在的特异性等位基因座位的特异性.结果表明:牦牛、普通牛和瘤牛在这3个基因座上等位基因的DNA序列存在种间特异性差异,依据这些特点可以将牦牛与普通牛和瘤牛在基因型或DNA序列水平上进行区分,这将成为评价牛种间的基因交流水平和建立牛肉及其产品分子追溯系统的可靠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995.
利用20个微卫星标记对8个水貂群体和类型的488个个体进行DNA多态性测定和统计分析,计算遗传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奈氏遗传距离,采用NJ法构建聚类分析图。8个群体的平均杂合度为0.4458~0.4915,多态信息含量0.4846~0.8775,平均0.6926。计算所得的Nei遗传距离、Nei标准遗传距离和NJ聚类图显示,银蓝色水貂与珍珠色水貂聚为一类,丹麦红眼白貂与丹麦标准貂聚为一类。这一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饲养的水貂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亚群体遗传分化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996.
藏鸡群体遗传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19对微卫星引物对西藏不同地区的藏鸡群体(拉萨、林芝、山南和日喀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统计了藏鸡群体多态信息含量(PIC)、遗传杂合度(H)、F-统计量和群体内遗传距离,并采用UPGMA法构建群体的聚类图,比较藏鸡不同地方鸡群体间的遗传变异。试验结果表明:藏鸡群体多态等位基因数为2~8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3.9个,藏鸡群体PIC值分布在0.223 2~0.823 1之间,H值在0.256 8~0.846 0之间,PIC和H平均值分别为0.615 1和0.694 3。在所检测的4个地方群体中,各群体均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和遗传杂合度。哈代-温伯平衡检测结果表明:藏鸡群体大部分微卫星标记均处在不平衡状态。UPGMA法聚类分析显示,拉萨群体和日喀则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较近,林芝群体则与山南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较近,这说明不同地区间藏鸡群体有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997.
采用FAO-ISGA联合推荐的10对微卫星引物,结合荧光标记PCR技术,分析了中国9个地方绵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10个微卫星座位上共检测到153个等位基因,有效等位基因数在2.3064~13.7632之间,位点多态信息含量和观察杂合度为0.5395~0.8559和0.3972~0.8475,位点的遗传分化系数在0.042~0.149之间。Structure遗传结构关系、DA/UPGMA聚类图、MVSP聚类分析图三者的结论基本相吻合,与绵羊的起源进化、亲缘关系、地理分布相一致。  相似文献   
998.
贵州白香猪群体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27对微卫星标记对贵州大学香猪育种场F11、F12世代贵州白香猪的2个品系进行遗传结构分析。试验结果显示,F11世代贵州白香猪Ⅰ、Ⅱ系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平均期望杂合度、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和平均近交系数分别为1.9281、1.8189,0.4582、0.4221,0.3664、0.3348和0.5418、0.5779;F12世代贵州白香猪Ⅰ、Ⅱ系的有效等位基因、平均杂合度、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和平均近交系数分别为1.8289、1.7100,0.4315、0.3868,0.3430、0.3063和0.5685、0.6132。结果表明,经过多个世代的近交繁育,贵州白香猪群体的基因多态性低,近交程度高,已成为一个稳定的遗传群体。  相似文献   
999.
小尾寒羊微卫星DNA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5个微卫星标记BL1038、BM757、BM4621、OarFCB304、OarFCB48对小尾寒羊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尾寒羊群体在5个微卫星标记中共发现有57个等位基因,小尾寒羊群体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在5.7315~12.3025之间,5个微卫星标记的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达到7.4888个,其中OarFCB48的有效等位基因数最高为12.3025个。5个微卫星标记中平均杂合度为0.8559 ,其中OarFCB48的杂合度最高为0.9187。微卫星标记OarFCB48的多态信息含量(PIC)最高为0.9130,BM757的PIC最低为0.8091,平均PIC为0.8439。说明小尾寒羊群体属于多态信息含量较高的遗传群体。  相似文献   
1000.
本试验利用内蒙古白绒山羊5个家系中的632个个体,用11号染色体上的7个微卫星标记,构建绒山羊11号染色体遗传连锁图。结果表明,7个标记的等位基因数变化范围为8~14,杂合度在0.5886~0.9348之间,平均杂合度为0.8612,各标记的多态信息含量在0.7712~0.8990之间,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8472。构建的遗传连锁图总长度127.7 cM,其中标记ILSTS028与INRA108间距最大,为41.2 cM;ILSTS049和INRA131间距最小,为5.1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