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2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15篇
农学   88篇
基础科学   1篇
  41篇
综合类   316篇
农作物   68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65篇
植物保护   24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为了研究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假定分泌蛋白基因SP10的在致病过程的作用,构建SP10基因敲除菌株,分析SP10敲除菌株的表型特征。结果表明:SP10基因敲除菌株在菌丝生长、产孢和菌落形态等方面无明显变化,但SP10基因敲除菌株对巴西蕉的致病性减弱;在接种30 d后,采用共聚焦显微镜显微观察香蕉根系,结果显示,SP10基因敲除菌株可在根系维管束中定殖。上述结果表明,假定的分泌蛋白SP10参与调控尖孢镰刀菌对香蕉的致病性,但不参与该病原菌生长和发育的调控。此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尖孢镰刀菌分泌蛋白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2.
碱性肥料对香蕉枯萎病发生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针对我国香蕉主产区蕉园土壤酸化、 微生物环境恶化,香蕉枯萎病严重泛滥和肆虐,严重威胁产业等问题,通过施用碱性肥料改善蕉园土壤酸性及微生物环境,从而降低香蕉枯萎病发病率,促进香蕉健康生长。【方法】以重病区蕉园土壤为对象,采用盆栽试验,研究碱性肥料对土壤微生物及香蕉枯萎病发生情况的影响。试验设碱性肥料(AF)和常规肥料(CCF)2种肥料处理,每种肥料设低量(L1)、 中量(L2)和高量(L3)3个施肥量,同一施肥量处理的氮、 磷、 钾总用量相等。于2013年3月6日移栽香蕉苗到营养钵, 130 d后待各处理香蕉发病明显时采集土壤及植株样品进行各项指标测定。【结果】 1)施碱性肥料能显著降低香蕉枯萎病的发病率,常规肥料处理的香蕉发病率为78%,而碱性肥料处理的仅为33%。2)碱性肥料对土壤微生物群落有明显的影响,土壤中的真菌数量AF处理明显少于CCF处理,而细菌、 放线菌数量则显著高于CCF处理,因此AF处理土壤的香蕉尖孢镰刀菌明显减少。3)试验期间碱性肥料能显著提高土壤pH值,较常规肥料处理提高了0.75个pH单位,而土壤EC值比常规肥料处理低47.76 μS/cm。4)土壤pH值与土壤中古巴专化型尖孢镰刀菌(FOC)的数量及香蕉发病率呈显著负相关; 细菌数量与FOC数量、 香蕉枯萎病发病率、 病情指数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 土壤中FOC和真菌数量与香蕉发病率呈显著正相关。5)香蕉生物量随着碱性肥料和常规肥料用量的增大而增加,但碱性肥料的效果更加明显。【结论】应用碱性肥料不仅可以为香蕉提供氮、 磷、 钾养分,而且能改良蕉园土壤酸性从而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环境,有效防控香蕉枯萎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3.
采用室内菌丝生长速率法,以草莓枯萎病菌、西瓜炭疽病菌、烟草猝倒病菌、葡萄霜霉病菌和月季灰霉病菌为作用目标,研究嘧菌环胺和缬霉威混配对5种病菌的联合毒力,为嘧菌环胺和缬霉威混配使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嘧菌环胺对5种病菌的有效中质量浓度(EC50)为0.19~1.92 mg/L,缬霉威对5种病菌的EC50为0.23~1.02 mg/L;当嘧菌环胺和缬霉威的混配比例为15∶1时,对草莓枯萎病菌的共毒系数最大,为217.70;混配比例为8∶1时,对西瓜炭疽病菌的共毒系数最大,为203.59;混配比例为3∶1时,对烟草猝倒病菌的共毒系数最大,为196.29;混配比例为1∶6时,对葡萄霜霉病菌的共毒系数最大,为201.98;混配比例为9∶1时,对月季灰霉病菌的共毒系数最大,为202.56。表明嘧菌环胺和缬霉威按适当比例混配对5种病原菌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04.
105.
甘蓝枯萎病菌寄主范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甘蓝枯萎病于2001年最先在北京延庆发现~([1]),目前已扩散到山西、河北、甘肃及陕西等北方甘蓝生产基地,重病区发病率高达80%以上,对甘蓝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国内外对甘蓝枯萎病寄主范围的研究仅限于十字花科作物~([2-4]),对该病原菌是否侵入其他类蔬菜及1、2号生理小种侵染十字花科寄主的差异尚未见报道。本文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综合分析甘蓝枯萎病菌对主要大田蔬菜作物的侵染寄生能力,为制定合理的轮作防病  相似文献   
106.
土壤强还原过程产生的有机酸对土传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强还原(reductive soil disinfestation,RSD)能有效杀灭土传病原菌,并已在日本、荷兰和美国取得一系列的推广应用,但对于RSD的杀菌机理不甚明了。本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荧光定量PCR等技术研究了以玉米秸秆为有机碳源的RSD处理过程中土壤产生的有机酸种类,以及不同浓度的有机酸对土壤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以玉米秸秆为有机碳源的RSD过程中主要产生了乙酸和丁酸;经50mmol/L丁酸溶液处理的土壤中立枯丝核菌、辣椒疫霉、尖孢镰刀菌及茄劳尔氏菌的数量分别为对照的3.5%、38.9%、11.5%和7.9%;10mmol/L的丁酸可以完全抑制尖孢镰刀菌菌丝的生长;5mmol/L的丁酸即可完全抑制尖孢镰刀菌的孢子萌发。本研究结合前人报道表明有机酸,尤其是乙酸和丁酸,对于RSD的杀菌机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7.
香草兰根(茎)腐病是香草兰上重要病害之一,目前国内外尚未有基于rDNA-ITS序列的分子鉴定和系统发育树分析的报道。本研究从海南省万宁市的兴隆、长丰和南林等地的病样中分离获得了9个菌株,经过柯赫氏法则验证、形态学鉴定和分子鉴定,病原菌被鉴定为尖孢镰刀菌,表明海南省万宁市地区的香草兰根(茎)腐病病原菌是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然后,基于rDNA-ITS序列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并对菌株的致病性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9个菌株在系统发育树中被聚类为遗传距离明显的2个分枝,而且分枝Ⅱ的致病性要高于分枝Ⅰ。本研究为香草兰根(茎)腐病病原物快速鉴定提供依据,对香草兰根(茎)腐病防治决策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8.
文山三七根腐病病原真菌的鉴定与药剂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云南文山三七药材基地感染根腐病的三七组织获得分离物,并对其进行培养和纯化,并运用科赫法则(Koch’s Postulate)进行病原菌回接感染,得3株致病明显的菌株,后对此菌株进行生物学和18S-rDNA全序列分析鉴定及室内药效防治。结果表明,此3株菌分别是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和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甲基硫菌灵、根康、多菌灵对茄孢镰孢菌、尖镰孢菌的抑菌效果最好,腐霉利、甲基硫菌灵对链格孢菌的抑菌效果最好。该研究可为尖孢镰刀菌、茄病镰刀菌和链格孢菌引起的三七根腐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9.
齐永志  苏媛  王宁  甄文超 《园艺学报》2015,42(10):1909-1918
以‘丰香’(Toyonoka)和‘土特拉’(Tutela)草莓品种为试材,利用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了在自毒物质对羟基苯甲酸胁迫下,尖孢镰刀菌草莓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fragariae)侵染根系引起的组织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对羟基苯甲酸胁迫下,尖孢镰刀菌菌丝在‘丰香’和‘土特拉’根系中的侵染速率明显加快,对根系表皮、皮层、中柱薄壁细胞及导管壁结构的破坏程度也明显加重,且对‘丰香’的破坏程度明显重于‘土特拉’。对羟基苯甲酸胁迫显著提高了‘丰香’和‘土特拉’根系组织含菌丝导管的比例,分别为22.5%和15.8%;但‘土特拉’根系含胶状物导管的比例为26.3%,明显高于‘丰香’(16.3%)。在对羟基苯甲酸胁迫下,‘土特拉’根系组织产生胶状物比‘丰香’早。‘土特拉’单独接菌处理根系内含有侵填体导管的比例为1.6%,明显高于‘丰香’单独接菌处理和对羟基苯甲酸胁迫下‘土特拉’接菌处理(1.0%和1.2%)。对羟基苯甲酸胁迫下接种尖孢镰刀菌可明显加重草莓根系组织受损程度,且‘丰香’枯萎病发生较重。  相似文献   
110.
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侵染香蕉引起的香蕉枯萎病严重危害中国香蕉产业。植物防卫素是一类小的富含半胱氨酸的抗真菌蛋白。本研究旨在了解西瓜(Citrullus lanatus)防卫素蛋白ClPDF2.1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制活性。提取西瓜RNA后反转录为cDNA,以西瓜cDNA为模板,克隆ClPDF2.1基因,将测序正确的ClPDF2.1连接到载体pGEX-6P-1,随后转化Trans BL21(DE3)pLysS,IPTG 诱导GST-ClPDF2.1融合蛋白表达16 h后,经SDS-PAGE电泳及Western blot鉴定GST-ClPDF2.1融合蛋白的表达,进行GST-ClPDF2.1融合蛋白体外抑制香蕉枯萎病菌生长的功能初探。本研究为进一步培育转基因香蕉抗病品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