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7篇
林业   107篇
农学   54篇
基础科学   5篇
  4篇
综合类   130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鸡与鹌鹑属间杂交种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胚胎法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对鸡与鹌鹑属间杂交种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杂交禽染色体数目为2n=78,但染色体形态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No.1、No.4、No.6、No.8染色体上.No.1染色体,源于鸡的为m型,源于鹌鹑的为sm型;No.4染色体,源于鸡的为sm型,源于鹌鹑为的st型;No.6、No.8染色体,源于鸡的分别为sm、m型,源于鹌鹑的全为t型.来源于鸡与鹌鹑的染色体的核型差异可能导致了属间杂交种的杂种不育现象.  相似文献   
22.
墨西哥柏优树自由授粉子代测定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四川省引进的52株墨西哥柏优树自由授粉种子子代进行了单点测定。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均大于群体平均值5%以上的共有9个家系,以20%的入选率,遗传增益分别为16.7%和41.4%;各家系的生长差异受遗传控制的同时,也受立地条件的影响;苗高与幼林树高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3.
杉木种子园子代性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了解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种子园子代遗传变异规律,提高杉木群体良种选育效率,以浙江省17个杉木种子园子代为研究材料,于1998-1999年,在临安市横畈林场采用10区组、3-4株小区的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营建2片子代试验林。自造林后第2年起,连续6 a调查测定树高、胸径、材积、冠幅和侧枝性状等,在数理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种子园子代性状之间的表型相关、遗传相关以及年-年之间的生长相关和秩次相关等。结果表明,种子园子代树高、胸径和材积之间呈极紧密相关,相关系数rp和rg达到或近于1.0,通过胸径对材积进行间接选择,选准率100%。冠幅、盘间距与生长性状之间分别呈中度相关和轻度-中度相关,盘侧枝数与生长性状之间在遗传上没有相关关系,每米侧枝数则有负相关关系。不同年龄之间的年-年生长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其生长秩次变化在2-3年生时已逐渐稳定,5-6年生时基本稳定,rs高达0.96-0.99。在杉木种子园子代测定中,早期选择可从造林后第2年生长期结束时开始,但其选择率必须比第2次选择增加1倍。在此前提下,如以6年生选择作为第2次选择,选准率达100%,即在6年生选择时能入选的植株,在此情况下将无一漏选。表7参30  相似文献   
24.
3个优质肉鸡品系及其杂交后代生长曲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Logistic、Von Bertalanffy和Gompertz 3种非线性生长模型对所选育的3个优质肉鸡品系(F系、S3系和Y系)及杂交组合(F♂×S3♀和Y♂×S3♀)的生长发育进行拟合。结果表明,3种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其生长曲线,拟合度均在0.99以上,但综合分析表明Comports曲线模型拟合效果要优于Logistic和Von Bertalanffy,拟合度达0.998以上;其它拟合参数估计值表明,S3系极限体重(A)、拐点体重(A/e)和最大周增重(kyi)均小于F系和Y系;统计分析3个品系及杂交组合1~10周龄体重,结果表明各组生长最快的时期在4~6周龄。本研究结果为及时掌握各品系及杂交后代的生长发育规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5.
本文通过对长白落叶松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林的测定,采用方差分析及对比分析,表明子代林的实际增产效果和遗传增益都很显著。落叶松树高,地径的家系遗传力分别是53.9%和42.9%,遗传增益分别为18.7%和31.4%,证明了按表型选择的有效性。为建立遗传增益更高的改良种子园,本文运用 PCA(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各家系进行了初步选择,较好的家系有13、22、32、14、15、27、31号,并估算出以不同入选率建立改良种子园树高、胸径的遗传增益。  相似文献   
26.
油松单亲子代苗期生长性状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陕西省3个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种子园和1个优良种源区的优树单亲子代苗期生长性状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油松林分、家系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家系方差分量大于林分;不同种子园和同一种子园的不同家系苗期生长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生长最好的家系比生长最差的家系苗高生长大1倍以上;油松家系种子千粒质量之间变异较大,变异幅度为20.04~65.10 g,种子千粒质量与地径相关紧密而与苗高相关一般;油松苗高和地径的遗传力较高,运用生长量指数,评选46个优良家系,可获得苗高和地径16.32%~27.86%和6.39%~23.08%的遗传增益,增产效果十分显著.表7参12  相似文献   
27.
马尾松种子园优良家系生长性状选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广西3个马尾松种子园无性系在多个地点进行多年度重复的半同胞子代测定.自1987年以来,总共测定444个家系(不含重复测定).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家系间存在着显著差异.根据遗传稳定性和材积生长快慢,采用性状表现水平分析法,评选出适合在广西普遍推广的广谱性优良家系64个,局部推广的局部性优良家系48个,需淘汰的家系83个;选择出的最优家系在11年生子代林中,材积生长量比对照大64.71%-94.51%.用子代林数据估算马尾松各性状的家系遗传力,树高遗传力为0.306-0.724,胸径为0.174-0.686,单株材积为0.286-0.677.  相似文献   
28.
测定了无核葡萄品种及其杂种胚珠和浆果不同发育时期的重量和纵横径,并对其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1)不同葡萄品种及杂种组合的胚发育、败育时期不同。(2)无核葡萄及其杂种的胚珠重量和纵横径增加到一定阶段时停止,而浆果在胚珠停止发育时仍继续发育。(3)细胞学观察发现,无核葡萄、有核葡萄及其杂种胚的发育都经历合子胚→多细胞时期→小球形胚→大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成熟胚的各个时期。(4)胚败育的主要原因是合子胚发育不良,珠心、珠被细胞提早解体退化;胚乳不分裂或只进行1~2次分裂;授粉、受精不良。因此,在胚珠发育停止前,重量和纵横径最大且胚发育为心形胚时,对无核葡萄及其杂种进行胚挽救易获成功。  相似文献   
29.
Many observations have been made on cloned embryos and on adult clones by 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 (SCNT), but it is still unclear whether the progeny of cloned animals is presenting normal epigenetic status. Here, in order to accumulate the information for evaluating the normality of cloned cattle, we analyzed the DNA methylation status on satellite I region in blastocysts obtained from cloned cattle. Embryos were produced by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AI) to non‐cloned or cloned dams using semen from non‐cloned or cloned sires. After 7 days of AI, embryos at blastocyst stage were collected by uterine flushing. The DNA methylation levels in embryos obtained by using semen and/or oocytes from cloned cattle were similar to those in in vivo embryos from non‐cloned cattle. In contrast, the DNA methylation levels in SCNT embryo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P < 0.01) than those in in vivo embryos from non‐cloned and cloned cattle, approximately similar to those in somatic cells used as donor cells. Thus, this study provides useful information that epigenetic status may be normal in the progeny of cloned cattle, suggesting the normality of germline cells in cloned cattle.  相似文献   
30.
以“富士”和“粉红女士”多年的果实性状平均表现和预期育种目标为基础,利用数学统计方法、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对其杂交后代选择标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以果色、果型、风味作为选择的主要依据,确定了单果重、果形指数、果实硬度、糖酸比等12个适宜性评价指标,采用5级评分制对各指标进行量化分级,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了各指标的综合权重,为苹果杂交F1代果实性状综合选择提出了一个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数量化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