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9篇
林业   69篇
农学   33篇
基础科学   40篇
  61篇
综合类   217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黄军  覃武光  车统钦 《中国家禽》2012,34(10):31-33
以三黄鸡为试验材料,分析了个体、家系间羽毛密度、干毛比例、主翼羽长度、尾巴长度的差异,同时对羽毛紧凑度选育方法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羽毛密度、干毛比例、主翼羽长度在个体间差异很大,家系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羽毛密度与主翼羽长度、尾巴长度呈显著负相关;干毛比例与主翼羽长度、羽毛密度相关不显著,但与冠高有极显著相关。双向选择效果分析表明,以主翼羽长度和干毛比例为指标进行直接选育效果好,但以羽毛密度为指标进行直接选育效果较差。通过半同胞法估算出羽毛密度、干毛比例、主翼羽长和冠高的遗传力分别为0.198、0.339、0.491、0.549。  相似文献   
102.
1985—2015年福建省农牧系统磷素流动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福建省农牧系统磷素流动时间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实施农牧系统养分资源综合管理和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整理福建省1985—2015年统计年鉴中农牧业产品活动数据和补充文献中农牧业产品养分参数,结合实地调研,使用NUFER (nutrient flows in food chain,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use) 模型,定量估算1985—2015年福建省种植业和养殖业磷素流动账户平衡、利用率与损失变化特征,明确影响农牧生产系统磷素流动的主要因素。【结果】 1985—2015年,福建省农牧生产系统磷素输入总量由63.1 Gg升至196.2 Gg,主要输入项为化肥投入及饲料进口,其中种植业单位面积化肥磷投入量由27.8 kg·hm-2逐渐上升并稳定于60.4 kg·hm-2,受福建省种植业及养殖业规模和结构变化影响,本地饲料磷供应量由3.33 Gg降至1.65 Gg,饲料磷进口数量由20.7 Gg增至70.2 Gg;农牧系统输出端,磷素输出总量由45.0 Gg增至90.9 Gg,主要输出项为作物主产品和粪尿损失,其中作物主产品变化较小,由24.3 Gg增至26.7 Gg,粪尿损失磷增加较多,由1.44 Gg增至25.8 Gg;在农牧系统内部,磷素的主要去向为土壤累积,且逐年上升,由18.1 Gg升至106 Gg,种植业磷素利用率(PUEc)由36.1%降至16.6%,农牧系统的磷素利用率(PUEc+a)变化趋势与PUEc相仿,逐渐下降并最终维持于15.0%,同时单位农牧产品磷损失由0.3 kg P·kg-1逐渐上升并稳定于1.3 kg P·kg-1。在经济发展和种植结构方面,当人均生产总值(GDP)<1.1万元时,GDP与化肥磷投入数量呈显著正相关,当GDP<1.5万元时,与单位农牧产品磷损失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人均GDP<1.3万元时,与PUEc呈显著负相关;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占比与单位农牧产品磷损失、化肥磷投入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UEc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 当前福建省种植业结构特征为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占比较高,同时单位面积化肥磷投入量较大,养殖业畜禽粪尿循环不充分,导致单位农牧产品磷损失较多,同时磷素利用率偏低。因此,控制磷肥的施用量、增强农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程度,将是提高福建省农牧系统磷素利用率,促进农牧业可持续绿色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3.
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及两步法工艺,分别制备出亚麻屑比例不同的木塑复合材料,检测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亚麻屑比例的增加,木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当亚麻屑的含量为60%时,其力学性能最佳,并根据制备过程确定了最优工艺和实验配方。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究混交对林分生长的影响,为混交林营造和科学经营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了246篇文献617条数据进行Meta分析,通过亚组分析探讨不同混交树种类型(阔叶混交、针灌混交、针阔混交、针叶混交和竹针混交)、混交比例(指目的树种株数占混交林总株数的比例,分为≥0.1~0.2、≥0.2~0.4、≥0.4~0.6、≥0.6~0.8和≥0.8~0.9)、林龄(≤9 a、10~19 a、20~29 a、30~39 a和≥40 a)和海拔梯度(400 m、≥400~800 m、≥800~1 200 m、≥1 200~1 600 m和≥1 600~2 000 m)对混交林中目的树种胸径、树高、林分蓄积量及生物量生长的影响。【结果】混交对目的树种的胸径、树高、林分蓄积量以及生物量累积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同树种类型的混交林对林分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其中针灌混交效益最大;不同混交比例对林分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其中混交比例≥0.1~0.8时显著促进林分生长,而混交比例≥0.8~0.9时对树高生长、林分蓄积量和生物量的积累有一定抑制作用;混交对不同林龄林分的影响差异显著,随着林龄增大,混交对目的树种胸径生长和林分生物量累积的促进作用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这与林木连年生长量变化特征一致,但混交对目的树种树高生长和林分蓄积量的促进作用随林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不同海拔梯度下,混交对林分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随海拔上升,混交对林分生长的促进作用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海拔≥1 200~1 600 m时促进作用最大。【结论】混交对林分生长有促进作用,不同的混交树种类型、混交比例、林龄及海拔对混交效应的影响均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05.
张桂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747-4748
研究合理的植物群落空间比例分配,不仅可为绿量计算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而且还能为绿地系统规划设计提供参考.介绍植物群落生态设计中的关键性问题,包括群落生态关系设计、植物序列选择、垂直结构设计、栖息地设计与保护和生态功能设计.在此基础上,指出合适的空间比例分配主要由当地的气候条件及植物群落的功能来确定,但植物群落空间比例分配还随树种的生态习性、季相和平面结构等的变化而变化.最后,从当地的气候条件及植物群落的功能出发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总结出景观群落适宜的乔木、灌木、地被(草坪)、绿地的比例应该在1:2 ~6:20 ~25:25 ~35,而功能群落可依据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调整某一层的比例.  相似文献   
106.
福建青冈林主要种群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福建青冈群落中12个主要种群的生态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福建青冈、黄瑞木、多穗石栎、栲树是广生态位树种,笔罗子、甜槠、长圆叶鼠刺是狭生态位树种。福建青冈与各种群的生态位相似比例的变化较大。福建青冈群落各种间的竞争并不十分剧烈,群落尚处于不稳定的演替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7.
杉阔混交林混交比例确定的新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Lotka Volterra种间竞争的原理确定混交比例。结果表明 :目的树种 (杉木 )与混交树种的混交比例依混交树种不同而异 ,目的树种与同一混交树种的混交比例亦因立地条件而变化 ,它们的混交比例的变动系数依混交树种而异。采用这种方法得出目的树种与混交树种的混交比例 ,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8.
为了降低工程用水泥基复合材料(ECC, 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制造成本,使ECC能够在实际工程中大规模应用,将中国产PVA纤维和日本产PVA纤维以一定的比例混合,配制混杂PVA-ECC。基于ECC的材料设计理论,兼顾抗压强度和受拉能力,对掺有硅粉的混杂PVA-ECC中的纤维体积含量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四点弯曲试验和轴心抗压试验,研究了混杂PVA-ECC在不同龄期下的弯曲性能和抗压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混杂PVA-ECC试件均表现出明显的应变硬化和多缝开裂的特征,此外,其抗压强度后期增长明显。基于UM法,提出一种改进的反分析方法,可利用四点弯曲试验结果推导ECC的极限拉伸应变,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通过建议的反分析方法得到的预测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9.
四川盆地梁山慈竹地上部分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梁山慈竹地上部分生物量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各器官与胸径和竹高的相关模型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梁山慈竹各器官含水率大小排列为:竹叶>竹枝>竹杆;在各器官生物量的分配中,竹杆所占比例最大,为地上部分总生物量的68%;梁山慈竹各器官生物量与胸径和竹高均有较高的相关性,其中竹杆与竹高和胸径拟合的最佳模型为:W=0.034(D2H)0.755,单株地上部分生物量拟合的最佳模型为:W=0.092(D2H)0.685。  相似文献   
110.
5XS系列脱绒棉种色选机参数优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5XS系列脱绒棉种色选机工作参数的最佳匹配,以色选机的色选精度和带出比作为评价指标,对色选机背景板角度、工作压力、色选灵敏度和种子流量等试验因素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单因素试验表明:背景板角度、工作压力和色选灵敏度均对色选精度和带出比2个指标有显著影响。正交试验表明:背景板角度为135°,工作气压为250?kPa,色选灵敏度为242时,色选精度达到98%,带出比为1∶0.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