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9篇
林业   69篇
农学   33篇
基础科学   40篇
  61篇
综合类   217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81.
为了探索人工养殖条件对东北林蛙形态特征及生产性能的影响,从外部形态、体型指标及产油量 等方面对成体野生和圈养东北林蛙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野生雌性林蛙相比,圈养雌性林蛙的体表背部黑 斑比例、体长、后肢长极显著降低(P<0.01),而重长比、产油量呈极显著升高(P<0.01);另外,圈养条件极显著地 提高了雌性林蛙的产油量与体长、体重与体长、体长与后肢长的相关系数(P<0.01)。  相似文献   
82.
张升明 《湖南农机》2011,(5):195-196
关于职高、中专教学方法的探索始终是职业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由于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有其特点——实践性强,文章就农机化专业的教学方法,提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1/2+1/2"教学法,并对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3.
牛的被毛颜色是重要的外貌性状。本研究采集北京地区401头荷斯坦母牛血样及21头公牛冻精样品.提取基因组DNA,选取牛6号染色体上KIT基因的4个SNPs位点,利用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检测基因型。通过数码相机照相并进行图像分析计算牛的被毛黑白比例,记录乳头颜色。将基因型和表型数据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KIT基因的G72792875T住点对被毛比例有显著影响(P〈0.05),推测KIT基因可能与荷斯坦牛的着色性状的形成相关。  相似文献   
84.
土粒比重值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粒比重值为一重要指标,其影响因素主要有试验操作水平、成土母岩的造岩矿物成分等,在工程设计中应在综合分析上述因素的基础上准确选用土粒比重值,切勿在常规范围值中套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设计成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5.
刺楸木材微纤丝角与组织比量的变异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安徽琅Ya山天然林内刺楸成年树木为材料,对其微纤丝角与组织比量的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木纤维次生壁S2层微纤丝角自髓心向外逐渐减小,17年左右达最小值,然而又增加。  相似文献   
86.
鱼体不可食部分——鱼头和骨刺的加工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鱼头、鱼骨刺为原料,制成新鲜鱼骨糊;将鱼骨糊按不同比例添加到鱼糜中试制出骨糊系列制品。与纯鱼糜制品对比,将鱼骨糊按10%~20%比例添加到鱼糜制品中,不仅在口感上能接受,而且能降低成本,提高营养价值。将鱼骨糊及其制品置于常温(12~15℃)、0℃、-18℃温度下进行保藏试验,结果表明:在-18℃温度下,骨糊及其制品品质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87.
【目的】 研究氮磷钾配施对平欧杂交种榛果实发育时期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为提高平欧杂种榛产量、改善品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以8年生新榛1号为材料,采用“3414”田间肥料效应试验,测定不同施肥配比条件下榛子果实发育时期的叶片光合特性和产量。【结果】 (1)在土壤中等条件下,施用适量的N肥可以提高新榛1号果实坐果期(N纯量<0.71 kg/株)、速生生长期(N纯量<0.95 kg/株)、脂化期(N纯量<0.89 kg/株)和成熟期(N纯量<0.66 kg/株)的净光合速率(Pn);施用适量P肥可以提高果实脂化期(P纯量<0.29 kg/株)的净光合速率;施用适量K肥可以提高果实速生生长期(K纯量<0.25 kg/株)的净光合速率。(2)N肥与P肥的交互作用(N×P)可以提高果实速生生长期的净光合速率,但会降低新榛1号果实坐果期、脂化期、成熟期的净光合速率;N肥与K肥的交互作用(N×K)会降低果实速生生长期、脂化期的净光合速率;P肥与K肥的交互作用(P×K)会降低果实成熟期的净光合速率。【结论】 平欧杂种榛果实发育时期N肥、P肥、K肥施肥(纯量)分别为0.81 、0.23 和0.19 kg/株。经换算,尿素、重过磷酸钙、硫酸钾施肥量分别为1.75、0.50 和0.37 kg/株。  相似文献   
88.
基于25年定位试验,设置6个大田试验处理(CK,不施肥;NPK,常规施用化肥;1/4M+3/4NPK,25%有机肥替代化肥;1/2M+1/2NPK, 50%有机肥替代化肥;M,100%有机肥替代化肥;MNPK, 100%化肥+100%有机肥),研究了长期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对水稻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地上部N素总积累量与产量大小均表现为MNPK>1/4M+3/4NPK> NPK>1/2M+1/2NPK>M>CK,与NPK处理相比,MNPK和1/4M+3/4NPK处理的地上部氮素总积累量增加20.11%~27.86%、产量增加2.04%~12.42%。各处理花前N素转运量对籽粒贡献率(69.54%~84.60%)显著高于花后积累量对籽粒贡献率(15.40%~30.46%),花前N素积累是水稻植株N素的主要来源。1/4M+3/4NPK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及氮收获指数均高于NPK处理,分别提高16.42%、10.29%。有机无机肥配施比单施化肥处理显著改善了稻米品质,提高了籽粒氨基酸含量,其中,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是必需氨基酸含量的2倍左右。长期施肥条件下,25%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在化肥减施基础上,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水稻养分吸收,是黄壤性水稻土地区实现水稻增产、品质提升的最佳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89.
4a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稻草秋季还田比春季好。秋季将风干的稻草粉碎成长10cm左右的碎段后均匀地撒在稻田里(500kg/667m~2),再配施草量1.0%~1.3%的纯氮(尿素10.9~14.1kg/667m~2)以及适量的磷钾肥,然后将草、肥翻埋到耕层。可提高植株的抗倒伏能力,增产10%左右,纯增经济效益35元/667m~2以上。  相似文献   
90.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以石漠化为特征的生态环境退化现象严重,遥感是获取大尺度石漠化评价指标的主要手段.但目前还没有直接从遥感图像快速、客观有效地提取石漠化评价指标的应用.基于植被指数(NDVI)、石漠化综合光谱指数(KRDSI)和木质素—纤维素吸收指数(LCA),对比分析利用Hyperion 高光谱遥感影像及其模拟的ASTER多光谱遥感影像直接提取石漠化评价指标的可行性和精度.研究表明,利用Hyperion高光谱影像能够比较有效地直接反演绿色植被、干枯植被、裸土等的覆盖信息,但由于不同碳酸盐岩及其不同侵蚀程度的光谱特征差异,直接反演基岩裸露的精度较低;而利用ASTER多光谱影像能够直接有效提取直接反演绿色植被、裸土等的覆盖信息,但由于ASTER影像波段设置的局限性,使其直接提取干枯植被盖度和基岩裸露率的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