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1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36篇
林业   86篇
农学   59篇
基础科学   212篇
  167篇
综合类   577篇
农作物   43篇
水产渔业   69篇
畜牧兽医   250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6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Estimating Reference Evapotranspiration Under Inaccurate Data Conditions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Reference evapotranspiration (ET0)estimates have been computed on a globalscale using a high-resolution monthlyclimate dataset. Penman-Monteith (PM) andHargreaves (HG) methods have been compared,showing very reasonable agreement betweenthe two methods. Fitting the two parametersof HG using the PM derived ET0 valuesdid not improve estimates by the HG methodsubstantially. Modifying the originalHargreaves method to a Modified-Hargreaves(MH) method by including a rainfall termimproved ET0 estimates significantlyfor arid regions. When a certain level ofinaccuracy in the meteorologicalobservations was assumed, calculatingET0 by PM and MH, given theseinaccuracy in observations, showed that MHperformed better than PM in reproducingoriginal calculations of ET0 ascalculated by PM assuming no data error. Itis concluded that the PM is a recommendedmethodology if accurate weather datacollection can be expected, but otherwiseMH should be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992.
分别利用Hargreaves和PM公式计算西北干旱区ET0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根据甘肃张掖气象站1991~2000年的气象资料,利用Hargreaves公式和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参照作物需水量(ET0)。对比分析结果表明:Hargreaves公式计算的ET0H年值比Penman-Monteith公式的计算ET0PM偏低,而在年内6、7、8月份,ET0H>ET0PM,9月份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几乎相等,其他月份ET0H<ET0PM。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风速和降雨的影响。根据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提出了适合西北干旱区ET0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93.
中国南方红壤地区的137Cs基准点的选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137Cs vertical distributions in uncultivated and cultivated soils, developed from Quaternary red clay, granite, argillaceous shale, and red sandstone, were studied to develop reliable guidelines for selecting reference sites in southeastern China, which is dominated by strong acidic and/or clay-textured soils, and examine their reliability by comparing them to the reported ^137Cs reference inventory data to see whether they agreed with the global distribution pattern. It was observed that a relatively high proportion of ^137Cs was concentrated in the surface layers of soils with relatively high clay content. In the paddy soils developed from granite more ^137Cs penetrated to depths below the plow layer (about 45.3%), when compared to those from the other three parent materials. The relatively low soil ^137Cs inventories on crests excluded using the crest as the ^137Cs reference site; instead the paddy field on the hillock plain was selected. Furthermore, within a specific county characterized by great systematic spatial variations of rainfall and topography across the landscape, a significant (P 〈 0.01) and positive linear relationship (r^2 = 0.81) between local ^137Cs inventory and corresponding local annual rainfall was observed. Thus, for areas with large variations in rainfall, a single uniform value of local ^137Cs reference inventory should be used with caution.  相似文献   
994.
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WRB):建立和发展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龚子同  陈志诚  张甘霖 《土壤》2003,35(4):271-278
WRB(World Reference Base for Soil Resources)是IUSS和FAO联合领导下的土壤分类组织。作为IRB(International Reference Base)的继承者, 在联合国图例单元的基础上,经过包括中国土壤学家在内的各国土壤学家历时7年的共同努力,1998年形成了WRB的正式方案。在此基础上,还出版了世界主要土壤和相应的CD-ROM。目前这一方案已以10种文字出版,中文版也即将问世。这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土壤分类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995.
为深入了解不同草原类型下参考作物蒸散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该文利用FAO Penman-Monteith公式研究了内蒙古地区46个站点1961-2010年参考作物蒸散量及其辐射项和动力学项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变化特征,并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研究结果表明:近50a来内蒙古各站点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年平均值均介于570~1 674 mm之间,该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及其构成项的值西高东低,而且从高到低的5个草原类型依次为:荒漠、草原化荒漠、荒漠化草原、典型草原、草甸草原。各区生长季内参考作物蒸散量约占全年的80%。内蒙古各站点年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变化率在-48~50 mm/10a之间,荒漠、草原化荒漠、荒漠化草原和典型草原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均不明显,草甸草原参考作物蒸散量显著上升(P=0.001)。各区域参考作物蒸散量辐射项的年值和月值均呈显著的上升趋势,除草甸草原外各区域参考作物蒸散量动力学项的年值和月值呈下降的趋势。风速是影响荒漠、草原化荒漠、荒漠化草原和典型草原西部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的首要因子,风速下降导致该地区蒸散呈下降的趋势;日平均温度是次要因子,但气温升高对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的作用有限,参考作物蒸散量并未随气候变暖而显著增大;相对湿度是第三因子,与参考作物蒸散量呈负相关(P=0.006);日照时数是第四因子,其值降低导致参考作物蒸散量的下降。典型草原东部和草甸草原地区各站点受气象因子综合影响使参考作物蒸散量呈上升的趋势。该研究探讨了内蒙古各类型草原参考作物蒸散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为内蒙古各类型草原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6.
陕西关中地区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变化及原因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根据关中地区30个气象站41年的气象资料,采用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分析了陕西关中地区ET0的变化及原因,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关中地区ET0在减少趋势的基础上表现出周期性变化,从阶段性来看,1980年之前和之后则主要表现为增加趋势。关中地区年内ET0的最大值在1980年前主要出现在6月,1980年以后则主要出现在6月和7月,且以7月为多;1980年后5~8月ET0所占比值在减少,但仍在全年中占50%以上。关中地区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表现为增加趋势,风速、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表现为减少趋势。关中地区ET0与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表现为不显著正相关,与风速和日照时数表现为显著正相关,与水汽压表现为显著负相关,与年降水量表现为不显著负相关,近一半地区的ET0与年蒸发量显著正相关。对关中地区ET0影响显著的气象因子的顺序为:风速〉日照时数〉水汽压〉年蒸发量。即风速和日照时数的减少趋势是引起关中地区ET0降低趋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7.
粤北石漠化地区^137Cs分布特征与背景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6):370-373
  相似文献   
998.
几种常用净辐射计算方法在黄淮海平原应用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Penman修正式和FAO Penman-Monteith公式是利用气象资料计算参考作物蒸散量方法中应用最广泛的。这些公式中净辐射是根据温度、日照时数、湿度以及一些当地的参数来计算的。用实测数据评价净辐射计算方法的研究还很少。该文作者利用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实测数据对两个公式中净辐射计算方法在黄淮海平原的应用进行了评价。在Penman修正式中,别尔良德法、彭曼法、布朗特法和邓根云法是常用的净长波辐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在Penman修正式净辐射公式中,采用别尔良德净长波计算方法误差最小,而且与FAO Penman-Monteith公式中净辐射计算精度一致,但都存在相对误差在11~1月份比其他月份偏大的现象。进一步建立了适合本地区的用总辐射推算净辐射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999.
干红葡萄酒酿造过程中"关键质量控制点"的确定与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更好地控制葡萄酒的质量,满足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需求,结合HACCP体系过程及关键点控制与ISO9000族标准过程质量控制,对干红葡萄酒生产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各环节进行分析,主要包括除梗破碎、浸渍发酵、分离和压榨、酒精发酵、苹果酸-乳酸发酵、老熟和陈酿、澄清、稳定和装瓶等工序,确定了葡萄酒酿造过程中的关键质量控制点,并建立了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00.
铝毒是热带地区酸性土壤上抑制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但目前关于铝活化后对橡胶树生长和产胶的影响及橡胶树耐铝机制的研究很少。为了筛选出橡胶树在铝毒胁迫下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本研究选择了ActinActin718S rRNA40S rRNAYLS8UBC2UBC4GAPDHFPADF等10种常见的基因作为候选内参基因,通过qRT-PCR检测,利用内参基因评价软件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Delta Ct算法以及综合评价软件RefFinder对10个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进行评估。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铝胁迫后表达稳定性排名前3的内参基因依次分别为UBC440S rRNAFP。进一步选取UBC440S rRNAFP基因和UBC4+40S rRNA+FP基因组合以及稳定性较差的GAPDH基因作为内参基因对橡胶树铝诱导苹果酸分泌转运蛋白基因HbALMT-1HbALMT-2进行相对表达分析,结果显示2个目的基因相对于3个内参基因及其组合均显示出一致的表达水平,而稳定性较差的内参基因GAPDH未能准确地对目的基因的表达量进行校正。综上所述,筛选出UBC440S rRNAFP基因以及UBC4+40S rRNA+FP基因组合可作为铝毒胁迫不同天数下表达最稳定的内参基因,可用于铝毒胁迫下橡胶树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