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4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73篇
林业   97篇
农学   109篇
基础科学   194篇
  207篇
综合类   500篇
农作物   56篇
水产渔业   44篇
畜牧兽医   143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3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解决摆动分离筛薯土分离机理不明确,分离筛参数匹配不尽合理的问题。通过田间试验,获得了无土和有土筛面上马铃薯相对分离筛的位移随曲柄转速、筛面倾角和机器前进平均速度等参数的变化规律,以及分离筛性能指标随参数的变化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相对分离筛位移的波动幅度随着曲柄转速的升高而先增大后减小,筛面倾角越大马铃薯相对分离筛位移的波动幅度越小,机器前进平均速度越大位移的波动幅度越大;有土筛面上马铃薯相对分离筛位移的波动幅度较无土筛面上马铃薯位移的波动幅度大;明薯率和破皮率随着曲柄转速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随着筛面倾角的增大而先减小后增大;机器前进平均速度对明薯率影响不明显,破皮率随着机器前进平均速度的增加而先减小后增大。  相似文献   
62.
以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氯仿∶苯∶甲醇(4∶4∶1)为展开剂,利用薄层层析-分光光度法测定长松萝中松萝酸的含量。在282 nm处测吸光值,结果表明,在相同板上测定松萝酸含量重现性好,精密度高,RSD为3.44%,加样回收率为96.10%。  相似文献   
63.
通过在改良的VL55培养基中添加6种不同的营养因子,利用大量稀释法对采自河北、青海和云南的3份土壤样品进行细菌分离,并对所分离菌株进行16S r 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比较利用不同营养因子分离的可培养细菌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添加营养因子分离得到的细菌物种多样性明显高于对照;土样1对照分离得到5个属,添加6种营养因子的处理共分离得到22个属;土样2对照分离得到2个属,添加6种营养因子的处理共分离得到17个属;土样3对照分离得到6个属,添加6种营养因子的处理分离得到15个属。添加不同营养因子的培养基组合分离得到各自独特的细菌类群。其中,从青海土样中分离得到的菌株HBUM200206与运动东菌(Dongia mobilis)LM22T的亲缘关系最近,序列相似性为94.58%,可能是红螺菌科(Rhodospirillaceae)的一个潜在新属。此外,有12株菌与亲缘关系最近的模式菌株的16S r RNA基因序列相似性均小于98.65%,可能为潜在的新种。  相似文献   
64.
研究马铃薯挖掘机摆动分离筛上马铃薯的运动过程和马铃薯运动速度对分离筛性能的影响。对马铃薯相对分离筛的运动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并推导出马铃薯绝对运动速度公式;采用高速摄像技术对薯土分离过程中马铃薯相对分离筛的运动情况进行试验研究,并通过田间试验测试出分离筛在沙土和黏土中作业时马铃薯的绝对运动速度,将试验值除以理论值得到速度修正系数。结果表明:马铃薯相对分离筛要经历正向滑动和反向滑动的连续运动过程,高速摄像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沙土中马铃薯绝对运动速度试验值大于理论值,速度修正系数为1.02,黏土中马铃薯绝对运动速度试验值小于理论值,速度修正系数为0.89。  相似文献   
65.
为建立液体培养真菌菌丝体及发酵液的高效分离方法,以不同种属具代表性的真菌菌株(木霉属的棘孢木霉菌、毛壳属的球毛壳菌、核盘菌属的核盘菌、镰刀菌属的尖孢镰刀菌、链格孢属的链格孢菌和丝核菌属的立枯丝核菌)为例,采用高速离心法、减压抽滤法和多层纱布过滤法分别将菌丝体与发酵液分离,比较3种分离方法的分离效果。结果表明,高速离心和减压抽滤法操作步骤多、收集速度慢、耗电、成本高、对某些液体培养菌丝体收集效果差;多层纱布过滤法操作简单、分离速度快,节能、成本低以及收集的菌丝体含水量低,且不影响提取菌丝体的核酸质量。  相似文献   
66.
为明确农田残膜机械回收过程中膜土分离机理,基于土壤接触理论及土壤黏附力学,建立残膜与土壤颗粒的接触模型和残膜与土壤颗粒间黏结合力变化的数学模型.利用EDEM软件,进行0.01、0.02、0.03 mm厚度残膜与黏附土壤剥离剪切仿真试验.拟合结果表明,0.01、0.02、0.03 mm残膜厚度下,膜土分离剪切力与剥离剪切...  相似文献   
67.
桐粕中醇溶性毒素分离纯化及其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开拓植物蛋白质饲料资源 ,对桐粕中的醇溶性毒素进行了探讨 .桐籽去油后经有机溶剂提取得到醇溶性毒素 ,再经苯 +正己烷 (3∶ 2 ) ,苯 +乙酸乙酯 (3∶ 2 ) ,苯 +乙酸乙酯 (1∶ 1) ,苯 +乙酸乙酯 (1∶ 3)等 4种洗脱剂能分离出 TN1,TN2 ,TN 3等 3种毒素 ,其 Rf分别是 :0 .0 90 ,0 .30 1,0 .494(展开剂为 :苯 +正己烷 (3∶ 2 ) ) .其中醇溶性毒素和 TN3对试验鱼有明显的毒性 ;2 4h L D50 分别为 :0 .192 ,2 .75 4μg/m L ,48h L D50 分别为 :2 .495 ,0 .187μg/m L .TN1为浅黄色不结晶物 ,UVλMeohmax nm (E1 %1 cm) :2 10 (93.0 2 ) ,2 5 0 (4 9.0 5 ) ,2 90 (73.2 6 ) ,其旋光度为 0°;TN2为白色不结晶物 ,UVλMeohmax nm (E1 %1 cm) :2 10 (6 6 .36 ) ,2 5 0 (2 7.0 7) ,2 80 (6 2 .2 7) ,其旋光度为 49.10°;TN 3为白色不结晶物 ,U VλMeohmax nm(E1 %1 cm) :2 10 (72 .6 9) ,2 5 0 (31.92 ) ,2 90 (4 9.38) ,其旋光度为 6 7.43°.  相似文献   
68.
以感病红果臭椿幼苗病株为试材,采用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和致病性鉴定方法,研究了引起红果臭椿苗期病害致病菌的种类,以期为其苗期病害防治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从而提高红果臭椿的成活率,为园林绿化提供充足的苗源。结果表明:红果臭椿苗期病害有5种致病真菌,分别为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腐皮镰刀菌(F.solani)、极细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和新棒孢拟盘多毛孢菌(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其中腐皮镰刀菌为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69.
以鸡爪苓子实体为分离材料,对子实体的不同部位进行组织分离,并对分离得到的纯培养菌株进行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菌柄基部是最佳分离部位,菌株萌发成活率最高;分离材料与产地的不同使得分离菌株之间的EST同工酶谱带表达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70.
Haemocytes from penaeid shrimp (Farfantepenaeus californiensis, Litopenaeus vannamei and L. stylirostris) were separated using a discontinuous Percoll gradient. Shrimp haemocytes were spontaneously adhered to glass, allowing slide preparations for staining and microscopic differential counting. Like other crustaceans, shrimp has three main populations differing in presence and size of cytoplasmic granules and each population seems to be biochemical or functionally compromised. Prophenoloxidase (proPO )activity was mainly located in large granules haemocytes (75%) while the small granules cells participate with 25%, but seem to be responsible for encapsulation. Haemocyte discrimination ability was tested using Sephadex? (Seph?), DEAE‐Seph? and CM‐Seph?. Only DEAE‐Seph? was encapsulated by shrimp haemocytes and provoked the release of proPO activating system, indicating the role of particle charge in the activation of shrimp immune respon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