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5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3篇
  12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8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41.
张军  殷青  衣博 《安徽农业科学》2014,(26):9023-9028
以现代效度理论为指导,将建筑空间中的各个体验作为分析因子,从多重角度对建筑空间进行效验,寻求应用于空间效验的方法,得到一个评价建筑空间的方法和最佳设计准则。以便指导学生对建筑空间的认识和理解,设计出适合的建筑。  相似文献   
42.
采用胃蛋白酶体外消化法和化学方法分别测定琥珀酰化、磷酸化及两者复合改性谷朊粉体外消化率和赖氨酸有效性的变化,确定谷朊粉完全消化时间为16h。因改性过程中氨基酸发生的变旋交联作用以及美拉德反应,谷朊粉的体外消化率和赖氨酸有效性均随反应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因磷酸化反应温度较低,磷酸化谷朊粉的体外消化率减少幅度较小。研究结果可快速评价化学改性谷朊粉的营养特性变化。  相似文献   
43.
关中地区夏玉米全育期土壤速效养分时空分布规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揭示关中地区土壤主要养分的动态变化规律,探明其时空有效性,在较为精确的时空尺度条件下研究了关中地区夏玉米生育期间0~100 cm范围土壤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土壤硝态氮在0~100 cm范围内空间分布特征较为明显,在40~60 cm处为硝态氮累计峰值,第30~50 d范围为剖面上硝态氮快速耗竭期;土壤铵态氮在整个玉米生育期间空间变化梯度较时间变化梯度要小,变化趋势大致与硝态氮一致;土壤速效磷空间梯度变异明显,表现为从上至下速效磷含量递减,夏玉米生育期间土壤剖面速效磷几乎是同步递减;土壤速效钾则是时间变异特征比空间变异特征更显著,证明土壤剖面上速效钾变异过程具有相对较强的整体性,与钾素的移动能力较强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4.
法律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法律观念”至今仍是一个相当模糊的法律概念出发 ,分析了法律观念的实质和内涵 ,并剖析其结构 ,辨析其与相邻几个概念的区别 ,对法律观念的合法性地位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45.
阐述了剑麻行业标准的发展现状,以GB/T15029-1994附录B和NY/T245-1995对含油率测试方法以及GB/T15029-1994附录A和NY/T243-1995对回潮率测试方法为例分别作比较,两组标准所制定的试验步骤上存在较大差异。说明在颁布实施的剑麻纤维制品回潮率的测定等13个农业行业标准较GB/T15029-1994《剑麻白棕绳》等产品标准的部分项目测试方法标准更科学、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46.
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补充,但也存在平台建设不健全、内容吸引力不强、队伍建设不力等诸多问题。加强和改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必须提高对网络思想政治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健全工作体制,完善条件保障,组建强有力的网络思想政治队伍等。  相似文献   
47.
We review studies claiming that fish feel pain and find deficiencies in the methods used for pain identification, particularly for distinguishing unconscious detection of injurious stimuli (nociception) from conscious pain. Results were also frequently misinterpreted and not replicable, so claims that fish feel pain remain unsubstantiated. Comparable problems exist in studies of invertebrates. In contrast, an extensive literature involving surgeries with fishes shows normal feeding and activity immediately or soon after surgery. C fiber nociceptors, the most prevalent type in mammals and responsible for excruciating pain in humans, are rare in teleosts and absent in elasmobranchs studied to date. A‐delta nociceptors, not yet found in elasmobranchs, but relatively common in teleosts, likely serve rapid, less noxious injury signaling, triggering escape and avoidance responses. Clearly, fishes have survived well without the full range of nociception typical of humans or other mammals, a circumstance according well with the absence of the specialized cortical regions necessary for pain in humans. We evaluate recent claims for consciousness in fishes, but find these claims lack adequate supporting evidence, neurological feasibility, or the likelihood that consciousness would be adaptive. Even if fishes were conscious, it is unwarranted to assume that they possess a human‐like capacity for pain. Overall, the behavioral and neurobiological evidence reviewed shows fish responses to nociceptive stimuli are limited and fishes are unlikely to experience pain.  相似文献   
48.
为了提高超级电容组运行可靠性需要对故障电容进行在线鉴别,针对现有超级电容故障鉴别方法参数识别难度高和采集数据量大的问题,该文采用最佳K均值聚类方法在线检测故障超级电容器,并提出了最佳聚类的欧氏距离指标。该方法首先对在线电压信号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奇异值分解提取特征值进行K-Means动态聚类并计算相应的欧氏距离指标,由最佳聚类结果鉴别出故障单体。针对该文提出方法设计了超级电容组充放电仿真试验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欧氏距离指标最佳K均值动态聚类的超级电容组故障在线鉴别方法可以根据串联单体电压信号进行故障检测。该文可为超级电容在线故障检测系统的开发与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质量评价对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评价工具所应包含的维度尚不清楚,且缺少有效的评价模型。遵循规范的量表开发方法,开发基于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质量评价量表(CFRCQ),并运用该量表评价当下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质量现状。量表开发过程共包含三个阶段:阶段1运用文献研究法、焦点小组访谈和专家咨询法以获得初始量表;阶段2调查学生样本,通过信度检验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对初始量表进行提纯和初步的可靠性检验;阶段3调查普通消费者样本,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专家咨询等方法对量表进一步提纯,并检验了量表的建构效度及推广效度。最终量表共包含及时性、易理解性、专业性、诚实性、响应性等5个维度。基于该量表对当下食品安全风险交流质量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当下食品安全风险交流质量尚处于较低水平,尤其表现在易理解性和诚实性方面的欠缺;消费者个体特征会影响其对各质量维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50.
针对作物生产碳排放预测较为困难的实际问题,提出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玉米生产碳排放预测模型。选择地处河西走廊石羊河下游的民勤绿洲246家农户,面对面调查玉米种植户农场内生产投入数据,将玉米生产投入数据作为神经网络输入层;查阅和梳理国内外相似区域玉米生产环节碳排放系数,运用碳足迹生命周期法计算得到的碳排放值作为神经网络输出层;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算法,运用试凑法确定网络隐含层节点个数,建立河西绿洲玉米生产碳排放预测模型,选择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对该模型有效性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3层且各层节点数9、10、1的神经网络结构能够准确预测河西绿洲玉米生产碳排放,其碳排放预测值为0.763 kg(CO_2-eq)·kg~(-1)(DM);9-10-1结构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相关系数(R~2=0.984 7)高于多元线性和非线性回归模型,该神经网络结构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MSE=0.069 1)、平均绝对误差(MAE=0.051 3)均低于其他模型,BP神经网络算法预测性能明显优于其他预测模型。该研究为准确预测农业生产碳排放提供了新思路和可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