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08篇
林业   29篇
农学   176篇
基础科学   47篇
  119篇
综合类   99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49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研究两种通风模式下杭州地区规模化猪场舍内环境参数及其分布规律,筛选出适合本地区推广的通风模式。【方法】选取杭州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横向通风和纵向通风两种通风模式下育肥舍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早、中、晚3个不同时间点,进风口、舍中央和排风口3个不同位置的热环境参数、有害气体浓度的监测,持续监测1周。分析不同时间点和舍内不同位置对热环境参数(温度、相对湿度、风速)以及有害气体(氨气(NH3)和硫化氢(H2S))浓度的影响,并对两种模式下的热环境参数及有害气体浓度进行比较分析;采用空气沉淀法收集舍内环境中的细菌,并对细菌进行培养及统计分析,比较两种模式下育肥舍中细菌数量差异。【结果】两种通风模式下育肥舍相对湿度均低于国家标准,位置和各时间点对相对湿度影响不大,其中纵向通风舍内的相对湿度显著高于横向通风模式(P<0.05)。两种通风模式舍内平均温度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舍内中午温度显著高于早、晚(P<0.05),位置对纵向通风舍内温度影响较大。纵向通风舍内平均风速为(1.09±0.42)m/s,符合国家标准且极显著高于横向...  相似文献   
82.
大型地下洞室群的施工通风问题是保证安全、加快施工进度的关键。传统的施工通风设计无法掌控真实通风效果,导致资源浪费。基于流体力学理论的地下洞室群施工通风三维数值模拟,能定量分析大型洞室、关键节点或通风洞(井)等的通风效果,为通风方案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3.
光照强度、通气量等因素对腊梅继代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腊梅继代培养中,探讨了影响光合作用的几种因素对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培养瓶内通气量(设置4个通气孔)、增强培养光照(7800 1x)、增加接种芽的功能叶片数(2片)、培养基中添加谷氨酸(10mg/L)均能增强植株的光合能力,使瓶苗具有旺盛的生长势、增殖系数提高到6.2。  相似文献   
84.
喷淋通风宰前静养对肉鸡夏季运输屠宰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课题研究了一种新型雾化喷淋-立体通风的宰前静养装置对肉鸡夏季运输后肉质的影响。共分为以下2个处理:1)运输组(transport and rest, TR),45 min运输,1 h休息;2)雾化喷淋-立体通风组(transport followed water-misting sprays and three-dimensional forced ventilation, TWFR),45 min运输,15 min雾化喷淋-立体通风,45 min休息。与TR组相比,TWFR处理显著地提高了肉鸡的pH24值(24 h)(P<0.05)。TWFR处理也显著降低了鸡肉的滴水损失和蒸煮损失(P<0.05),这种作用与明显降低的核磁共振T21弛豫时间和显著较高的拉曼光谱酪氨酸双峰(I850/I830)比值(P<0.05)有关。TWFR和TR处理后的肉拉曼光谱的α-螺旋和β-折叠含量呈现显著差异(P<0.05),这种差异可归因于宰前静养措施引起的蛋白质构象的变化。本研究表明,雾化喷淋-立体通风是夏季肉鸡屠宰中一种有效的肉质保证技术。  相似文献   
85.
通过施粉后粮库内采样,实验室培养,检查试虫死亡率的方法,对比了平房仓内横向通风系统下,利用环流与直排两种惰性粉气溶胶施粉方式的防虫效果。结果表明:两种方式都能使惰性粉气溶胶贯穿粮堆,形成最低致死浓度,对长角扁谷盗、玉米象、谷蠹和赤拟谷盗均能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环流施粉好于直排施粉,在惰性粉分布的均匀性上,两者均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86.
为调查山地木板壁民居对重庆夏季湿热气候的适应性,选取当地典型木板壁民居作为研究对象,在夏季对其室内热环境进行实测。结合当地建筑特点及居民生活习惯,对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利用APMV对室内热环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木板壁民居夏季依靠自然通风显著改善了室内热舒适度,夏季典型日APMV达Ⅱ级以上的约占65%。传统木夹壁民居在热环境营造上响应了当地气候特点,具有较好的气候适应性。  相似文献   
87.
为了评估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温湿度控制的效果,提高运行环境的舒适性及其对机电设备安全性的设计水平,分析了宜兴抽水蓄能电站地下主厂房、母线洞、主变洞、排风道的结构特点,结合地下厂房及主要洞室的通风、内部空气循环以及各自不同的温湿度性能参数分析要求,选用合适的温度、湿度、噪声环境参数测量仪表,分别设计了厂房和不同洞室的通风除湿性能测试方案.经过初步的测试及分析可以得到,选用的测试仪表具有价格适中、精度高和使用方便的特点;制定的测试系统和方案可以全面而系统地测试地下厂房温湿度控制效果.选用的仪器仪表和测试方案结合了厂房和通风空调系统的特点与要求,可以为同类电站通风空调系统测试和性能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根际通气对盆栽玉米生长与根系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盆栽作物生长空间有限且通气不良的生长环境问题,为改善根际气体环境,试验设每隔2d通气1次(T1)、每隔4d通气1次(T2)两个通气处理,以不通气(CK)为对照,研究根际通气对盆栽玉米生长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T1和T2处理均能提高玉米株高、叶面积、叶绿素含量,促进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干物质的积累。T1、T2处理有利于提高玉米根冠比和根系活力,拔节期T1和T2处理的根冠比分别是CK的1.27倍、1.18倍,根系活力分别为CK的1.26倍和1.54倍;抽穗期根冠比分别为CK的1.18倍、1.09倍,根系活力分别为CK的1.22倍和1.40倍。同时,通气处理能够促进作物吸收土壤内的养分。研究结果表明,根际通气能够增强盆栽玉米的根系活力,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89.
为配合水稻通气式强化栽培技术的推广,进一步了解不同耕作方式下水稻通气式栽培法的增产效应,2007年在开化县进行了单季稻不同耕作方式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利条件较好、土壤特性为砂质壤土且肥力条件较好的田块适合采用免耕栽培法;一般情况下适宜采用水耕垄畦栽培法;旱耕法栽培产量和效益虽好,然在实际耕作过程中难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0.
通气与水分再分布对地下滴灌湿润体导气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瞬态土壤导气率测算模型,研究了室内模拟地下滴灌土壤导气率的变化,分析了通气与灌后水分再分布对地下滴灌湿润体土壤导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下滴灌湿润体内供气压力与时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导气特征参数与土壤导气率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容重为1.3、1.4和1.5g/cm3的风干土样在灌水停止时,棕壤土的导气率分别减小至灌水前的8.9%、22.7%和49.9%,塿土的导气率分别减小至灌水前的2.7%、5.4%和9.8%,灌后土壤水分再分布过程中,土壤导气率呈缓慢增长趋势;灌后人工通气可迅速提高地下滴灌湿润体土壤导气率,通气5min后,棕壤土的导气率分别提高至灌水前干土的64.1%、54.1%和79.9%,是停止灌水时的7.3倍、2.5倍和1.6倍,塿土的导气率分别提高至灌水前的79.9%、84.1%和80.8%,是停止灌水时的30.5倍、15.3倍和8.4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